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初探

2016-08-23 04:26史红梅
速读·中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水务用水城乡

史红梅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水资源需求量日益增加,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加剧、乡村水环境日趋恶化等问题,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心健康,并对人类生产生活及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经济失调、生态失衡、环境污染等。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加强对城乡水资源的一体化管理,以协调与解决水资源开发利用整个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促进人与自然及人类自身的和谐发展。对城乡涉水事务进行一体化管理,也是我国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体现,以此为平台政府在逐步完善城市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乡村用水安全,构建具有乡村特色的水务管理新模式,逐步实现城乡之间的安全用水、有序用水、高效用水,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

一、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内涵与必要性

1.一体化管理的内涵

水务是指以水循环为机理、以水资源统一管理为核心的所有涉水事务。城市水务是以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持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而进行的关于水资源规划与建设、防洪、输水、供水、用水、节水、污染防治、污水处理回用以至调水等活动的总称。

2.一体化管理的必要性

第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用水量不断增加,并且对供水、用水的安全保障要求越来越高,这必然要求改变旧的、不合理的水管理模式,实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新模式,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第二,城乡之间涉水事务关系日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明显,城市用水大量从农村地区取水,城市污水许多未达标就通过河道系统排入农村地区,致使农村水环境严重污染,危害农民健康、影响农业生产生活。

第三,水资源系统的内在联系,也要求城乡水资源进行一体化管理,以便更好地促进城乡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水环境保护。

第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是合理优化水资源配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体制保证。《水法》(2002 年)明确规定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行政区域内的水资源统一管理和监督工作。

二、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现状分析

1.一体化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水务管理体制改革起于1993年的深圳市水务改革,组建了水务局,主要负责全市的水源规划、建设、防洪排涝、水土保持及城市制配水等工作,对全市水务系统进行行业管理。截至2002 年底,全国除北京、西藏以外的29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成立水务局及由水利系统实施水务统一管理的单位共计1097个,占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总数的46%。其中,黑龙江省已经在全省范围内全部实现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河北省 98%以上的县市实现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陕西、山西、江苏、内蒙古、甘肃、云南、河南、青海等省、自治区有 50%左右的市县实现了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在全国 663 座建制市中,成立水务局或实施水务统一管理的达到 208个,占建制市总数的31.4%。

2.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方面。在全国成立的水务局及由水利系统实施水务统一管理的l097个单位中,其管理职能中l00%包含水资源管理职能,96%包含城市防洪职能,68%包含供水管理职能,37%包括排水管理职能,80%包含城市节水管理职能,28%包括污水处理管理职能,可以看出没有真正实现涉水事务一体化管理或一体化管理的程度有待提高;且与城建系统、环保系统的分工协作关系没有完全理顺,系统内政企、政事不分的问题较为普遍。

(2)运行机制方面。合理的水价(包括自来水和再生水的水价,同时应考虑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用户权益来制定)形成机制尚未建立,多元化、市场化的投融资渠道尚未形成,水务现代企业运营机制改革滞后。

(3)政策法规方面。现有的行政法规不适应城乡水务统一管理新体制的要求,水务管理技术标准体系有待建立和完善,尤其是有关乡村方面的水务规划与管理规范条例尚未建立,必须进行研究制定并付诸实践。

(4)队伍建设方面。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思想观念、人员结构和业务素质不能适应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新体制的要求等。

(5)信息化建设方面。城乡水务统一管理信息系统尚未建立起来,不利于管理信息的处理与共享,难以使水务管理系统科学、高效的运作,尤其是乡村地区的信息化建设更不完善,甚至空白。

三、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构建

1.合理、完善的管理体制

改革现存的不合理的涉水管理体制,由一个部门对水质与水量负责,协调好上下机构、平行机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责任与义务,加强协作,处理好部门间利益冲突,实现上下一致的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高效、优化配置、节约与保护等。

2.畅通、良好的运行机制

健全完善的市场准入机制、初始水权分配机制以及水务投融资机制,明确细则,促进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放开城市水务市场,允许外资、民间资本、企业进入供排水、污水处理等市场。在农村建立以民营为主的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通过转让、拍卖、租赁、承包等方式进行产权改革。在城市推行水价听证制度,完善合理水价形成机制等。组建用水者协会,实行民主管水,使广大群众对用水、管水、节水、水利工程建设增加理解,加大支持,提高公众参与水务管理的积极性。

3.协调、合理的人员结构

加强各级各层次水务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以及提高对水务新观念的思想认识,使适应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的需要。业务素质高、观念性强的水务管理人才以及其在水务系统的协调的分配,是水务一体化管理科学、高效运行的保证。

4.公平、健全的法律法规

法律法规是基础,依法行政、依法治水是保障。修改现行不合理的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在法律存在空白的地方,积极研究制定并推行相关管理规范与条例,确保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不受损害。从政策法规上加大对乡村的倾向,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更好地从实质上而不是形式上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

5.科学、高效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信息化管理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管理部门内部的信息网络化建设;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实时通信的网络平台建设;政府部门与民众之间的信息交流平台建设等。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模式是处理各种与水有关的问题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其实现了由一个部门对地表水与地下水、水量与水质的统一规划与调度。该管理新模式提出更加注重对乡村涉水事务以城市水务管理为平台进行规划与管理,提出建设一个科学的、高效的水务信息管理平台,并着力构建具有乡村特色的水文化、水景观、水安全的管理体系。

城乡水务一体化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关键在于各种信息的采集与处理,并融合于信息管理系统中,以及如何科学、高效的运行,其涉及到水文科学、经济学、管理学、计算机科学等许多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需要各方面的专业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通力协作。

猜你喜欢
水务用水城乡
哪些火灾不能用水扑灭?
节约洗碗用水
城乡涌动创业潮
水务智慧巡检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NB-IoT的智慧水务建设探讨
水务工程项目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管理模式探讨
城乡一体化要两个下乡
富阳:启动智能水务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城乡一体化走出的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