阙政
手绘电影海报,是几代人的集体记忆。那些年,许多名家都曾画过电影海报:叶浅予、华君武、张仃、黄永玉、黄胄、陈逸飞……我们熟悉的电影编剧芦苇、电影导演冯小刚,也都是美工出身。
不知从何时起,手绘海报逐渐消失在大众视野。而当年的电影院美工师,也终于成为一个已经消失的行业。
天底下最好的工作
在当年,“美工”是各个电影院紧缺的人才,美术专业的学生还没“大量上市”之前,只能靠熟人之间相互介绍。
1954年出生的李树德,70年代末,他面临了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去做公务员,或者去电影院做美工。一直以来都喜欢写写画画的李树德想也没想就去了普陀区的曹杨影剧院做美工:“把自己的爱好变成了职业,还能出成绩,多有成就感!”
80年代,电影院美工的月收入并不高,大约只有二三十元。但会选择去电影院做美工的人,却多怀有一颗赤子之心。在他们看来,能够夜以继日地画图,就是最开心的事了;做自己喜欢的事,竟然还有工资可以拿,那简直就是天底下最好的工作。
100个人画,100张都不同
当年的电影院美工师们还有一件骄傲的事:每部电影一出排期表,还没上映,他们就能先睹为快。“要想画好海报,必须先看片。”李树德说,“画电影海报和自己创作还不一样,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一幅海报空间有限,很多时候都必须做减法,但是就在这方寸之间,还要考虑演员的银幕形象、突出电影的看点,这就要考验每个美工的创意构思功夫了。”
画海报还有一点特殊,必须一气呵成,切忌反复修改。“用的都是白报纸,全开的,6平方米大小,4分钱一张,极薄,水粉涂上去,要是反复修改,纸头早就烂了。”
同一部电影,100个美工就能画出100种海报——这种在业务上暗暗的较劲,在当时是一种常态。这次你比我画得有创意,下次我就要比你画得更佳。
“画了几十年也不觉得疲倦。”李树德说,“我认识的美工师都认真得不得了,都像在为自己做事情一样。要是想混日子,早就去门口撕票了,反正大家收入都是一样的。”
曾经无奈退出,如今重出江湖
不知从何时开始,电影院美工开始越来越清闲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受到电视机普及的冲击,进影院看电影的人数锐减。那时候的人,审美好像也发生了变化——他们不太喜欢海报上那些手绘的人物,觉得电影海报跟演员真人越像越好。手绘电影海报,逐渐演变成了城市记忆。
但是,李树德和当年很多美工师们还是希望可以一起画图。于是,2015年,李树德等十几个人,按照当年的海报风格,重新绘制了38张抗战老电影海报,在上海多地举行了“勿忘·前行:抗日战争电影海报新作暨主题美术作品巡展”,一时社会反响热烈。
只有李树德自己知道,当年的老画师只会越来越少,他是在与死神赛跑。但这些当年就“认真得不得了”的老画师们,一把年纪了,还是认真得不得了。
沪西电影院美工师国之军在画电影《四渡赤水》的海报时,毛主席在海报上摆出他的标志性动作:大手一挥。“可是电影里没有这个场景,怎么办?”国之军说,“我就先用自己的手摆出这个动作,再嫁接上去。”在另一幅电影《东进序曲》的海报上,可以看到主演李炎策马奔驰的画面。“其实这部电影的内容大都是关于谈判,有点沉闷,所以我特意选了这个马上的镜头,让画面活起来。”仔细看,画面上还配有《新四军军歌》的歌词,十几句歌词一起出现在海报上,却不显得累赘,因为国之军为每一句歌词都设置了不一样的字体、颜色、深浅,布置得错落有致。
“为了画好这些老海报,大家也是费尽心思。”李树德说,“先要找到老电影重温,还要寻找素材,有些人年纪大了,电脑截图也不会弄,就让家里小孩帮忙,反正是想尽一切办法要画好。”他每到一家探访,除了观察进度,还会当场切磋,互相商量修改意见——哪里的颜色需要加深,哪里的布局最好变一变,哪里的几行小字要再精细勾勒一番……老美工师们都特别珍惜办展的机会,希望把自己最好的作品展示给新一代的观众,让手绘海报再度“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