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

2016-08-23 23:05刘芳包能富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创新型创造力高中生

刘芳 包能富

高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学生学习各类学科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无论是针对理论性较强、学习难度大的理科类学科,还是针对强调感性思维的语文、政治等文科类学科,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挖掘自身优势,利用有效的学习方法,切实增强学习效果。因此,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应引起各学科教师的高度重视。

一、在思想意识层面确立创新理念

(一)了解和分析学生心理,激发创新理念

高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从思想意识层面帮助学生确立创新理念,通过意识的力量引导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创新行为。基于此,教学者要善于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具体针对哪些学习内容感兴趣或者具有抵触情绪,最后再进行综合整理,对学生的学习心理具有相对完整细致的了解。

(二)构建创新型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形成创新意识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看到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学生产生的积极影响,因而要善于构建创新型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接受环境的引导,激发和形成创新意识,进而影响自身的学习行为,树立创新型学习方法。构建创新型教学环境的关键在于营造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这需要教学者耐心而科学地加以引导。

二、切实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水平

高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通过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水平来实现,通过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落到实处,根据具体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使学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进一步明确自身的努力方向。提高学生的创造力水平要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指导,结合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

(一)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切实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需要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各学科知识点不尽相同,但彼此之间存在着细微的联系,这对学生的自我学习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养成探究性学习习惯,善于对学科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其次,教师还需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多进行发散性思考,增强思维的灵活度。

如教师可专门设计一个教学游戏,从一副扑克牌中有规律地抽取若干张牌,这些牌所代表的数字和字母遵循着一定的排列规律,然后教师从中抽走一张牌,要求学生猜出抽走的是哪一张牌。这个游戏要求学生必须仔细观察隐含的规律,再发挥联想能力。

(二)组织多样化的教学实践活动

培养高中生的创新能力不能陷入空谈的误区,而应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创造力水平。不少学科本身自带了实践项目,对学生的实践创新水平具有一定要求,而对于理论性偏强的科目,教师则要拓展教学空间,积极创设课外活动情境。

如围绕某次班会主题“温暖社区行”开展一次深入社区的调查实践活动,在具体工作过程中,有的学生提出采访典型性家庭的提议,有效的降低了工作量,并且保证了调查效果。诸如此类,在实践中追求创新,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综上所述,高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对高中教育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符合新时代人才培养要求,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发展都具有极为深远的意义。教学者应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教会学生学科知识,又要善于利用强大的精神力量引导学生,帮助塑造学生更加优秀的品格。

猜你喜欢
创新型创造力高中生
以生成性培养创造力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天津推出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
激发你的创造力
激发你的创造力
这才叫指尖上的智慧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