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主任 金宁一院士
病毒病发生与综合防控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主任 金宁一院士
病毒病在动物疫病中种类最多,危害最重,人兽共患病与新发病毒病形势十分严峻,过去5~10年出现一种,从1980年到现在每年出现1~2种,当年SARS冠状病毒暴发流行造成我国及全球惊慌,近几年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跨种感染人事件也造成国际恐慌。
动物源病毒种类的增多:300多种脊椎动物,540多种病毒;病原感染谱增宽:感染动物病原体跨越感染人类,趋向全球化;宿主与病原体关系的改变:缺乏先天性抵抗力和未经免疫的宿主,产生严重疾病;病原体适应性的进化导致了传染病出现的速度加快:RNA病毒为主病原体基因组高度可变、适应,新发传染病,这些因素导致了传染病的出现速度越来越快。
目前,动物疫病有157种,其中一类17种,二类77种,三类63种。包括新城疫、猪瘟、小反刍兽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都是近年来入侵的外来动物传染病。OIE最新制定的动物传染病共118种,其中新加牛病14种、羊病和马病各11种、禽病13种、猪病6种。
1.呼吸系统病—流感。流感病毒是正黏病毒科,分节段单股负链RNA病毒,内部蛋白的抗原性不同可分为A、B、C三型,A型流感病毒表面两个糖蛋白:血凝素(HA)可分为18个亚型,神经氨酸酶(NA)可分为11个亚型,可组合出198种亚型流感病毒。目前,发现了人-猪-鸡-鸭四重排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而且发现人流感病毒与H5N1禽流感病毒已发生重排。
2.亨德拉病毒。1994年,澳大利亚发生了两起急性呼吸道疾病就是由此病毒引起的,人主要表现为脑炎症状,出现昏迷、意识障碍、高热等症状。马感染则表现为呼吸、神经症状,剖检可见肺部水肿、脑部病变等。
3.尼帕病毒。1998年末,马来西亚出现人和猪感染此病,死亡率极高。猪表现为呼吸道和神经症状,高热、呼吸急促、浸润性的脑膜脑炎。人感染此病毒的潜伏期很短,表现为低热的脑炎及神经症状,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脑干出现广泛性的出血和大面积的坏死。果蝠—猪—人传播途径在疫情中具有重要作用,切断与病猪联系,可有效控制疫情,尚未发现人—人直接传播的证据,但此病毒的宿主广泛,猪、人、猫、狗、蝙蝠和马都可自然感染,死亡率可达70%以上。
4.梅那哥病毒。1997年在澳大利亚出现,人表现为感冒症状,猪表现为繁殖障碍,脑、脊髓广泛变性、坏死,是一种新的共患病,储存宿主为果蝠。
5.习曼病毒。1999年从马来西亚半岛附近的Tioman岛的飞果蝠尿液中分离,目前分布在马来西亚和南非,与亨德拉病毒、Menangle病毒、尼帕病毒关系密切,可能跨越物种屏障引起疾病。
6.裂谷热病毒。1977年,埃及暴发,病毒感染了8 200万牲畜和20万人,确认人数达18 000,其中700人死亡。人主要出现大出血、失明、头疼等症状,动物中绵羊、山羊、牛和骆驼发病,绵羊最易感,牛次之,山羊最差母畜流产,仔畜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2000年,在阿拉伯半岛猖狂蔓延。目前人已经有Vero培养,灭活疫苗,动物是小鼠脑内适应毒弱毒疫苗。
7.新疆出血热病毒。是4种虫媒病毒之一,1965年在新疆首次流行,每年新疆区域性流行,主要分布在欧洲、亚洲和非洲,31种蜱、牛、羊、马、骆驼等是其储存宿主,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4~5月为流行高峰。潜伏期为7 d左右,临床表现为发热、全身疼痛、出血及中毒症状,病后持久免疫力。
8.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马尔堡病毒、埃博拉病毒是丝状病毒科仅有的两个成员,储存宿主是蝙蝠,中间宿主是猴、猩猩、猪和安哥拉犬吻蝠。疫源地是非洲、美国、加拿大、英国、泰国、菲律宾死亡率高达90%。
9.乙型脑炎病毒。急性、传染性人兽共患病,广泛流行与包括我国在内的东南亚国家,蚊子是主要传播媒介和储存宿主,马、猪、牛、羊、鸡、狗、鸭和野鸟等是易感动物,其中马和猪最易发病是最重要的扩增宿主。人群流行前2~4周,先在动物间流行,在蚊虫繁殖及活动相关、冬春季节偶发。
10.寨卡病毒。1947年,乌干达猴子“寨卡”,蚊媒病毒黄病毒家族,与乙型脑炎、登革热、西尼罗病毒都是近亲。临床表现为3~12 d出现轻微发热、红疹、头痛、关节痛、肌肉痛以及非化脓性结膜炎等症状,其临床表现往往与登革热类似。主要感染中枢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可造成神经细胞死亡、神经前体细胞增殖和分化—小头畸形。2007年以后在泰国、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韩国等几个国家常有一些散发病例。
11.西尼罗河病毒。1937年在非洲乌干达北部地区分离,1999年,登陆西半球,迅速蔓延北美,通过大陆蚊传播,人主要是表现为脑炎,马、禽类表现为脑膜脑炎或脑炎,现已在非洲、亚洲、中东、欧洲的20多个国家传播。
12.博纳病毒。是一种马致死性神经疾病,目前,日本、我国台湾已发现此病毒,已引起重视。
13.甲、戊型肝炎病毒。现已发现了猪群戊型肝炎病毒新基因型—Ⅳi型,确认了HEV在人和多种动物中广泛流行,揭示了戊型肝炎病毒人兽共患、感染扩散新趋势。
(一)现状
据预测550种哺乳动物中存在32万种病毒。病毒的发生、发展是由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三大因素构成的。
1.传染源—现状。一是病原体中间、跨种传播,导致流行加速;二是流行背景不清:中间宿主、储存宿主、媒介生物流行情况不清,潜在流行传染病传播背景不明确;三是媒介生物传染病多:全球17%传染病是由媒介传播的病原体感染引起的。
2.传播途径—现状。传染病宿主范围广包括储存宿主和疫源地;由于卫生和无害化处理不符合标准导致粪尿污染传播;媒介传播成为传播途径中的重点,包括媒介、蚊虫、鼠、家畜和野生动物;脊柱动物宿主导致了动物源性直接传播与循环传播。
3.易感宿主—现状。由于检测手段不足,现场筛查和快速鉴定困难,预测预警体系缺乏导致防控措施不力;管理体系、法律法规体系、媒介生物防控体系都不完善;还有一点,就是很多传染病的传播机制不明。
(二)对策
1.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掌控疫情。政府—企业—协会—从业人员,要建立各司其职的疫病防治机制。(1)要科学决策,制定措施。速报疫情,趋势判定,合理布局,发挥有力的行政措施;(2)群体防控,种源净化,科普宣传。(3)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同区域特点,按照动物种类、养殖模式、饲养用途和疫病种类,分病种、分区域、分畜禽实现分类指导、差别化管理;(4)突出重点,统筹推进。整合利用动物疫病防治资源,确定国家优先防治病种,突出区域、重点环节、重点措施,加强示范推广,统筹推进动物防疫各项工作。
2.强化检疫,联防联控,掌控进出。(1)强化口岸检疫、常态化本底调查;(2)制定应急防控技术规范。最大限度的利用公共卫生资源,制定适合本国国情和本地区实情的传染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3)建立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包括医学、兽医学、农学、林学、动物学等。
3.加快法制建设,与国际接轨,强大队伍。(1)理顺兽医管理体系。推动官方兽医制度,明确兽医职能,推进兽医资格注册、许可制度,减少/取消多头行政管理部门;(2)改革兽医体制机制、国际接轨兽医管理体系。(3)强化兽医人才队伍与平台建设。强化兽医人才教育、培训和队伍,增强兽医监督、管理平台建设。
4.立足国情,超前应对,防范未然。准确把握、科学判断、合理设定防治目标,开展科学防治。(1)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建立整体性、区域性、长期性的监测体系。(2)加强研究平台建设。包括常态化全球预警系统、常态化全国预警系统、动物产品风险评估。(3)应对生物恐怖前期研究。
做好动物传染病综合防控,不仅是保障畜牧业养殖安全,更是保障了动物源性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生态安全、国家安全。总之,动物的健康就是人类的安全,人类的安全需要动物的健康。(本文根据会议录音及资料整理,未经专家本人审阅,如有出入,以专家意见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