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 向长可 张邦静
芙蓉江畔菊花香
文丨 向长可 张邦静
初冬时节,记者来到马鞍村田坝杭白菊种植基地,虽然过了立冬,但杭白菊仍吐蕊怒放,还有部分含苞待放,200多亩田地犹如花的海洋,采摘工人穿梭其中,将采摘后的一朵朵菊花放入筐中,称重、运往加工厂。
“真的很感谢‘刘总’为我们带回来这么好的项目,让我们家一年就能摆脱贫困。他从没有拖欠过我们的工钱,从不打白条,做一天就有100多块进腰包,做起活路很放心。”正在采摘菊花的该村精准扶贫户胡芝海高兴地说。
胡芝海口中的“刘总”,本名叫陈应新,正安县凤仪镇人,今年46岁,说起他的杭白菊种植项目,还得说一说他的人生经历。
1987年,陈应新从学校毕业到供销社工作,每月50多块钱的工资,让陈应新觉得日子越过越平淡,没有了奔头,熬到1995年初,不甘心就这样平淡一辈子的他毅然辞职,选择了南下。
“一分钱都能逼死一个英雄汉。”这是初到广东时陈应新最深刻的感受。1995年,男性在广东进厂找工作已经很难了,陈应新就只好做一些杂工,没钱时,火车站的地下室他睡过,三块钱一张的接人广告牌他也写过。
做了半年多的杂工,1996年,陈应新进入一家电子玩具厂,从一线工人做起,因做事勤快、勤于学习、加之又有文凭,三年的时间,陈应新从一线工人到管理员,一直做到了公司的副总。2006年,陈应新拥有了自己的电子玩具厂,专门加工出口玩具,生意最好的时候有300多名工人,一年产值在3000万元左右。
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应新参加了正安在广东组织的招商引资座谈会。家乡的人、熟悉的方言、家乡巨大变化,让常年在外的陈应新泛起了浓浓的乡愁,当场表示回家乡投资发展。
因自己做的是电子玩具加工,如果将工厂搬回正安,最多也就解决两三百人的就业问题,但最贫困的人员在农村,又分散,怎样才能让自己的投资产生更好的效益,带动更多人脱贫,陈应新想到了具有高附加值的产业——杭白菊种植。
久经商场磨练的陈应新知道,搞农业不能头脑发热、盲目行事,不然浪费人力财力不说,连老百姓唯一的脱贫优势——土地资源都给误了,那不成了罪人。
心动不如行动。同年,陈应新便在正安试验种植了两亩杭白菊,目的是看是否适应正安的气候,产品质量是否达标。让陈应新高兴的是,当年两亩杭白菊获得了丰收,拿去化验,药效价值和品质居然比市场的还高,经初步测算,种植杭白菊老百姓每亩的利润在3000元左右。这样的结果,让陈应新下定了决心。
陈应新以分股份的方式,将广东的玩具厂委托给聘请的副总管理,自己则带着妻儿、带着1000多万元回乡,流转土地、选基地发展杭白菊产业。
尽管有前期的试验,但“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句话自有其道理所在。因为杭白菊的种苗是从外地长途运输过来,种下去后,存活率仅三分之一,当年公司便亏损了200多万。虽然公司亏损,但陈应新却将老百姓的土地流转费、工钱一一兑现到位,没有拖欠一分,为农户创收100万余元。
“搞农业就要有坚定不移的信心、讲诚信,不然老百姓跟着没信心,还不把你栽下的苗给铲了,我们做项目,首先讲的是良心。”陈应新说。
有了去年的教训,今年,陈应新自己建起了育苗基地,并且菊花的种植面积在全县达到了3380亩,遍布和溪、凤仪、芙蓉江等乡镇,带动种植户1236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422户,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1200多人,422户档立卡贫困户中有336人人均收入达到了9000元以上,实现了一年脱贫。并且在和溪镇有35户丧失劳动力的建档立卡户利用“特惠贷”入股分红,每年分红4000元以上。
“别看今年我们带动了这么多贫困百姓脱贫,但我们公司的收入支出才基本持平,让利给百姓,这才是我最初决定回来发展的初衷。”对公司今年的收入状况,陈应新如是说。
在陈应新的规划蓝图里,他这样写道:未来3年,实现种植菊花15000亩,带动种植户5000户以上,实现年均农户创收5000万元,年均增收10000元每年,解决农村劳动6000余人就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500余户巩固脱贫,为家乡打赢脱贫攻坚战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和溪镇大坎村的群众在采摘杭白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