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伟 刘飞
以企业文化引领企业突围
文/张伟 刘飞
柴里煤矿3.5万吨精密铸造项目厂房外景。
柴里煤矿有50多年艰难辉煌的历史,现正面临着转调发展、闯关突围的严酷现实。“观念不转,积重难返;思路不调,死路一条”。特别能吃苦的煤矿人确立了“创新柴煤、实力柴煤、和谐柴煤”的新愿景,进行思想总动员,将创业创新融入到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激活人力资源,盘活闲置资产,搞合作,上项目,寻生机,坚持治松治虚治假、严管细抓实做,面对煤炭发展新常态,建塑了一种“危机意识、变革意识、创业意识”为理念的新型企业文化。
——星眼管窥
优秀文化是永葆企业生机活力的源泉,是引领企业稳健发展的旗帜风帆,是锻造高素质职工队伍的必由之路。作为一座有着50余年发展历史的柴里煤矿,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资源枯竭、人员众多、包袱沉重等不利局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转方式、调结构、降库存、去产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等指示精神,大力挖掘弘扬创业文化基因,坚定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转调发展,激发职工创业创新创造热情,谱写了柴里煤矿发展的新篇章。
在煤炭市场价格一降再降的寒冬“煎熬期”,在全国90%以上的煤矿都亏损的严酷事实面前,任何煤矿都难以独善其身;特别是作为开采50多年的资源老矿、人员大矿、负担重矿,面对内外交困、矛盾交织的不利局面,唯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转调发展。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观念不转,积重难返;思路不调,死路一条”。在严酷的现实面前,柴里矿干部职工面对现实,重新定位,以开放性、外延性、放射性,甚至是破坏性的思维去寻找克难致胜的办法,苦练内功、破冰前行。
为了发挥好目标愿景引领的作用,确立了创新柴煤、实力柴煤、和谐柴煤三大目标。力争经过3—5年艰苦努力,将柴里煤矿建设成为轻资产、精用工、市场化、均量高、活力足、可持续的新型能源企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十、百、千”计划。即拓展人员走出去的“十个渠道”,力争培养100个走出去创效谋生团队,走出去2000—3000人创业创效。
为促进转调发展深入人心,柴里矿进行了思想总动员。提出“跳出柴里看柴里”的思路,组织干部职工到转调成功的煤矿、焕发生机的老矿等先进矿井外出学习,举办了“解放思想、对标学习、转调发展”交流报告会,形成了交流报告材料,人人学习、讨论、反思,开阔了视野,提升了思想认识。为了打破固步自封的思想束缚,每月组织开展“新思想、新经验、新亮点”现场推进会,进一步凝聚新思想,创造新经验,推进新亮点,到东部老矿区参观交流,亲身体验创业艰辛,组织开展创新创意大赛,激发创新热情,营造了改革求生的浓厚氛围。紧贴发展需求,深入开展以“转轨建制、转型升级、转变方式、强化内生动力”为主题的“三转一强化”形势任务教育,结合市场形势和矿井发展实际,实施“讲危机、讲挑战、讲机遇、讲优势、讲目标、讲措施”等内容的“六大讲”活动,让形势任务教育进区队、进班组、进岗点、进家庭、进工厂,不断扩大教育辐射面,引导干部职工知情明情,统一思想,鼓足干劲,凝聚力量。
幼儿园、馨膳园承包经营签字仪式。
女工在厂房内工作场景。
在新的形势下,只有坚定地推进创新驱动战略,激发文化软实力,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思想转调、制度转调、管理转调、发展转调”,突破发展瓶颈,拓展发展空间。
将创业创新的精神融入到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推行多种混合管理模式,稳住主业、分离辅业、优化非煤,激发创效潜力。煤炭主业推行“专业公司、项目经理、内部市场”管理模式,为稳产能、保接续,提供政策激励机制支撑。采煤面、掘进头、安装、撤面都实施竞标,按照“零点利润”考核,项目部管理,市场化结算。实施了项目部管理,将安全、质量、任务、成本、工资等指标总承包,实施严格考核,形成了安全高效节约的工作局面。升级内部市场化管理,实施“零废品、零废弃、零浪费、零闲人、零闲机、零闲物“六零”管理,推行统一集中核算,实现管理降本。加大显性成本、隐性成本控制,通过实施沿空留巷,优化设计减少掘进施工,优化生产系统,封闭闲置巷道等管理技术手段,拓展降本空间。实施“整体剥离、一厂一策、市场化经营”,激活了非煤产业市场竞争力。按照“一厂一策、分类操作、先易后难、压茬推进”的方式全面实施“四个全面清理”,规避了法律风险和经营隐患,促进了依法经营、依法治矿。后勤服务推行“主辅分离、分灶吃饭”管理模式,内部市场化,对外经营化,实现自主发展。
用文化激发企业内生动力,营造了你追我赶、竞相超越的良好态势。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实施大区域、大科室、大工区、大物业、大市场管理,推进瘦身减负、集约高效。实施“创效岗位工资+优化岗位工资”,倒逼岗位定员;推行班组长安全津贴制度、安全副区长“功勋奖励”和班组长双周沟通交流制度,引导形成有为才有位、“要挣钱到一线”的价值观。对管理人员实施公开竞聘,真正将有品德、有本事、敢担当的人才选拔到重要岗位。围绕“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的核心问题,坚持“轻资产、精用工、减冗员、提工效”,推行“项目部”管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承包经营等多种方式,去煤分流、分兵突围。先后有近500人在新的岗位就业创业,年可节约工资支出千万余元。盘活闲置土地、房屋等资产,发挥降本创效潜能。移交了周边单位占用矿的340余亩土地,收回前期使用土地的补偿费用千万余元,减少土地税费支出百万余元。采取对外租赁、合作经营等方式盘活房屋资产3万多平米,让闲置资产发挥创效潜能。
改变固有的发展观念和商业模式,实施轻资产运营。采取提供人员、土地、房屋,对方提供技术、资金、市场的方式合作经营,实现了优势互补。与青岛即发集团合作的“翰纳服饰”项目,主要生产针织和梭织面料及服装等系列产品,95%以上的产品出口,保持了产销两旺的势头。铸造厂拓展精密铸造业务,与鲁南机床厂达成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产能逐步释放,发挥规模效益。山东艾瑞特公司生产LED矿灯、巷道灯、充电柜等防爆灯系列产品,产品远销山西、河南、新疆等十多个省市。级索综修厂发挥地域优势和技术优势,承揽矿区及周边煤矿综机维修、乳化液泵站维修、刮板运输机制作等,订单饱满、业务充足。物业家政服务公司,多种方式提供水电维修、装修工程、养老服务、婴幼儿看护、搬家、保洁等生活性服务,挖掘矿本部价值潜力。矿柱林场,加大有机蔬菜种植和特色种植业,开发绿色旅游、农家乐采摘等特色项目,提高了农业经营质量。
将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与行、固化于制,形成制度与文化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推动的良好局面。
结合发展实际,把握发展坐标,确立了“求稳求实、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确定“全面从严治矿、全面管理提升、全面转调发展”战略,坚持“治松治虚治假、严管细抓实做”十二字方针,持续从严、狠抓落实,推动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开展。
坚持“制度立矿、制度管矿”,运用法治思维,强化制度管理,用制度管人管事,促进转调发展各项管理规范化。对现行文件、管理制度进行系统梳理,推进了管理体制的科学化、规范化。严格落实安全主体责任,重拳出击理顺管理流程。开展“标准、严管哪去了”、反对“不敢担当、老好人思想”大讨论,引导职工牢固树立“抓安全就是积德行善,严管理就是真爱亲情”“善待安全、守护生命”等理念。强化措施严格抓好矿井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扎实开展隐患“大排查、快治理、严执法”专项行动,严格落实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倒查,建立“一事双溯”制度,突出“安全朴素质量标准化建设”,严格执行工程质量旬检月验、质量联责考核制度,工程质量优良品率达90%以上。
强化制度落实,建立了责任履职、任务目标、落实考核“三个清单”,并将考核结果与个人工资收入挂钩,严格考核结果运用,以上率下,有效推动了工作任务落实。建立机关科室责任目标落实“三单、两表、一板”考核机制(个人岗位清单、科室任务清单、自查标准清单“三个清单”,科室绩效考评表、个人业绩考评表“两个考核表格”,绩效考评公示牌板),促进机关工作作风转变。建立干部聘任提升、优先评选准入“负面清单”,作为选拔任用、评先选优的重要依据,促进了工作效率提升。
让软文化、软环境硬起来、实起来。推行党建项目化管理,实行立标、竞标、践标、推标、树标的推进模式。组织开展的“微型党课”竞赛、“民情日记”“技术党课”、建设班组“小政委”、互动式心理疏导法、建设矿山好家风等创新活动,使党建工作呈现出“一支部一品牌,一党员一旗帜”的生动局面。组织开展了“平安是福”系列安全教育活动。月有重点、季有主题,开办了专题访谈栏目,开展班前案例警示和隐患公示“双示教育”,举办多场次“平安是福”安全情景剧展演,把从严管理、安全案例用情景剧的方式搬上舞台,直击职工心灵深处,营造了众志成城、从严管理的浓厚氛围。开展培育“矿山好家风”“柴里好人”“感动柴煤人物”“责任心、事业心、感恩心”等活动,弘扬矿区新风尚。不断加强宣传引导,丰富宣传载体,充分发挥好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作用,建立“微阵地”,打造“微宣传”,实现有机结合,优势互补。
面对煤炭发展新常态,要大力建塑一种“危机意识、变革意识、创业意识”为理念的新型企业文化,以生动有力的形式让创业创新理念深入人心,依靠文化力增强改革动力,激发转型潜力,最终实现煤矿企业的质量效益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