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山岗城址探索

2016-08-22 05:53马世之
关键词:城址龙山黄帝

□马世之

龙山岗城址探索

□马世之

龙山岗城址

龙山岗遗址过去被称为黄楝树遗址,位于淅川县滔河乡黄楝树村西丹江与闹峪河(又称肖河)交汇处的龙山岗下,东北距县城约56公里,北距丹江约2.5公里,遗址地理坐标,东经 111°18′54″,北纬 32°58′48″。 海拔高程165~179米。遗址地貌东南高,西北低,略呈缓坡状。南靠红石山,西北侧闹峪河自西南向东北缓缓注入丹江。

1957年,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考古队河南分队对丹江流域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该遗址。1956、1966年,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为配合丹江口水库工程,曾在此两次发掘,发掘面积980平方米。发现仰韶文化建筑遗迹两处,窖穴5个,墓葬4座及遗物百余件。2008年5月—2012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建设,又对该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发掘面积13600平方米。获知龙山岗遗址现存面积约20万平方米,新石器时代遗存堆积范围约14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度1—4.20米,以新石器时代遗存为主,包括仰韶文化晚期、屈家岭龙山岗遗址位置图文化、石家河文化、龙山文化等遗存,同时发现有少量西周、汉代、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遗存。特别重要的是发现了一座仰韶文化晚期城址。勘探和发掘表明,该遗址仰韶文化晚期的地貌与现今地貌差别较大,有一条古河道穿遗址南部而过,在遗址东面折向西北,两端均与现代的闹峪河河床相连。仰韶文化晚期城墙依遗址当时所处的地理环境而建,共修筑两段,现均埋在地表以下。一段位于遗址东北部边缘,沿古河道修建,呈东南—西北走向。东南端起于古河道转弯处,西端止于遗址西北部。长约166.6米,底宽14~28米,现存最高处约2.1米,东南端宽,西北端窄。方向135°。墙体剖面呈梯形,上窄下宽,中间为宽约4.4米的主体,主体内外两侧为护坡。城墙的主体与护坡均系夯筑而成,夯层厚约15~30厘米,结构细密,但未见明显的夯窝。城墙外侧挖有城壕,壕沟紧挨城墙,和城墙的走向一致。东南段和古河道有交叉现象,西北段逐渐偏离河道。城壕宽约14米,比古河道深1米,和城墙底部的高差2~2.4米。

另一段城墙位于遗址的东南部边缘,呈东北—西南走向,和遗址东北部城墙大体垂直。长约165米,底宽20~31米,现存最高处约1.6米。其建筑方法与结构和遗址东北部城墙一致,由主体与内外护坡构成,其中内护坡第2层青灰色土下压有陶窑、瓮棺葬等遗迹,从土层与下面所压遗迹分析,该护坡至少经过四次加筑。城墙外侧挖有城壕,壕沟宽17~20米,深5.6米。紧挨城墙的壕沟当为人工挖成,遗址南部东西向壕沟应是借助自然冲沟加以整修而成。

仰韶文化晚期堆积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城墙建造以前时期,主要遗迹有房址、灰坑、灰沟、瓮棺葬等。这里已经成为拥有相当人口规模的聚落。第二阶段为城墙建造及其使用时期,出现了宽阔的道路、大型分间式房屋及祭祀区等重要遗迹。道路位于遗址中北部,呈东北—西南走向,东北端叠压城墙内护坡。长约230米,宽8~13米,用沙和细小鹅卵石铺成,局部铺垫有红烧土碎块。道路两侧有路边沟,同时期遗存分布于道路两侧。大型分间式房屋共发现三座,为F4、F10、F16,均位于遗址中南部,每座房屋的建筑面积约在100平方米以上,其中F16由四间组成,平面布局略呈“田”字形,建筑面积达200余平方米。F10为长方形地面四间房屋,东西长10.5米,南北宽9.6米,建筑面积100.8平方米,方向240°(以西门方向计)。共分四间,分别编为东一室(南)、东二室(北)、西一室(南)、西二室(北),其中东一室面积最大,室内面积约30.65平方米。房屋下有田字形基槽,基槽互相贯通,口部略宽,斜壁、平底。口宽 0.5~1 米,底宽 0.4~0.9 米,深 0.8~1.15 米。基槽内填土结构均较致密,经过夯打。基槽以上部分保存较差,在西墙北段、南北向隔墙北段、东西向隔墙东段保存有部分墙体。门道发现两个,一个位于西墙北部,另一个位于东西向隔墙东段。在门道外侧发现有两个灶。房屋基槽和墙内发现有圆形柱洞。这三座房屋面积大、规格高,在同期遗址中比较罕见。祭祀区位于遗址西部,面积约600平方米,发现有埋葬猪下颌骨的坑9个,每个坑内埋葬的数量不等,有的还有用火烤过的痕迹。此类坑性质特殊,应为祭祀遗存。另外,在遗址东南部城墙的内侧护坡上发现有属于这一时期的陶窑3座,均为横穴窑。窑室周围的活动面上残留有仰韶文化晚期的陶器碎片。第二阶段出土的陶器较多,主要有鼎、瓮、罐、缸、钵、盆、器盖等,另外还发现有少量陶塑人物、动物形器钮残块。

龙山岗遗址位置图

抵御洪水可能是龙山岗城址筑城的直接原因。在遗址东南部,挖断山梁,修建城墙,不仅可以利用壕沟疏浚山洪,也切断了由东南山丘进入聚落的通道,这样就利用古河道、壕沟、城墙,共同构成了一个坚固的防线。不仅防御了洪水,也起到了防御别的聚落居民或外族入侵的作用。[1]

龙山岗仰韶文化晚期,应属仰韶文化下王岗类型三期,根据枣阳雕龙碑遗址二期和大河村三期公布的一批碳十四数据,估计该期的年代约为距今5280—4730年间。[2]龙山岗城址始建于仰韶文化晚期,迄屈家岭文化时期仍在沿用。

仰韶文化城址在我国为数甚少,从已公布的考古资料来看,仅有郑州西山与淅川龙山岗,对众多的新石器时代城址来说,真可谓凤毛麟角。西山城址的年代约在距今5300—4800年间,龙山岗城址的年代与之十分接近,几乎完全一致。关于仰韶文化晚期的断代,学术界一般都将这一历史阶段定为黄帝时代。苏秉琦先生根据我国考古界几十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主张“五帝时代上限应不早于仰韶时代后期。”[3]已故史学大师范文澜先生认为 “仰韶文化所在地,当是黄帝族的文化遗址”。[4]许顺湛先生把黄帝时代与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和大河村类型相对应,把颛顼、帝喾、尧、舜与河南龙山文化相对应,从而以公元前4420—公元前2900年为黄帝时代。[5]仰韶文化晚期即黄帝时代,已有城邑出现。《史记·封禅书》谓:“黄帝时,为五城十二楼。”《事物纪原》引《黄帝内传》说:“帝既杀蚩尤,因之筑城阙。”又引《轩辕本纪》云:“黄帝筑邑造五城。”《汉书·郊祀志》载:“黄帝为五城十二楼。”《淮南子·原道训》云:“黄帝始立城邑以居。”《汉唐地理书钞》辑《河图括地象》曰:“昆仑之墟,西有五城十二楼。”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天上白玉京,五城十二楼。”可见黄帝之世已经掌握了筑城技术。文献记载中的黄帝城在河北涿鹿与河南新郑,迄今为止,涿鹿与新郑境内均未发现与黄帝时代相当的城址。号称“千古文明开涿鹿”的河北涿鹿,考古发现的所谓“中华第一都”,其实只不过是一个战国至汉代的城址而已。郑州西山与淅川龙山岗两座城址的发现,填补了历史的空白,印证了黄帝筑城造邑的史实。

F10平剖图

关于西山城址的性质,许顺湛先生把它定为“有熊国国都”。他说:“郑州古城属于秦王寨类型(即大河村类型)……如果把秦王寨类型的仰韶遗址分布结合文献来分析,西山古城应属于黄帝城。《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集解》引徐广曰:黄帝‘号有熊’。引谯周曰:黄帝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也’。有熊国地望何在?《集解》引皇甫谧曰:‘有熊,今河南新郑县也。’《帝王世纪辑存》说:‘新郑,古有熊国,黄帝之所都。受国于有熊,居轩辕之丘,故因以为名,又以为号。 ’《路史·后纪五》注:‘[黄帝]有圣德,授国于有熊,郑也。’由此可知:第一,黄帝是有熊国君少典之子;第二,黄帝都有熊;第三,黄帝所都的有熊其地望在新郑。从秦王寨类型遗址分布来看,有熊国的地域并不局限于新郑,它至少应包括密县、郑州和荥阳等地,均可称为有熊国。在有熊国所辖的区域内(即秦王寨类型分布区)其文化遗址应属于有熊国文化,当时的氏族部落应属于有熊国的组成部分,在西山发现的古城只能是有熊国的城,如果别处没有第二座城的发现,西山古城必是有熊国国都。黄帝都有熊,是有熊国君,因此把西山古城称为‘黄帝城’是无可非议的。”[6]这就是著名的“西山城址为黄帝之都”说。龙山岗城址的规格应与西山城址性质近似或相当,当是黄帝所筑“五城”之一,可以称之为“黄帝城”。《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披山通道,未尝宁居。东至于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于空桐,登鸡头。南至于江,登熊、湘。北逐荤粥,合符釜山,而邑于涿鹿之阿。迁徙往来无常处,以师兵为营卫。”黄帝统一华夏以后,成了华夏集团的“天子”,即最高军事首长,自然要向天下的诸侯施以恩威,巡视民情,关注四方安危。因而彼时他要带着妻子嫘祖及臣僚、师兵巡视天下,龙山岗古城的兴建,除了防洪之外,可能还与黄帝南巡有关。黄帝南巡的路线,在离开都城之后,经熊山而到达湘山。《庄子·天运》云:“黄帝张咸池之乐于洞庭之野。”《抱朴子》说:“黄帝过洞庭从容成子受《自然之经》。”徐灵期《南岳记》谓:“黄帝受戒于衡山金简峰。”《湖南风物志》载:“君山……山上有轩辕谷,传为黄帝铸鼎的地方。”唐代胡曾诗云:“五月扁舟过洞庭,鱼龙吹浪水云腥。轩辕黄帝今何在?回首巴山芦叶青。”清人李元度重修《南岳志》引《湘衡稽古》曰:“雷祖从帝南游,死于衡山,遂葬之。今岣嵝有雷祖峰,上有雷祖之墓,谓之先蚕冢。其峰下曰西陵路,盖西陵氏始蚕,后人祀之为先蚕也。”雷祖即嫘祖,从黄帝南巡,死于途中。根据五帝时代的地理形势,龙山岗古城是黄帝南巡往返必经之地。黄帝一行从有熊出发,一路南下,经方城隘口,到达南阳盆地南部的龙山岗。龙山岗所在的丹江下游,正是华夏与苗蛮两大文化体系的交会地带,许多史前文化在这里相互碰撞、交会、融合,并最终形成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格局。黄帝早就派人在这里驻军,并修建城池,疏浚河道,防止山洪侵害,发展农业生产,举行祭祀大典,使之成为华夏与苗蛮两大族群共同仰慕的名城。黄帝迁徙往来无常处,其南巡不会只有一次,于是这里便成了迎来送往的重要驿站,很可能具有别都的性质。

黄帝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传说黄帝容颜似龙,《河图稽命征》与《帝王世纪》均说黄帝“龙颜有圣德”。《史记·五帝本纪·正义》说他“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竹书纪年》也称黄帝“龙颜”。《山海经·海外西经》载:“轩辕之国……人面蛇身,尾交首上。”所谓蛇身,指的就是龙体而言。黄帝之星座似龙,《史记·天官书》云:“轩辕,黄龙体。”《太平御览》卷六引《大象列星图》说:“轩辕十七星在七星北,如龙之体。”黄帝豢龙御龙和以龙为兽,《遁甲开山图》云:“绛北有阳石山,中有神龙也。黄帝时,遣云阳先生养龙于此。”《大戴礼记·五帝德》谓黄帝“乘龙扆云,以顺天地之纪。”《韩非子·十过篇》说:“昔者黄帝合鬼神于西泰山之上,驾象车而六蛟龙。”《拾遗记》说:“帝(指黄帝)乘云龙而游,殊乡绝域,至今望祭焉。”《淮南子·天文训》云:“中央土也,其帝黄帝,其佐后土,其兽黄龙。”黄帝兴兵,应龙参战,《山海经·大荒北经》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黄帝之世常有龙出现。《史记·封禅书》云:“黄帝得土德,黄龙、地螾见。 ”《开元占经·龙鱼蛇占篇》引《春秋合诚图》云:“黄帝将亡,则黄龙坠。”《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恃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后人在黄帝升天的灵宝铸鼎原黄帝陵前建有黄帝庙,其中门匾书“骑龙遗踪”。唐代诗人李白来此拜谒,赋诗凭吊云:“黄帝铸鼎荆山涯,不炼黄金炼丹砂,骑龙飞去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从上述记载可见黄帝与龙的特殊关系。淅川丹江流域的黄帝城以龙山岗命名,也许不是偶然的现象,其中可能存在着深刻的原因,或与黄帝以龙为图腾有关,可以简称之为“龙城”。

淅川龙山岗与郑州西山古城,分布于中原地区的南北两翼,一座是都城,一座是要邑,像两座高耸的灯塔,照亮了华夏文明开端的历程。

注释:

[1]梁法伟:《河南淅川龙山岗仰韶时代晚期城址发掘收获》,《中国文物报》2013,3-29。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河南淅川县龙山岗遗址 2008-2009年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4 年 04 期。

[2]杨育彬、袁广阔主编:《20世纪河南考古发现与研究》,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

[3]苏秉琦:《中华文明的曙光》,《东南文化》1988年05期。

[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修订本第一编,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年,第99页。

[5]许顺湛:《中原第一城——黄帝时代的郑州西山古城》,《炎黄文化研究》第一辑,郑州:大象出版社,2004年。

[6]许顺湛:《郑州西山发现黄帝时代古城》,《中国文物报》1995,11-12。

(作者单位: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责任编辑 赵建春]

猜你喜欢
城址龙山黄帝
帛书《黄帝四经》之“道”的“入世”特征
“清华简”又爆“猛料”蚩尤竟是黄帝之子
论中医文化的守正与创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内针为例
简约现代风 绍兴龙山玫瑰园私人影院
两城镇的龙山文化城址和环壕
浪淘沙·岳阳龙山行
夏季从阿龙山开始
涿鹿黄帝泉(外三首)
云南巍山龙于图山城址
由即墨古城想到的 古代城址应如何向公众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