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辉与郑州二七纪念塔

2016-08-22 05:58于皓洋
关键词:木塔王辉郑州

□于皓洋

王辉与郑州二七纪念塔

□于皓洋

王辉

最近,在整理资料过程中,偶然翻阅到2007年最后一次去北京探望王辉首长时的手记。现专门整理出来,以纪念这位郑州二七纪念塔的创意与主持建造者。

2007年11月18日下午,在北京崇文门西大街5号院5号楼附7号王辉首长的家中,我们见到了84岁的王辉,老人依然精神矍铄,知道我们是从郑州来的,他内心的亲近感溢于言表,谈起当年的郑州二七纪念塔,他似乎有说不完的话。

问:咱们先谈谈木塔的情况吧。

王辉:原二七纪念塔是 1951年在二七广场建的木塔,木塔形状上为圆锥体,下为六面方体,外钉木板条,像莫斯科红场左边的博物馆的样子,有2层楼高,约10米。未建木塔前,此地是个三叉河,实际为下水道,河边有两棵歪脖的柳树,长春桥的位置就在现在的二七塔的东出口处。军阀杀害的那两位二七烈士的人头,被挂在了长春桥边上的这两棵柳树的树头上,也有人说被挂在了柳树旁的电线杆上。1971年前,木塔底层一米多处已经腐烂,木头烂了个大洞,后因刮风下雨,木塔自己倒了。木塔倒后,在当时的郑州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老百姓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很遗憾,都希望有个东西来替代它。

问:现在的二七纪念塔建设前有什么设想,如何设计的?

王辉:木塔倒后,考虑当时广场很小,能修建什么?大约考虑了20天,并召集人员进行讨论,有人建议修凯旋门,有人建议修亭子,等等。我当时想,这个建筑既要有纪念意义,又要考虑到城市规划。总体主张是:建筑要古老中有现代感,并蕴含政治意义。一是能代表两位烈士,二是代表二七大罢工的意义,三是永久性,四是成为郑州标志性建筑。有关人员共提出了20多个方案,这些也都是1971年动工前两个月才提出的。后来时任郑州市城建局局长的董耀荣给我推荐了林乐义。林乐义,福建人,原国家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总建筑师,当时下放到新安县劳动,60多岁,曾留学美国。我当时把他接到碧沙岗旁边的城建局二楼,安排了一个房间,请他设计二七纪念塔。我给他说了我的想法,将两个五角形套起来,搞七层,五角形直径7米,塔上搞两个火炬,纪念两位烈士;钢筋混凝土结构,要坚固。林乐义问要坚固到什么程度,我说:越结实越好,炮都轰不倒。一周后,林乐义拿出样图,我一看,矮了,晚上又去找林乐义,把设计方案改为14层(在笔者撰写《我与二七纪念塔的故事》之前的采访过程中,据当时在美术组工作的禹化兴、王勋业等同志回忆,塔当初设计时是先由美术组画草图、制作模型,然后才具体设计的)。

问:再给我们讲讲二七纪念塔的施工情况吧。

王辉:施工大样图当时城建局有一套,二七塔有一套。施工单位是郑州一建、二建,总指挥是我,副手是董耀荣,当时共抽调了200人参加施工。我要求第一保质量,第二保速度,要求5天建一层,100天建成。为什么要建这么快呢?我想:一是越快越省钱,二是怕因政治原因发生变化。“文化大革命”时期,随时都可能出现问题。当时打地基,怕影响周围住户,所以,不能打桩,就用钢筋混凝土打了1米厚,南北宽10米,东西宽20米,铺的面宽,就不用打桩了。为了提高速度,三层以上外沿为预制构件,在塔外墙上打孔,用钢筋混凝土将其固定,每层的模子都不一样,越往上尺寸越小,塔身为整体浇注。

当时,建塔的好多材料都没有。琉璃瓦是我找到郑州窑厂厂长王老头烧制的,刚开始他说不会烧,但可以回去试试。三天后他回话说可以烧,但需要在瓦的材料里加上白银以增加亮度。我说可以。原来塔的挑檐上设计有风铃,后来考虑铃声太响,怕干扰居民生活,郑州纺织工业局局长王振兴提出每层角上可以设计一个灯,后来换成了灯泡。制作塔上的钟表时召集了郑州所有修表店的技术人员,并组织他们到烟台钟表厂学习了一个月,回来后制作了一台上发条的机械表。塔顶装有大喇叭,是郑州广播器材厂、收音机厂制作的,声音全城都能听见。塔上窗户设计为木框方格,框是钢的,防止在高层向外观看时产生眩晕。塔南北大红门当初设计时就有,南北大门里大红柱子上的刻字是在山西用四两黄金制作成金铂字贴到上面的,后因贴得不牢,吴天平找人把字刻到柱子上,再贴上金铂。塔外两侧和高处安有多个避雷针。塔整体建好后,发现比开封铁塔低了20厘米,我提议,在两个火炬中间竖一个旗杆,旗杆上面再加一个五角星,这样就比开封铁塔高了1.3米。五角星是郑州玻璃厂制作的,外框架为铜质,玻璃厂因无制作的模具,就用压板机将琉璃压成玻璃饼,然后用手工刨制出来形状。建塔所用材料只有一种不是郑州生产的,就是塔外墙上的白水泥,是苏州附近的一家水泥厂生产的。二七纪念塔建设动工时间是1971年7月1日,建成用了96天,第99天刚好是国庆节,并于这一天正式开放。

问:塔南门口两棵松柏的来历有好几种说法,您回忆一下吧。

王辉:塔外东边的树叫多头柏,14个杈,有上百年的树龄了,是在新郑西南找到的,当时是用一台手扶拖拉机跟农民换来的。此树还有一个故事:有一个青年为逃避国民党抓壮丁,当时躲到此树上,躲过了一劫。原先选的是禹县南边一户人家坟上的一株卧龙松,后因被人锯断两处就放弃了。运送这棵多头柏可花了不少功夫,用了两台大吊车和一台几十吨的大平板车连挖带运,用了三天的时间才运到郑州的。西边的油松是吴天平在黄委会院内找到的,是一棵双杈油松,直径30至40厘米。20世纪80年代初此树死,后来的情况不清楚。

问:开放初期塔里就有“二七”展览吗?

王辉:1971年开放时2~6层是“二七”陈列展览,资料是一边建塔一边收集整理的。其他各层有卖粮的、卖小笼包的、卖纪念品的等,三个月后都撤掉了。有一层是空的,新华书店后来想卖书用,我没有同意,因为“二七”历史资料不全,空层要留到以后补充陈列展览资料使用。

问:听说二七塔最初的工作人员都是从农场挑选过来的?

王辉:是的。二七塔的第一任领导是市委派遣过来的吴天平、贾文玉,吴天平在动工前就参加了筹备工作,贾文玉晚一点。第一批工作人员是从郑州郊区的10个农场专门挑选出来的,挑选的都是政治可靠的高中生,共有20多名,女的占多数,身体好、形象好,并且都是积极分子。

王辉还证实了周总理因外事活动,于1973年途经二七纪念塔,请随行记者拍照的事。《解放军画报》1974年第二期封底刊登了于天为拍摄的二七纪念塔的大幅照片,二七塔第一次在全国亮相,知名度大增。

今天,王辉首长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可每当翻查资料看到他的名字时,他的音容笑貌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如昨日所见。我有幸在他离世之前从其口中得到二七纪念塔以往的点点滴滴,谨记录下来以铭记历史,怀念其人。

(作者单位郑州二七纪念馆)

[责任编辑赵建春]

猜你喜欢
木塔王辉郑州
河南郑州“7·20”特大暴雨灾害的警示及应对
第九届“博博会”将在郑州举办
郑州麦飘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
剧作家王辉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应县木塔工作站揭牌成立
竹之韵
佛光秘塔 匠艺之承 记养心殿佛堂木塔的修复
The Thought on PPP in China
山西应县木塔
郑州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