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质量管理体系在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的应用

2016-08-20 18:55:48黄国光
大科技 2016年18期
关键词:供货商质量体系产品质量

黄国光

(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3)

试论质量管理体系在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的应用

黄国光

(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广西南宁 530003)

汽车产业作为支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在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产品质量越来越关注。同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渐深入,汽车的零部件企业构成庞大网络体系,延伸到各个区域、国家,促进汽车领域进步的同时,也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性,基于此,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汽车零部件的制造效率和产品质量,成为相关汽车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简要分析目前汽车零部件企业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其发展现状,重点探讨质量管理体系在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的应用。

质量管理体系;汽车零部件企业;ISO/TS16949;应用途径

前言

在标准体系中质量管理体系是主要的发展潮流,能够有效提高企业对产品的质量管理水平。受到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汽车零部件企业需要面对的经营与生产风险逐渐增多,但现阶段大多数企业仍不够重视产品质量,导致质量管理体系形同虚设,降低了企业综合竞争力,不利于企业发展。因此,相关企业应认清行业发展需求,立足于企业实际情况,改进优化当前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整体产品质量管理水平,从而增强企业拓展市场的竞争能力。

1 汽车零部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现状

一个具有综合竞争力的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应具备基本的成本优势、创新能力、质量保证等方面的特征[1],从而使得企业能够快速适应市场变化,更好地满足用户多层次的需求。因汽车产业是综合性非常强的企业,涉及到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利益,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基于此,相关企业必须加大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视程度,但受到企业管理层意识不足等方面的影响,目前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体系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 产品组装过程监督不到位

零部件产品的装配过程直接决定着产品的安全性与质量,装配过程不是简单的拼装,而是需要在一个专业的环境中,首先要以FMEA工具分析装配过程所需的工艺,并检查好零部件关键特殊特性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保障零部件产品的质量。目前在装配过程中,企业的监督工作没有做到位,主要包括装配的工艺环境较差、调校零部件不精细、装配操作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严重影响到零部件的产品质量。

1.2 质量管理基本工具应用不全面

质量管理体系需要应用的基本工具主要有控制图、趋势图、直方图、8D 工具、FMEA、SPC、MSA、FTA 分析等[2],如控制图,该种基本工具是质量管理中运用得较广泛的工具,其操作程序不复杂,可起到数据统计等作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工作人员对这一类基本工具的操作仍不熟练,甚至陌生,且没有对控制图的数据趋势进行分析,使得在质量管理过程中出现缺陷控制图等问题。

1.3 进货质量有待提升

原材料是影响质量管理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背景下,部分汽车零部件企业陷入恶性的价格竞争,即通过降低价格获取市场份额,但该种竞争是以牺牲产品质量为前提的,特别不可取。在购进原材料时,存在以次充好的问题,降低了零部件整体质量。

2 汽车零部件企业质量管理体系——ISO/TS16949

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与之相符合的质量管理体系逐渐出现,其中以ISO/TS16949为典型代表,该体系是对传统质量管理体系(IS09001:2000)的革新,通过结合当前汽车零部件企业的需求而形成,以用户要求为基础,从而实现对汽车零部件生产的质量管理。在ISO/TS16949之前,发达国家都有自己独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如美国实行QS-9000,欧洲国家实行EAQF、VDA6.1、AVSQ94等,企业在生产零部件时,可能需要根据多种不同标准对产品做出充分认证,不仅增加工作量,也会降低企业的经济效益,为此,ISO/TS16949作为目前国际通用质量体系的标准而出现。相关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需要按照自身实际情况,根据ISO/TS16949质量体系具体要求,加强对零部件生产过程的监督与管理。

通过查阅我国有一定规模的汽车零部件企业网站数据资料可知,2013~2015年企业零部件与配件的生产量与利润如表1所示。

表1

从表1可知,我国目前汽车零部件生产的利润总额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但同比增长比例较低,为此,企业应加大对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重视程度,从基础环节增强控制,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3 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在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应用途径

ISO/TS16949强调企业对实用和先进管理工具的运用,以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基础,在企业内部的管理中,对员工主要实行激励的方式,提升了对质量成本控制的要求,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强:

3.1 控制供货商的产品质量

汽车零部件供应链的发展趋势是大规模定制,这一趋势覆盖零部件研发、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整个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企业在这一趋势中能够控制的焦点是研发出能够被定制的零部件或者服务,以快速响应和灵活变化为基础,促进零部件产品的定制化、多样化与模块化,但这也给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应重视与汽车零部件供货商的合作交流,将合作建立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在控制供货商的产品质量方面,应用ISO/TS16949质量体系能够从以下两方面进行:①企业可以对基础供应商遣派专业的驻厂工作人员,及时对供应商的原材料进行检查,在选择供货商时,应与其签订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合同,并在合同中规定好双方需履行的义务与享有的权利;②降低对某一供货商的过分依赖程度,将采购风险进行分散,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度出对应的构件采购标准,建立起主动改变、引导、维护式供货商与企业之间的质量管理体系。

3.2 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配套措施

在ISO/TS16949质量体系中,虽然已经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等方面做出了详细的程序指导,但并没有制定出针对员工的约束制度。提升ISO/TS16949质量体系的有效性,应加入一套完整的配套规章制度,除最基础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之外,还须包括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制度、晋升制度、薪资酬劳制度等。当前,大部分企业都没有完善的员工管理制度,在日常管理中,也主要依靠管理层经验进行工作,降低了企业质量管理的效率。企业可以依据ISO/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逐步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配套措施,如利用“乌龟图”制定出每个部门人员的职责与义务,并附以工作说明,并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加强对项目的绩效考核,提升企业质量管理的有效性。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零部件生产企业是汽车行业中重要组成部分,零部件的产品生产质量也直接关系着汽车整体质量和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汽车零部件产品生产环节、工艺多,需要质量控制的程序也较多,因此,如果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更大经济效益,就必须更重视质量管理体系,将精细化控制与企业产品生产有机统一,做好在生产过程中零部件的质量控制工作,结合企业具体情况,提升企业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引进高素质质量管理人才,建立健全有特色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从源头加强对零部件生产的监督与控制,在保障零部件质量的前提下,节省成本开支,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

[1]徐如俊.立足制造因地制宜推动互联网工业转型实践——在首届世界互联网工业大会开幕式上的致辞[J].经济,2015,18:10~11.

[2]王云生.全面预算管理在装备制造企业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应用[J].经贸实践,2015,13:333~334.

F273.2

A

1004-7344(2016)18-0339-02

2016-6-1

黄国光(1984-),男,大专,从事汽车配件质量体系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供货商质量体系产品质量
构建二级质量管理体系 提高质量体系运行有效性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的本质与拓展
加强PPE流通领域产品质量监督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4
“望闻问切”在产品质量鉴定工作中的应用
销售管理及供货商选择
饲料行业质量体系建设思考(二)
广东饲料(2016年2期)2016-12-01 03:43:05
饲料行业质量体系建设思考(一)
广东饲料(2016年1期)2016-12-01 03:42:59
产品质量好 认证不能少
新农业(2016年20期)2016-08-16 11:56:22
芯科成功收购全球ZigBee模块领先供货商TELEGESIS
电子世界(2015年22期)2015-12-29 02:49:41
基于AHP的企业质量体系有效性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