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纱下的精致容颜

2016-08-19 09:38邢明旭
出版人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东欧捷克波兰

邢明旭

从文学、音乐到电影,从卡夫卡、肖邦、李斯特到辛波丝卡,这里的一切都像一颗颗散落的绿宝石,在阿尔卑斯山和波罗的海间静静闪耀,等待人们挖掘。

清晨,从意大利边境小城塔尔维西奥出发,沿着阿尔卑斯山脉险峻的山势一路向东,傍晚便望得见湛蓝色的萨瓦河在远处的朱利安峰脚下静静流淌。这里是斯洛文尼亚,也是中东欧的西端起点之一。

相对于西欧的繁华喧嚣,东欧的风情万种,坐落于中东欧的国度更像是蒙着面纱的羞涩少女,她们静谧祥和,不常为世人所至。

冷战结束后,地缘意义的东欧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地理位置上的中东欧。这里有地处欧洲中部的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地处东南欧(巴尔干半岛)的罗马尼亚、保加利亚、阿尔巴尼亚,以及由南斯拉夫解体分化而来的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马其顿、黑山和波黑,最后便是有着“波罗的海三国”之称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立陶宛。

由于地处东西欧之间,不同宗教和文明的交融造就了中东欧复杂与多元的文化,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地域风格。从文学、音乐到电影,从卡夫卡、肖邦、李斯特到如今的网坛巨星德约科维奇,这里的一切都像一颗颗散落的绿宝石,在阿尔卑斯山和波罗的海间静静闪耀,等待人们挖掘。

是否有些心动?不妨跟随我们的文字走近那片静谧的地域,一起欣赏她神秘面纱下的美丽面容。

音乐之邦

这里有英雄史诗,也有清纯童话;有金色阳光般的自然风光,也曾有波诡云涌的历史纷争;有“公牛血”,也有李斯特。这里,是值得驻足的匈牙利。

提到音乐似乎绕不开匈牙利,而“钢琴之王”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的大名更是享誉世界。这位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是浪漫主义前期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将钢琴的技巧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他创作的钢琴曲也常常需要超高的技艺才能演奏,这还要归功于上帝赐予他的一双“仙人掌”。李斯特的手大得异于常人,可以跨越十度音,这赋予他常人无法做到的表现能力。《牛津音乐大辞典》中对李斯特的评价是:“根据所有可靠记载,李斯特即使不是唯一最伟大的、也堪称是顶尖的钢琴家之一。”现如今,大师的手雕花落两处,分别被匈牙利和德国的博物馆收藏。

与匈牙利南北相望的波兰同样是生产音乐家的摇篮,而其中最令世界瞩目的非“钢琴诗人”肖邦莫属。他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也是近代音乐历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不愿当亡国奴,用音乐作为武器,号召人们反抗强权,而他的音乐也因此被比作是“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灭亡”。与“日心说”创立者哥白尼,物理学家居里夫人一样,肖邦已经成为波兰国家的象征,波兰人民的代言人。

在世界音乐史上,捷克的贡献也有目共睹。在维也纳备受限制的莫扎特选择在这里首演其不朽的《唐璜》;著名的捷克古典作曲家安东宁·德沃夏克出生在布拉格附近的村庄;布拉格更给了斯美塔那无限灵感和激情,他的《伏尔塔瓦河》在古典音乐史上留下了灿烂一笔。

而在最近,一位来自克罗地亚的“钢琴男神”将世界的目光吸引到了亚得里亚海边的克罗地亚。凭借高超炫技的表演,时尚绚丽的舞台设计以及帅气的外貌,1975年出生的马克西姆吸引了众多年轻人的关注,也让更多年轻人对古典乐产生了兴趣。马克西姆在故乡发行的克罗地亚现代钢琴小品专辑《Geste/Gestures》成为乐史上销售速度最快的作品,男神魅力可见一斑。

除去这些如雷贯耳的大家名人,中东欧的艺术气息早已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论是性格开朗热情,有着强烈民族自豪感的保加利亚人和克罗地亚人;朴实、认真的爱沙尼亚人;天性快乐浪漫却温和包容的游牧民族匈牙利人;细致谨慎、热情好客的立陶宛人、马其顿人和黑山人;倔强好胜、性情刚烈的波兰人;具有典型拉丁民族特点的罗马尼亚人;珍视独立,富有反抗精神的塞尔维亚人,还是爱好和平,处事温和的斯洛伐克人和斯洛文尼亚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能歌善舞。

爱沙尼亚从1873年开始便在每年的6月~7月份举办歌舞节,从乡村到城市,从总统到民众,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其中,甚至远在他乡的侨民都会不远万里前来助兴。人们盛装出演,载歌载舞,全国上下一片欢腾,场景非常壮观。同属原南斯拉夫的马其顿人、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也会在迎接贵客的时候跳起热情奔放的科洛舞。

与国土面积并不十分相称,斯洛文尼亚拥有非常发达的文化机构、组织和协会网络,与欧洲最发达的国家不相上下。斯洛文尼亚爱乐乐团(Slovenian Philharmonic)是欧洲最古老的管弦乐团之一,已300多年的历史。除此之外,夏季众多的文化节日让斯洛文尼亚成为狂欢的海洋:在Kri?anke场馆举办的卢布尔雅那节,在布雷日采举办的早期音乐及普利莫斯卡文化节都各具特色,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虽然相较于周边的诸多强国,中东欧诸国在硬实力方面一直处于相对弱势地位,但在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方面却丝毫不逊色。也正是这样的文化底蕴造就了中东欧人民不屈不挠,追求自由浪漫的民族精神。

镜头里的中东欧

1977年,中国。一部《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火遍大街小巷,给那时的观众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影片讲述了瓦尔特凭借个人出色的谋略与众多英勇的游击队员让打入内部的间谍现出了原形后,成功地挫败敌人阴谋的故事,而来自塞尔维亚的主演韦利米尔·巴塔·日沃伊诺维奇也成为当时大众追捧的偶像。

除此之外,“山鹰之国”阿尔巴尼亚对大部分年长的中国人来说并不陌生。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阿尔巴尼亚的电影曾在中国风靡一时,伴随了整整一代人的成长:《宁死不屈》中临危不惧的女游击队员,《海岸风雷》里帅气的海魂衫,《第八个是铜像》、《勇敢的人们》、《创伤》……这些电影无不拉近了两国人民的距离,令中国人对阿尔巴尼亚萌生了一份挥之不去的特殊情感。

而对于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成长起来的一代人来说,提到《鼹鼠的故事》绝对回忆满满。这部充满生命气息,散发着快乐幽默的童真和意趣的经典作品来自捷克,最初以绘本漫画形态问世,很快便成为全球孩子们最钟爱的形象。

这些都是中东欧在世界荧幕上的侧影。电影作为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真实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荣辱兴衰,历史变迁。中东欧国家电影工业发展的土壤深厚,从1896年开始播放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以后,便各自开始了自己民族电影工业的发展。

以在世界电影史上占有独特而重要地位的波兰电影为例,我们得以一窥中东欧电影文化的发展与现状。

波兰第一部真正的故事片《安东首次到华沙》诞生于1908年,而从1918年起,波兰电影有了较大的发展,每年生产约20部故事片和60部短片,全国有l00多家电影院。

早期的波兰电影发展平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遭到重创,几乎停滞。二战后,波兰人民民主政权建立,电影工业国有化,在战后的一片废墟中逐渐恢复。战后最初10年,波兰电影的创作题材以人民的历史经验及爱国主义为主。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禁唱的歌曲》《华沙一条街》等。

到上世纪60年代中期之前,波兰电影的发展达到巅峰阶段。这一时期产出的优秀代表作如《铁轨上的男人》、《下水道》、《灰烬与钻石》、《带夹板的人》、《埃罗伊查》和《夜车》等,它们的特色是阴郁与残酷,它们探索了波兰晚近的历史,提出了社会道德与民族同一性问题。

6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政治上的压力导致电影制作者们失去了自由发挥的空间,波兰电影辉煌不再。很多导演移居海外,或者停止了创作。80年代末,经历了政治剧变的波兰对电影业的投资锐减,波兰本土电影业举步维艰,西方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电影以强大的势力大举占领了波兰电影市场。在这样的双重压力下,波兰电影产业乃至中东欧国家的电影产业日渐萧条。

1989年中东欧政治剧变,转型后,大部分中东欧国家已经或者正在积极谋求“回归”欧洲,加入欧盟。欧盟尤其重视文化的独立性和对外传播,在电影领域则表现为对好莱坞电影的抵制。由于单个国家市场不大,难以实现高成本、大制作所必需的规模效应,本土化与国际化成为中东欧电影人选择的两条道路。欧洲一体化为中东欧电影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例如《欧洲二十五面体》(Vision of Europe,2004)——这是一部由当时的欧盟25个成员国的导演各拍摄5分钟的短片组成的电影,表现的是每位导演个人眼中欧洲的现在与未来。欧盟中的中东欧新成员国家几位导演的短片受到了好评。由于经济悬殊与种族偏见,他们的影片中充满了怀疑、焦虑、绝望,真实反映了中东欧国家人民当时的心情。

中东欧电影工业的特点是成本低、人员素质高。这使其成为国际电影产业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制片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形式。同时,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以低成本影片迎合国内市场需求的本土化道路也是中东欧电影人的另一选择。在这样的背景下,各国每年的本土电影也层出不穷。

在中东欧各国电影人的坚持不懈与努力中,中东欧电影产业硕果累累,为世界电影文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那里的珍馐与美酒

美好的艺术总与美食并行。中东欧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天赋也毫无保留地在美食制作领域发挥了出来。

波兰的饮食如同它的文化一样,可谓汲取欧洲各国之所长,西部明显受德国的影响,东部则可以找到俄罗斯菜肴的影子。而说起最传统的波兰菜,便可不能落下波兰酸菜“必高思(bigos)”。

“必高思”是把多种白菜和多种肉类混在一起炖,味道独特,香气四溢。冬天吃着必高思,温暖的感觉会顺着喉咙扩散到全身。说起来,这道菜和我们的东北炖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必高思”早在中世纪就已经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了,随着时间推移,“必高思”已经根植于波兰人的日常口语中。当波兰人想要形容某件事难以描述又很混乱时,他们会说,这很“必高思”。

处在多种风土地貌交织下的斯洛文尼亚,饮食文化也十分丰富。山区、沿海地区和平原地区居民的饮食各呈特色。在阿尔卑斯山区,奶酪和熏肉最为著名,此外各种夹馅蛋卷和糕点也是人们的最爱。而在西部沿海地区,饮食则以鱼类和蔬菜为主,用橄榄和橄榄油较多。东北部平原地区饮食的特色是五花八门的面食,其中最令人回味无穷的是一种以面粉、奶酪、苹果、核桃仁和罂粟籽一层层制成的甜饼。斯洛文尼亚人还喜欢吃甜食,糖果、巧克力和糕点的销量总是十分可观。在节假日里,许多家庭都自己制作点心。

刚强的民族,喝最烈的酒。波兰的酒饮,如同波兰刚烈的性格一样,也十分浓烈。世界上已知的酒精度最高的酒——Spirytus,就原产自波兰。Spirytus的主要酿造原料是谷物和薯类,经过了反复70次以上的蒸馏,达到96%的酒精度数。

Spirytus极烈,只浅尝一口,嘴唇就会瞬间发麻、脱水;但它的口感最接近水,容易使人大意,多数用于酒吧制作鸡尾酒。由于酒精浓度极高,Spirytus着火点很低,非常易燃,喝酒的时候不能吸烟,要禁火。

而若说到啤酒,捷克则是当仁不让。捷克是世界人均啤酒消费量最多的国家(竟然不是我们印象里爱喝啤酒的德国),这里诞生了世界第一部啤酒酿造技术的名著,这里有被誉为“啤酒之乡”的皮尔森……悠久的捷克啤酒酿造历史和众多的啤酒品牌,孕育了捷克浓郁的啤酒文化。

捷克工业革命后,其啤酒业开始在全世界享有盛誉。捷克的“百威”(或称“百得福”, BUDVAR)啤酒被称为“王者之酒”,因为它曾经在16世纪早期作为专供皇室的啤酒。“拉德盖斯特”(RADEGAST)曾三次在世界啤酒评比中夺冠。“山羊”(KOZEL)啤酒曾获欧洲啤酒大赛金奖。“皮尔森”(PILSNERURQUELL)是捷克最受欢迎的啤酒,“甘布利努斯” (GAMBRINUS)则是销量最大的啤酒。

除此之外,咖啡也深受中东欧人民的喜爱,波黑人则是它最大的拥趸。无论是工作间歇、业余及周末,波黑人总是聚在一起,饮咖啡作乐,因此各式咖啡馆和街头咖啡亭在波黑各个城市的街头比比皆是,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猜你喜欢
中东欧捷克波兰
在此消彼长中幸存的波兰
进军波兰
捷克Helfštýn城堡重建
我的捷克朋友
在波兰,遇见地下仙境
《红楼梦》年画在捷克
新民粹主义:中东欧政治现象的解读
中东欧国家加入欧盟后的政治新动向
中东欧政治体制转轨20年的得与失
2010年中东欧国家选举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