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梅 陈锐
【摘要】 目的 探讨血清降钙素原在小儿早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 其中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儿100例, 作为细菌组。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100例, 作为病毒组。对患儿的血清和脑脊液降钙素原水平进行检测, 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细菌组患儿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为(18.96±9.32)ng/ml, 脑脊液降钙素原为(0.98±0.28)ng/ml, 明显高于病毒组的(0.59±0.31)、(0.24±0.12)ng/ml(P<0.05)。治疗后, 细菌组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为(6.85±3.45)ng/ml, 明显高于病毒组患儿的(0.47±0.27)ng/ml(P<0.05)。结论 在对小儿早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类疾病鉴别诊断的过程中, 使用血清降钙素原的手段能够起到较好诊断效果, 在临床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鉴别诊断时有着极高应用价值, 值得推广。
【关键词】 血清降钙素原;小儿早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价值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22.063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小儿常见病, 对患儿的伤害也极为巨大。因此, 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1]。目前在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诊断时, 使用病原分离的检测方法效果较好, 但这种方法需要长时间的准备, 也需要较多的设备, 有着较大滞后性。因此, 快速诊断成为了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诊治过程中的重难点[2]。本次研究中, 分析了血清降钙素原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早期诊断过程中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200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120例, 女80例, 年龄1~11岁, 平均年龄(5.36±3.45)岁。所有患儿均已确诊为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同时已经排除真菌性脑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炎患儿。其中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儿100例, 作为细菌组;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100例, 作为病毒组。细菌组中, 男60例, 女40例, 年龄1~10岁, 平均年龄(5.16±3.28)岁。病毒组中, 男60例, 女40例, 年龄2~11岁, 平均年龄(5.69±3.75)岁。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研究方法 两组患儿在入院时即需要进行脑脊液培养和细菌培养等, 并需要对患儿实施血清和脑脊液特异型病毒抗体的检查, 同时所有患儿均需实施血清降钙素原的检测。在本次研究中, 检测的方法为双抗夹心免疫发光测量法。试剂盒为德国BRAHMS Diagnostica公司生产的LUM test 血清降钙素原试剂盒。本次研究中将血清降钙素原的异常值界定为0.5 ng/ml, 若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0.5 ng/ml, 则表示其血清降钙素原出现异常。并且将已经确诊为血清降钙素原阳性的细菌性脑膜炎患儿使用抗生素治疗后, 对其血清降钙素原进行再次的测定。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细菌组患儿入院时血清降钙素原为(18.96±9.32)ng/ml, 脑脊液降钙素原为(0.98±0.28)ng/ml, 明显高于病毒组的(0.59±0.31)、(0.24±0.12)ng/ml(P<0.05)。治疗后, 细菌组患儿的血清降钙素原为(6.85±3.45)ng/ml, 明显高于病毒组患儿的(0.47±0.27)ng/ml(P<0.05)。
3 讨论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小儿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 也会对患儿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威胁。在种类上,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主要为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炎、化脓性脑膜炎以及真菌性脑膜炎等[3]。最常见的两类为病毒性脑炎以及化脓性脑炎, 这两类疾病对患儿的伤害也极为巨大[4]。因此及时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对患儿有着重要意义, 也是降低致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手段。
本次研究中, 分析了血清降钙素原在小儿早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 分别对病毒性脑膜炎和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实施了血清降钙素原以及脑脊液降钙素原的检测[5-8]。而通过本次研究显示, 急性细菌性脑膜炎患儿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清降钙素原浓度、脑脊液降钙素原明显高于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通过分析显示, 血清降钙素原是降钙素前体物质, 也是一种全新的炎性标志物。在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进行临床诊断时, 若患儿为细菌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则能够检测到较高的血清降钙素原水平。
综上所述, 血清降钙素原在对期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的早期鉴别诊断中, 有着极高的应用价值,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周小桢, 陈平洋. 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及脑脊液乳酸脱氢酶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价值. 中外医疗, 2015(12):184-185.
[2] 王婷.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联合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意义.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15): 61-62.
[3] 孙峰华, 吕云, 林丹, 等.血清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水平评价美罗培南与头孢他啶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疗效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5(4):741-743.
[4] 罗卉丽, 王刚, 陈光治, 等.降钙素原与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5, 36(2):209-210.
[5] 孙兴元, 石寒冰, 赵焕, 等.血清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联合检测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诊断意义.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2, 16(8):1502-1504.
[6] 郝立成, 彭建霞, 张双, 等. 乳酸脱氢酶、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价值. 现代预防医学, 2014, 41(4):646.
[7] 王肖茜, 马敬斌, 王道昉. 乳酸脱氢酶和降钙素原及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在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诊断中的意义. 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16):2545-2547.
[8] 江莲英, 唐渊, 魏凯. 脑脊液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检测对小儿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0, 33(9):35-36.
[收稿日期:2016-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