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治波
针对中国代表团在里约奥运会上遭到的不公正对待,周云先生11日在环球时报撰文《不必想象一种里约奥运的“敌意”》,认为“可以把那些不友善,当作是激励和监督”。笔者对此不敢苟同。
在体育比赛中,疏失对于任何裁判来说都难以绝对避免,我们不应过于计较;但故意的打压和双重标准,则完全是另一回事。原因在于,故意的不公正,不但是对运动员个人的极大伤害,也是对国家荣誉民族尊严的损害,更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亵渎。在明显的不公正面前懦弱退让,是阿Q心态,既不能息事,更无法宁人。
运动员为国家与个人的荣誉、利益,千辛万苦、克服伤病训练四年之久;国家投入巨资与人力物力,到头来却被裁判一举否定,这是多大的不公平?!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就是据理力争。即使我们的抗争改变不了结果,也要表明我们的愤怒,让那些不公正的裁判有所忌惮。要认识到,在破坏公正面前的忍让,并非真正的宽容大度,而是一种无原则的退让,和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背道而驰。然而,面对范围比以前更广、规模比以前更大、数量比以前更多、性质比以前更严重的不公正裁判,中国代表团申诉抗议次数并不多。
遏制体育比赛中的不公正,还应更多派员进入各类国际体育组织,更多参与规则制定与裁判派遣,还应争取让武术、象棋、围棋等我国优势项目进入奥运会。在这方面,日本韩国都值得我们学习。在当下的奥运项目里,不但有了柔道、跆拳道,而且在东京奥运会上还将纳入日本的优势项目垒球、棒球、空手道。相比之下,我们花费巨大代价举办奥运会和各种国际竞赛,但时至今日居然没有一个中国项目被纳入奥运会。
中国占据优势的奥运项目中,乒乓球、羽毛球、射击等规则一变再变,明显于我不利,乒羽更屡传将被剔除。而西方占据优势的项目,规则与金牌数量基本不变。对这种不公平,我们也需心中有数,并努力纠正。▲
(作者是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社长兼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