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驻缅甸特约记者 商雨晴
小孩子们脸上涂着黄香楝,举着大串大串的茉莉花跑着玩;中年妇女头顶装满各种油炸食物的竹筐哼着歌往前走;男人们身着白衬衫和长长的筒裙,斜背着皮质挎包;穿着粉色袈裟的小尼姑唱着祝福语……这是很多人眼里的缅甸。《环球时报》记者对缅甸最初的印象竟然是“冲撞”。味道的“冲撞”,颜色的“冲撞”。
飞机一落地仰光,《环球时报》记者就被扑面而来的热气环绕,鱼酱似乎是空气里最常有的味道,缅甸人对这种把鱼碾碎腌制的食物酱料情有独钟,以至于大街小巷甚至连远离居民区的机场周边都充满这种浓郁的味道,然而在这味道之中,也不时会有一阵略刺鼻的香味钻进鼻子里,冲撞我的嗅觉。这是缅甸人疯狂热爱的槟榔,缅甸男人们对这种食物极度热爱,以至于走在路上时常能看到刚吃完槟榔果的“血盆大口”的男性。
坐出租车驶进市区,眼前掠过的仰光大多数建筑都极其老旧,经年的雨水把墙壁冲刷成灰黑色,混合着青苔的墨绿色。然而暗色之间的金色建筑也并不鲜见。在这个85%的人口信仰佛教的国家,所有和佛教相关的建筑都被刷成耀眼的金色,和周围的房子形成极为鲜明的对比。
小金塔旁边的前市政厅是迁都前仰光最繁华的地段之一,而就在这重要的十字路口,左边伫立着金碧辉煌的素丽佛塔,右边则庄严肃穆地立着一座神圣的教堂。我也曾在这里见到包裹着黑色头巾的穆斯林和穿着深红色僧袍的僧侣认真和谐地交流着什么。缅甸朋友们时常会挑选这一带建筑的明信片寄给我们,他们说这样的“冲撞”是极具缅甸特色的。
旅居欧美的缅甸作家吴丹敏曾给自己写的关于祖国缅甸的书起名为《中国与印度相遇之处》,正如他所言,是不同文化风俗和历史的相遇造就了独特的缅甸。
缅甸给我另外一个深刻印象是,这个国家跟大自然贴得如此之近。记者在仰光大学宿舍楼多次看到飞快地窜过去的蜥蜴、爬到树上的小松鼠及在墙壁上追逐的壁虎们,于是向朋友们笑称:“如果说我的祖国是花园,缅甸大概就是一座野生动物园。”在缅甸传统的祝福语里,不是祝福对方大富大贵,而是祝愿对方“像水一样清凉,像花朵一样芬芳”。在缅甸人们向佛像捐赠的不是香火,而是鲜花。在缅甸出租车、公交车上,后视镜上总挂着成串散发清香的茉莉花。或许是地处热带的缘故,缅甸文化里有关“凉”意向的词语都包含褒义,从取名字到祝福语,只要带上“凉”都是好的。所以曾有学习中文的缅甸朋友在学“饥寒交迫”这个词时不解地问我:“冷一点有什么不好?”
此外,这个国家乐善好施乐于助人的氛围让我非常感慨。缅甸曾在2015年世界乐善好施榜上荣登榜首。街头巷尾随处可见方便来往行人喝水的水罐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个国家也大力鼓励人们乐善好施,无论你捐赠什么,哪怕只是一块砖头,上面也会仔细写上你的名字和家乡,供人们感恩和铭记。
正如一本旅游攻略上说的那样,“在缅甸,被偷的概率似乎比踩掉一块砖跌到下水道里的概率还要低一些。”背包客不拿地图也从不担心在缅甸走丢,我每次问路,都会得到极其准确的回答,缅甸人会非常仔细告诉你,怎么走到你的目的地,如果你问的这个人恰好也不知道路,他便会直接招呼旁边的人来帮助你,直到你可以准确地找到你的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