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纽约时报》8月18日文章,中国头号敌人是自己 在1983年世乒赛上,倪夏莲曾帮助中国队赢得金牌。然而,即便是这种成就也不足以使教练相信她能继续为国效力。因此,她离开了中国,并于1991年加入卢森堡国籍。上周,已经53岁的倪第三次参加奥运会。
事实证明,她在25年前做出的决定确有先见之明。当时,仅有少数中国大陆运动员移居欧洲。但随着此类人员流动逐渐增多,如今已经形成遍布六大洲并重塑该运动格局的庞大“海外乒团”。本届奥运会共有172名乒乓球选手,其中至少44名在中国大陆出生,但仅有6人代表中国。该现象不但彰显中国对乒乓球运动的庞大影响力,还将一个问题呈现在世人面前:这是乒乓球运动的最佳发展模式吗?
当被问及对中国运动员在全世界扩散的感受时,墨西哥运动员马德里回答说:“很复杂。”对许多国家的乒协来说,拥有中国高水平运动员和教练,除在短期内可以获得成绩外,还将提高其他运动员的水平。与此同时,一些其他国家的运动员还注意到,近来“归化”的中国选手似乎只对延长个人职业生涯感兴趣,对“新家”的热情没那么高,甚至大多数时间在中国度过。
总而言之,很难断言哪位运动员被视为已“正确”改变国家归属感。这或许可以解释国际乒联主席维克特为何感到有必要在下届奥运会前进一步调整有关规定。目前,在21岁后改变国籍者没有资格参加世乒赛等赛事,但能参加奥运会。“当然,如果总是一个国家赢球,对该项运动是不利的。”维克特说,“但这不是中国的错。其他国家必须努力。”▲
(作者安德鲁·凯、凯文·奎利,王会聪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