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恐穆斯林”言论达到峰值

2016-08-19 07:46
环球时报 2016-08-19
关键词:恐怖组织仇恨特约记者

本报驻美国特约记者 王潇 本报特约记者 刘皓然

受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等因素影响,欧美国家近一年来被严重的“恐穆”情绪所笼罩。

据英国某智库近日对社交媒体进行的一项调研发现,网上流传的“恐穆”言论在7月份屡创新高,其中仅以英语发布的条目就高达每日7000条。专家担忧,这种敌视情绪已经构成严重的“网络暴力”、或将诱发仇恨犯罪,对无辜穆斯林的人士造成伤害。

英国广播公司(BBC)18日报道,从今年3月到7月间,推特用户共发布21.5万余条涉及“反穆”的英语留言信息,充斥着对穆斯林人群的仇恨和贬损。据分析,这些言论主要来自英国、荷兰、法国和德国等国家的推特用户。BBC发布的图表显示,进入7月,全球社交媒体的“反穆”言论屡创新高,平均每日高达7000余条,比4月增加近两倍。

媒体发现,该类言论每次达到“峰值”,必然存在直接诱发原因:比如在7月3日,伊拉克首都巴格达遭到恐怖组织“伊斯兰国”(IS)的自杀炸弹袭击,造成250人死亡;两日后,社交媒体的“反穆”言论就达到9220条,大幅超过日平均值;26日,法国鲁昂某天主教堂的神职人员被激进分子割喉,也直接促使相关言论数目的大幅上升。7月15日,全球“反穆”言论创下21190条的单日最高纪录;就在前一天,法国尼斯遭遇“恐怖卡车”袭击,共有85人不幸丧生。

此外,美国得州达拉斯市5名警员遇害后,社交媒体的“反穆”言论竟然也呈现出明显上升趋势,即便枪手约翰逊根本不是穆斯林。

“公民”智库调研主任卡尔·米勒称,社交媒体上广泛流传的“反穆”言论令人担忧,因为这些充满戾气的言论并非仅针对IS一类的恐怖组织,而是不加区分地将整个伊斯兰世界都列为目标。对此,欧美各国当局的应对方式极其有限。根据一些国家法律,在互联网范畴,只有人身威胁言论才能被算作违法。米勒认为,也正是因为如此,人们在网络空间所受到的恶语中伤远远要比现实生活中严重得多。

一些生活在欧美国家的穆斯林已经明显感受到“反穆”情绪。伦敦23岁的女大学生哈里斯表示,自己经常在推特上收到恶意信息:“你们已经威胁到了我们的生活”、或者“你们在这过够了吧?”等等。每当有恐袭事件发生,恶意留言更是大幅增加。她表示:“无论我说什么、解释什么都无济于事……即便是吊唁遇难者,也照样被人骂。”

除了网络暴力,一些国家的官方立场对穆斯林群体也并不友好。日前,法国科西嘉岛西斯科镇当局宣布禁止穆斯林女性身着“布基尼”泳装进入海滩,引发争议。但这项禁令颁布后,得到了法国总理瓦尔斯的声援。

强烈的“反穆”情绪已经导致严重的仇恨犯罪事件。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塔尔萨市一名黎巴嫩裔美国人被邻居枪杀。受害者长期遭受恶邻的骚扰、威胁甚至暴力行为。邻居甚至蔑称他为“肮脏的阿拉伯人”。媒体认为,这样的惨剧归咎于美国社会普遍存在的反穆斯林、反阿拉伯情绪。▲

猜你喜欢
恐怖组织仇恨特约记者
Chapter 15 Avenger 第15章 复仇者
出尔反尔,美国洗白“东伊运”
以牙还牙
历史与仇恨
Fire and Ice
别让“仇恨袋”挡住你
俄演习用核弹击退入侵者
韩国要造“迷你宙斯盾舰”
本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詹德斌
为了浮雕造得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