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应峰
(珙县畜牧兽医局 四川珙县 644500)
特色养殖是珙县水产业发展的必有之路
赵应峰
(珙县畜牧兽医局 四川珙县 644500)
山区水产业具有资源有限,规模小,分布零散,设施落后,产业化程度低等特点,发挥山区独有的环境、资源优势,走特色发展之路,是促进山区水产业发展的不二选择。
水产业;特色养殖;产业化
珙县位于四川盆地边缘,属四川宜宾市管辖,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全县幅员面积1149.5km2,总人口42万人。地势南高北低,地形为狭长形,大部分地区在海拔600~1000m之间,南北相距67.8km,东西最宽处41.5km。海拔最高处1642m,最低处310m。珙县属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春早东暖,湿度偏大。全县年平均气温18.2℃,降水总量1143.6mm,年总日照总时数829.8h。全年无霜期长多年平均264~295d,但云雾多、湿度大、日照年平均1147.8~1325.5h。森林覆盖率打48.73%,绿化率达53.17%,环境优良,适合特色农业的发展。
全县有大小溪河79条,水域资源包括河流、稻田、山溪、水库等,共8万余亩。现有养殖水面3万余亩,其中精养池塘5100亩,稻田23000亩,水库1600亩。截至2014年,全县水产品年生产总量6800t,鱼苗产量2900万尾,渔业生产总值8900万元。水产业逐步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渔业发展,新品种逐年增加,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水产养殖公司、专合社、家庭农场等水产新型经营主体大量涌现,特色休闲渔业不断发展。近五年来水产业发展迅速,投资火热,以6%左右的速度连续增长,在农业中的比重,贡献率稳步提高。
(1)珙县地形南高北低,落差较大,土地分散,宜渔水面多位于峡谷,槽坝地带,宜渔水面资源有限,不适于规模发展;水产发展起步晚,配套不齐,且交通相对落后;水利保障设施不完善;种种不利因素都大大制约了水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2)由于水产业在农业中的比重较低,贡献率有限,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低下,领导重视不够,因此水产发展的扶持政策跟不上,资金投入有限。养殖户融资困难,产业发展的风险保障缺失,制约了水产业产业化发展的有序推进。
(3)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滞后,服务保障能力较低。全县水产推广机构原本只有县级水产推广站,经过机构改革水产渔政职能划转畜牧部门后,乡镇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属畜牧水产综合站,水产专业人员奇缺,业务生疏,水产职能形同虚设。水产推广机构及队伍的建设落后导致技术培训开展困难,新技术、新品种推广缓慢,生产指导和服务力不从心,再加上产业发展不配套,交通闭塞、信息来源差等,对水产发展影响很大。
(4)产业化程度低,分布零散,规模较小,产业发展不平衡,集中于成鱼养殖一个环节,苗种来源困难,生产成本较高。再加之配套扶持政策跟不上,对社会投资的吸引力较差。同时和市场对接较差,造成大宗产品没有优势,特色产品又供不应求,产业效益发挥不出来。
(5)养殖户信息闭塞,观念落后,满足于传统养殖方式,新技术、新品种、新的养殖模式推广较差。形不成市场竞争优势,养殖户养殖效益提不上来,影响了生产投入的积极性。
3.1 政策机遇
当前是珙县扶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特色农业发展纳入了“十三五”规划,畜牧水产是促进农民增收,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举措,特色水产发展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为了实现我县于2018年先于宜宾全市全面完成扶贫攻坚任务,各种政策、资金、服务均向落后地区、贫困村聚集,这就为水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发展水产业可以充分利用落后地区和贫困村独有的环境资源优势,利用扶贫攻坚丰富的政策资源,帮助农民生产致富,早日脱贫,从而借力促进全县水产业快速健康有序发展。
3.2 自然资源
珙县地处山区,水面资源虽然有限,但宜渔水域大多环境优美,植被茂密,优质水源独特且非常丰富。溪河都远离城市,没有工业污染;农业发展也非常初级,均属于低产的稻田或其他土地,并处于沟谷、槽坝地带,非常适宜于发展小规模的特色水产养殖。同时由于现在农村外出打工普遍,土地荒芜较多,国家又有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便于业主获得土地,利用水资源开展特色养殖。
3.3 市场条件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品的提高,河鲜文化的推广,食品品质是大众的追求,对名优特色水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珙县水产业的发展与水产发达地区在量上争夺不具优势,只有立足于自身独有的环境资源优势,生产特色水产品,发展休闲垂钓渔业,才能获得应有的定位。
3.4 产业政策
目前宜宾市立足于三江九河的独有资源,独特的河鲜文化,出台了特色水产业扶持政策,每年均拿出一定的财政资金促进特色水产的发展。珙县经过进几年的项目引导和撬动,特色水产也在部分乡镇发展了起来。下一步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大投资,制定规划,落实政策,结合扶贫攻坚机遇,促进特色水产的良性发展。
4.1 发展思路
立足于珙县实际,发挥独有的环境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配套政策,完善服务,走特色发展之路。重点是在山区发展流水养鱼、冷水养鱼;在城镇周边发展特色休闲垂钓渔业;在溶岩洞穴地区发展大鲵人工养殖;在江河水库发展生态养殖。
4.2 特色水产发展措施
(1)科学规划,协调发展。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珙县水产业起点低、基础差、底子薄这既是劣势也是优势,要提前科学规划,理清思路,合理布局,有目标,有重点,有针对性。充分利用行业产业政策,扶贫攻坚的机遇,利用项目引导发展。分步实施,有先有后,重点扶持一批资源优良,技术、投资保证的生产单位。同时注重保护环境,平衡协调发展。
(2)加快水产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建立乡镇水产技术推广机构,引进专业人才,加强专业队伍培养成才,强化服务,提升服务水平。倡导科学养殖,树立现代渔业发展的理念,改变传统保守养殖观念。特色发展要以点带面,建立和培育一批水产科技示范基地、科技示范户,引进新品种、新技术,通过他们来带动周边发展。
(3)制定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山区水产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就是政策跟不上,投入不足,因此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扶持政策,预算一定的财政资金才能引导产业有序稳定发展。根据山区水产的特点,结合省市产业发展政策,重点在特色水产发展方面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而且确保连续性,通过五到十年的扶持,就会引导特色水产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4)提高产业组织化程度,鼓励新型水产经营主体的发展。公司、专合社、家庭农场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示范效应明显,带动性强,作用巨大,因此要鼓励和引导有条件的生产单位成立公司或专合社,或成立家庭农场,集约生产,规模发展,带动周边农民发展。
(5)注重水产品牌建设,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利用独有的环境资源优势,实行标准化生产,生产绿色生态健康的水产品,积极申报打造农产品“三品一标”品牌。提高产品知名度,提升市场竞争力,突出山区水产的养殖效益。
山区水产在县域农业经济中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规模小,经营分散,产量低,贡献率小,处于弱势地位。要大力发展水产业,突出水产业在农民增收,扶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立足于自身独有的环境资源优势,改变传统生产经营方式,引进名特优新品种,发展特色水产养殖。珙县有79条大小溪河,山溪冷水、龙洞水资源丰富,且地处偏远山区,干扰小,环境优美,非适于鲟鱼、江团、清波、黄辣丁、大鲵等等名优特色品种的养殖,具备发展特色水产,打造休闲观光渔业基地的优越条件。同时良好的政策市场机遇,也为特色水产发展提供的非常好的条件。因此,必须提高认识,高度重视,理清思路,摸清家底,科学规划,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整合资金,出台切实可行措施,大力发展特色水产养殖,走休闲观光水产的路子,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作出贡献。
[1]贺江川.名特水产品增养殖.四川农业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05.
[2]吴江,熊焰,李正军.特种水产品养殖.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薛小明.对发展特种水产养殖的思考.中国水产,1988.
F326.4
A
1004-7344(2016)07-0211-02
2016-2-25
赵应峰(1970-),男,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水产发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