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 明 陈友猛
三项新工艺增效
□ 范 明 陈友猛
西北油田采油一厂通过微球深部封堵、超能弹深穿透、新冻胶堵剂三项工艺,增效显著。
2015年以来,西北油田采油一厂油藏开发从主动适应新常态,以“稳增长、保效益”为中心,以提高油田采收率为目的,截至2016年二季度末,开展先导性新工艺施工8井次,增产原油5583吨,增效显著。
新疆轮台西北油田采油一厂西达里亚区块上油组三叠系哈1段,因属弱能量边水层状油藏,地层天然能量严重不足,自2013年以来区块开发陷入困境。
“西北油田弱能量河道砂油藏目前采出程度11.2%,采收率23.5%,主要开展注水开发,下一步可通过调剖、调驱试验,扩大波及体积,提高驱替效率。”采油一厂总地质师马洪涛说。
西达里亚区块上油组三叠系哈1段,2008年投入注水开发,累计注水19.4万立方米,累计注采比0.28。注水初期见效,但受井间优势通道影响,水窜严重,日产油水平不断下降,含水持续上升到90%,开发效果变差。
为改善西达里亚上油组注水开发效果,该厂油藏管理开发技术人员结合“高渗条带”分布及注采响应关系,优选DK12井组进行“微球颗粒+表活剂调驱试验”。去年8月~10月,DK12井累注微球液1454立方米,表面活性剂2350立方米,闷井后配注40立方米,对应DK1井初见成效,含水从99%降至67.4%。截至2016年6月底增油635吨,增收48万元。
西北油田采油一厂对TK945H井采用“低渗段深穿透射孔”技术,增油1020吨,增效96万元。
针对西北油田水平井因井眼轨迹偏离油层或储层物性差,常规聚能弹穿深有限,且无法有效沟通储层,导致油井剩余油局部富集。采油一厂技术人员通过试验复合深穿透射孔技术,采用穿深大于1.4米的“超2代”射孔,同时利用二级火药推进剂燃烧产生的高压气体在炮眼基础上压裂,进一步形成裂缝网格,实现有效沟通储层。
□ DK12井组进行微球颗粒加表活剂调驱试验。范明 摄
2015年7月中旬对TK945H井射孔工艺设计采用多级复合射孔,采用96毫米射孔枪,采用SDP39HMX29-2高温射孔弹,施工最终深穿透射孔跟端。截至2016年6月,该井含水58.8%,日产油3.8吨,11个月增油1000余吨,生产稳定。2015~2016年共实施复合深穿透射孔4井次,已累计增油1598吨,累计增效360万元。
西北油田以水平井开发为主,堵水治理是主要控水手段。前期采用乳状液、固相颗粒、油相微颗粒等堵水工艺控水取得一定效果,但多轮次堵水后增油效果渐差,常用堵剂难收到深部强堵效果,急需升级堵水工艺。
该厂优化传统冻胶堵剂配方,研制出新型冻胶。该厂总工程师常公喜介绍:“新型冻胶不仅具有‘遇水膨胀,遇油收缩’的强油水选择性,同时降低了初始黏度,更有利于冻胶进入地层深部封堵,成胶时间长且可调,满足不动管柱套管注入施工要求,节约换管柱堵水作业费。”
TK922H井为塔河油田桑塔木东3号构造西部的一口开发水平井。2005年8月22日完钻斜深5019.0米,2015年5月2日注入“油携碳酸钙110m3+中质油70m3”堵水无效。2015年6月产油0.88吨,含水98.7%,产能低下。
针对TK922H井趾端高渗的出水特征,选用封堵能力强、油水选择性好的冻胶堵剂与中质油堵水复合段塞对渗透率较高的部位进行封堵,选择性降低高渗水侵通道的流动能力,迫使底水绕行驱扫未动用的井段。堵水后含水由98%降至64%,日增油19吨,累计增油939吨。该工艺目前实施2井次均有效,截至2016年二季度末,累计增油3070吨,增效240余万元,为多轮次堵水寻找新的突破口提供指导。
该厂还通过创新工艺、老区挖潜等综合治理手段,增产原油超6000吨,增效超过700万元。2015年度,油田开发折合年自然递减率15.1%,较年初指标降低1.5个百分点,自2013年以来实现连续3年递减下降的好业绩。
(作者单位:西北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