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华仁
缅怀锦华同志 振兴石化伟业
□ 盛华仁
陈锦华同志因病魔缠扰,久经医治无效,于2016年7月2日15时56分不幸与世长辞。噩耗传来,悲痛至极!
锦华同志是我的老领导、老“班长”。我和他朝夕相处共事八载,工作中建立的深厚情谊使我们成为挚友,至今已30多年。缅怀锦华同志,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对事业的无限忠诚和对同事、对干部、对职工的关心爱护,他敏锐的洞察能力、刻苦的求知欲望、忘我的奋斗精神、务实的工作态度等优良作风,一幕幕场景、一件件往事,至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 1998年,陈锦华参加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成立揭牌仪式。
1982年,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诸多困难。当时我国原油年产量虽已达到1亿吨以上,但资源分散使用、布局极不合理。为了综合利用好1亿吨原油、大力发展石油化工、提高经济效益,党中央、国务院于1983 年2月19日发出文件,决定组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对原来分属石油部、化工部、纺织部等部门和地方政府管理的炼油、石油化工和化纤企业,实行集中领导、统筹规划、统一管理。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中央为成立一个公司专门发出文件,前所未有。办好这件大事,必须选好用好具有改革创新精神的领导干部,中央随即选定由李人俊、陈锦华同志担任筹备小组负责人。不久,我和其他几位同志也调到筹备小组工作。当时筹建工作遇到的矛盾很多,阻力也比较大。遵照中央指示,人俊同志和锦华同志于1983年3月9日召开了第一次筹备小组会议。他们以极大的勇气和魄力,决定立即进行商请有关部门调配干部并设立工作机构、妥善安排落实所属企业当年生产建设任务、组成若干小组分赴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办理企业交接事宜等三项工作,要求这三项工作必须同时抓好。工作过程中,锦华同志秉承“为政不在多言”的古训,同人俊同志及筹备小组成员一起,坚持多做少说,力求实效。遇到矛盾多的部门和阻力大的地方,锦华同志都亲自带领工作人员去进行交谈、交接。为妥善解决问题,他总是从大局出发,既坚持原则,又适当照顾有关部门和地方的利益。在这个过程中,他充分听取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对发展我国石油化工的建议,并分别召集所属企业座谈讨论下一步发展战略。他从政治高度明确提出了“爱我中华、振兴石化”这一响亮口号,极大地振奋了广大干部职工为振兴我国石化事业而奋斗的激情,对社会各界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为了集中精力先抓好工作、抓好生产,当时石化总公司机关100多人分散在借用的两幢狭小楼房和租用的体育场看台下一些房间办公,住、吃的条件都十分简陋。经过短短100天的紧张筹备,到6月底筹建工作全部就绪,随即于7月上旬召开了第一次直属企业经理(厂长)会议,确定了改革、开发、振兴的工作方针,对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1983年7月12日,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成立大会在京召开,中央任命陈锦华同志担任中国石化总公司第一任总经理。会后,他既兴奋又激动地说:“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这块牌子今天总算打出来了!”我看得出,他当时的心情是既如释重负,又思绪万千!
中央对成立石化总公司寄予厚望,要求1990年为国家增加财政收入100亿元,比1984年翻一番。怎样才能实现这个目标,这是必须尽快作出回答的重大课题。锦华同志带领党组成员认真调查研究,集中大家意见,借鉴当时以承包为主要形式的企业改革模式,经过深思熟虑,拟定了以“四定、四保、四包”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方案。具体地讲,“四定”是国家给石化总公司定产出,定投入,定税种税率,定留利办法;“四保”是国家给石化总公司保原材料、能源和交通运输,保生产建设必需的资金,保统配材料和设备,保生产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四包”是石化总公司对国家包财政上交,包主要产品产量,包新增加的技术开发和新产品试制资金,包产品质量。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在1985年到1990年的六年内,累计完成投资300亿元,1990年当年实现利税200亿元,累计实现利税900亿元,因此也被称为“三二九”承包方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多次听取汇报后同意这个方案,并经国务院正式批准。任务十分艰巨。锦华同志提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干部职工,必须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创业,必须努力增加生产、厉行节约,确保各项目标全部兑现。在各方共同努力下,石化总公司到1990年顺利完成了承包方案的各项任务,为国家增加了财政收入,也为进一步改革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探索了一条国有大型企业技术进步、管理科学、独立经营、效益显著的自我发展新路。此后,石化总公司又制定了第二轮承包方案,尽管在执行过程中一些情况发生较大变化,但仍然全面超额完成了当初提出的具体指标。石化总公司作为国民经济骨干的作用初步显现。锦华同志为此倾注了很多心血、付出了辛勤努力。
□ 李人俊、陈锦华、侯祥麟在中国石化经理厂长会议上。
上世纪70年代末,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大庆、齐鲁、扬子、上海等4套30万吨/年乙烯及配套装置,镇海、宁夏、乌鲁木齐等3套30万吨/年合成氨及配套尿素装置,上海、扬子等2套大型芳烃成套装置。同外国公司签订合约后不久,因国民经济要进行调整,这些项目的建设都停了下来。中央要求石化总公司成立后要想一切办法尽快把这批引进项目建起来。恢复建设这些项目,最大的困难就是缺乏资金。当时国内资金很难筹集,利用外资又没有经验。锦华同志召集党组会议,决定首先立足国内,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聚集一切可以集中使用的财力物力和人力特别是技术人才,一个一个项目打歼灭战;同时,经过反复权衡、慎重决策,提出利用外资、自借自还的设想。
这是一个大胆的风险很大的举措。因为向国外借款,涉及对国外银行、币种、利率、还款期限等利弊分析和优化选择,还要考虑当时人民币对美元大幅贬值和日元对美元大幅升值等不利因素。经过多种方案比较,石化总公司提出了第一批从1984年起5年内利用外资40亿美元的方案。锦华同志带领我们向有关领导和部门汇报,方案获得批准。后来,又提出第二批从1989年起5年内再利用外资40亿美元的方案,也获得批准。这就为上述引进项目在对外合同已经失效、主要依靠自身技术力量、适当聘请一些外国技术专家的情况下进行建设,提供了必要的资金保障。这批项目从1986年到1991年先后顺利建成投产。为偿还外债,石化总公司在努力增加自身效益的前提下,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对这两批共80亿美元的巨额外债都如期足额还本付息,树立了严守信用的企业形象,获得国际银行业界一致的高度评价。这充分体现了锦华同志作为主要领导人的勇气和魄力。
□ 1992年8月陈锦华在镇海石化总厂考察。
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逐年大幅增加,国产石油已不能满足需要。能不能在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金的同时,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也就是能不能进口石油,成为亟待探索和决策的又一重大问题。当时从国外进口石油,几乎被视为禁区。因为我国从上世纪60年代初成功开发大庆油田以后,原油不仅可以完全自给,一度还可以大量出口,“把贫油国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曾有不少人认为用“洋油”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如今到了80年代,重又提出进口“洋油”,质疑的声音不小,舆论压力很大。但是,党中央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十分明确,石油产需矛盾也摆在面前,现实问题不得不加以解决。锦华同志领导我们认真研究,统一思想,决心承担风险和压力,打开进口石油的大门,开创利用国外资源的新局面。为稳妥起见,决定从1988年起,先选择地处沿海的茂名、广州、镇海、大连的4个企业试点。经国家批准,当年进口原油100万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获得各方认可,此后进口量逐年大幅增加。现在我国进口石油已成常态,而当年大胆作出这样的决策,锦华同志具有多么大的远见和胆略啊!
锦华同志十分重视科技进步。总公司成立不久,他就聘请国内知名石油化工专家、学者,成立石油化工科技委员会。每次开会,他都亲自主持,耐心、谦虚地听取专家学者们的意见。他经常讲,没有科学技术的进步,就没有石油化工的振兴,国外如此,国内也如此。他十分重视自身研究、设计机构和队伍的建设。他也一直重视与国外研究、设计机构合作。总公司的自有资金尽量多地投放到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上,力争尽快迎头赶上国外先进水平。因此,石化总公司的技术创新工作每年都大踏步前进,形成了用“一条龙”的办法系列化开发新技术的独特做法,到上世纪90年代,已经积累了用自有技术去改造国外引进装置的经验。我们对引进装置进行技术改造,按国外的说法叫“脱瓶颈”(Debottleneck),从燕山石化30万吨乙烯装置做起,在取得成功后,又先后对各套30万吨乙烯装置进行了两轮改造,使其乙烯生产能力从30万吨扩大到45万吨、60万吨、80万吨乃至100万吨。这种主要使用自有技术、依靠内涵发展的新路子,不仅投资省、速度快,而且产量高、品种多、质量好、能耗低,达到了世界级水平。对炼油、化肥装置也走这样的路子进行改造,收到了同样的成效。锦华同志离开石化总公司后,他在新的领导岗位上继续支持我们这样去做,体现了他对振兴石化工业的一片深情。
锦华同志十分重视对外合作。在对外进行工程设计、技术开发合作的基础上,他积极主张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国外大型石化公司进行投资合作,在我国共同建设新的大型石化项目。石化总公司此后同德国巴斯夫公司、英国BP公司、美国埃克森公司等国外大公司在南京、上海、福建进行的大规模合资合作,都是在他的关心支持下进行的,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这已成为振兴我国石化工业的重要外部力量。
锦华同志一向重视抓班子、带队伍。石化总公司的干部职工队伍主要由石油、化工、纺织以及北京市等多方面人员组成,可以说是来自“五湖四海”。针对这种情况,他特别强调要搞好团结、互相学习、优势互补、形成合力,一切以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一切以振兴石化的大局为重,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大家整合起来,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采取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实践锻炼、送到国外大公司培训深造等多种途径,造就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年轻专业技术人才,几年后都陆续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他在工作中,特别强调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锦华同志认为,一个人考虑问题总有局限性,只有经过集体研究,才能相互取长补短,集中集体智慧;只有把集体讨论决策和个人分工负责结合起来,才能形成完善有效的决策机制和具体有力的执行能力。锦华同志对干部是既严又爱,干部对锦华同志是既“畏”又敬。他注重充分发挥班子的作用,对班子成员充分信任、充分放权,敢于对决策执行中出现的问题负责,为干部撑腰打气,让干部放手工作,我们当时的班子成员都感到既有压力更有动力,工作起来毫无后顾之忧。
□ 2012年4月,陈锦华在华东石油局调研,听取页岩气进展情况报告。章铮 摄
当时我在锦华同志的领导下,主要分工负责计划、财务、工程建设方面的工作,对重点工程项目经常采取现场办公的形式及时解决问题。锦华同志考虑到重点工程建设涉及方方面面,所以他向其他领导同志和各部门交待,对于我在现场办公会作出的决定,各部门都要认真执行、给予支持,这使我工作起来既顺手,又顺心。他对我不仅在工作上非常支持,而且在生活上也非常关心。1988年春节后,我随他到宁夏化肥厂出差,工作期间不慎摔倒,导致股骨颈骨折并错位,伤势非常严重。当地医院的技术水平和医疗条件有限。锦华同志得知后,立即与有关单位联系,将我及时送回北京医治。经过精心的手术治疗,我的腿脚很快恢复如初,没有留下后遗症,这使我和全家都深为感动。
锦华同志在石化总公司工作期间,几乎跑遍了所有的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等基层单位,到过许多生产装置、施工现场等基层一线。每次到基层调研,他都要抽出时间同老劳模、老工人、基层技术人员和一线职工座谈,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他经常在不打招呼的情况下,到职工食堂、单身宿舍和困难职工家里看望。对于一些普通干部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上遇到的困难,他也时刻挂在心上,亲自过问,尽力帮助解决。锦华同志这种重视基层、关心群众的好作风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锦华同志在石化总公司工作期间,为公司的改革发展殚精竭虑,公司在生产、建设、科研、经济效益、队伍建设等各方面取得的成绩,都凝结着锦华同志的心血和汗水。在我和锦华同志共事的过程中,我们之间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情。我们之间一向互称同志,非常亲切。我尊敬他,视他为兄长、挚友,他支持我,视我为可信赖的助手。在许多重要问题上,我们总能随时沟通,形成共识。可以说,我们之间是情同手足、亲密无间。
锦华同志调离石化总公司以后,中央决定由我接任总经理职务。我仍一如既往地敬重他,经常去看望他,向他请教,他总是坦诚相待、诲人不倦,用自己的经验、学识和智慧关心支持着中国石化,但又从不干预公司新班子的决策。在我1998年春调离中国石化以后,我们之间仍然经常保持交往和联系。
锦华同志生病期间,我曾几次到医院和他家里探望。每次他谈得最多的还是经济社会发展和石化产业发展形势,特别关注中国石化的改革发展,非常关心一起共事过的老同志、老专家、老劳模的近况。他曾多次讲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希望石化干部特别是领导同志要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改革,重视创新,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不断把中国石化做强做优做大,不断增强企业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全力把中央交给我们的石化事业发展好,为发展壮大国有经济、保障人民共同利益做出更大贡献。锦华同志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仍然在关心着振兴石化的伟大事业。
斯人已逝,风范长存。锦华同志身上集中体现的以党和国家事业为重、人民利益至上的信念追求,发扬民主、团结同志、善于学习、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敢于担当的工作作风,光明磊落、无私无畏、平易近人、关心群众、严于律己、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坚信,他对石化工业的关心和期望,必将激励石化干部员工努力把中国石化建设成为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公司,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不断取得新的成绩、做出新的贡献。
锦华同志安息吧,我们永远怀念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