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时间,我受雇于市政府,作为一名调查员,挨家挨户地走访居民的就业情况。本来这份活计还是比较轻松的,但现在是八月份,天气炎热异常,我还要穿着西服打着领带。之前,我还没遇到过这么糟糕的情况。
“你好,我叫鲍勃·博克,我正在这附近进行一些调查。”
“我不感兴趣,再见!”
这种回答,你想象不出我已经听到过多少次了。我急忙解释说我不是推销员,只是在社区调查走访而已。门里的女人迟疑了一会儿,抬起头,耸了耸肩,说:“好吧,进来吧。别介意,孩子们把家里弄得很乱。”
这是一户贫民家庭,能看出户主收入不高,但屋子是温馨而舒适的。“我只需要询问几个关于您和您的家庭情况的问题,但我不需要问您的名字。这些资讯只是用于政府数据分析。”
她笑了笑,打断我:“你要来杯水吗?看起来你今天不太好过啊。”
“啊,谢谢。”我急切地回答。天太热了,我确实有些渴了。就在她转身去拿水的时候,一个男人走了过来,那是她的丈夫。“乔,这个男人是个调查员。”我站起来,礼貌地向他致意。乔又高又瘦,面部皮肤很粗糙,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十几岁。他的手如皮革一般,说明他从事蓝领工作。很明显,夫妻两人感情很好,她冲他一笑,轻轻地吻了他的脸颊。他拥抱了她,然后在我对面坐下来。他们或许没有多少物质财富,却比我认识的很多人富足、幸福。两人之间的爱意,能消弭生活中种种不如意。
“乔为镇政府工作。”她说,“他是个清洁工,但我为他骄傲。”
“亲爱的,人家可不是来打听这些的。”乔笑着说。
“哦不,您请讲。”我说。
“你瞧,鲍勃,乔是镇上最好的清洁工。他开卡车收垃圾时,比别人装得都要多,但绝不会漏出来。”她很自豪地说,“装得多可以少跑几趟,这样就给镇上省了钱。他们是按工时付费的,还省了油费。”
我沉默了一会儿,不知道该说什么。我微微点着头,寻找正确的措辞。“难以置信。大多数从事这项工作的人都会抱怨。它确实不好做,但您的态度让人敬佩。”
妻子站起身走向沙发旁的一个橱柜,回来时她手里拿着一个小相框。
“当我们生下第三个孩子时,乔失业了。我们有那么一段时间没工作,要靠救济金过活。有一天,他收到一个通知,说这个社区给他提供了一份工作。他回来时有些沮丧。他对我说,这份工作辛苦不说,收入也不算高。”她顿了一下,看着乔说,“但我一直以他为傲。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体现在他的工作类型,而是工作态度上。”
“我们要为这个镇子工作,所以就把家搬了过来,租了这里。”乔说。
“我们搬过来时,这段格言贴在门正对着的墙上。这鼓舞了我们,鲍勃。”她说着,把相框递给了我。上面写道:“如果有人是一名清洁工,他就应当像米开朗琪罗作画、贝多芬作曲或者莎士比亚写诗那样去清扫街道。他应当尽其所能,以至于所有人都会停下来赞叹:‘这里有一位伟大的清洁工,他把自己的工作完成得如此完美。——马丁·路德·金。”
“我爱他,这个人,无论做什么,都尽力做到最好。我爱我的清洁工。”她说道。
走出门,我抬头看看天空中的太阳,突然感觉它不那么热了。我的朋友,你今天过得如何?是否做到了最好?
(选自《新民晚报》)
【赏析】
每个人都有存在的价值,无论身居高位还是出身卑微,都像一束烛光一样,散发着光与热。作为学生的我们,学习同样不必计较好生差生之别,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