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素材解读】
此词为苏轼在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中的一首,描述他在乡间的见闻和感受。作品在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常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
上片写景也写人,并点出季节,生动地勾勒出初夏时节农村生活的画面:作者从枣树下走过,枣花簌簌地落了他一身,这时候,他耳边听到了村子里从南到北传来一阵阵缫丝车缫丝的声音,又看到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正在叫卖黄瓜。作者抓住富有季节特征的一些事物,有声有色地渲染出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下片记事,转写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受和活动,主要表达作者骄阳下口干舌燥的感受。结尾一句,写作者以谦和的态度向村野百姓求茶,一则显示出作者热爱乡村、平易朴实的情怀,二则暗示了乡间民风的淳厚。
这首词既描绘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诗词中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片段一·
欧阳修一时的多虑将你判为第二,而你,只是淡然地笑了;朝中无人同你一样看透朝政,你毅然请求外调,而你离开时,只是不舍地笑了;被人冤枉,差点送命,再次出京,你依旧只是无奈地笑了。你,真的竟如此爱笑吗?本属于你的东西没了,本可保住的官职丢了,本就子虚乌有的事情竟将你逼上绝路。但你,却还能如此释怀地去面对生活,依旧高唱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爱国之歌,依旧感慨出“物与我皆无尽”的人生哲理。这是你的性格使然,让你如此乐观,还是一次又一次的重创,令你已无力去品味悲伤?
【点拨】
片段作者运用对话式的语言,对苏轼不凡的一生给予高度的歌颂。文中几次反问苏轼,多次提及苏轼之“笑”,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对苏轼坎坷一生的慨叹与惋惜。
·片段二·
被贬遥远的海南,别人都在抱怨生活条件之苦,而你,却热爱这里的一切:罗浮山下,你静静地躺在被阳光照暖的大地上,闻泥土的芳香,赏各样的奇花异草,发出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慨叹。
苏轼,你可否知道,读到这里,我已热泪涟涟——一生被贬可却如此乐观豁达,这是何等心胸宽阔的人啊?是你让以前那个胆怯与愁眉苦脸的人消失了,让一个不畏挫折和困境的人出现了!
【点拨】
片段作者先化用原文,感慨苏轼豁达的胸襟,然后结合古今,联系自身,表达“苏轼精神”对自己的影响,抒发自己对苏轼的人生态度和坚毅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