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的人坚守冷门知识、选择冷门学科,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2014年,北大古生物学专业唯一的毕业生薛逸凡因为一张“一个人的毕业照”走红网络。两年后的今天,北大古生物学专业的安永睿,作为2016年本届唯一的毕业生,也拍摄了一张“一个人的毕业照”。
古生物学是个冷门专业,即使在北大,从2008年创立至今也只有6名学生,堪称“六代单传”。为什么学生如此之少?薛逸凡表示这可能与大家对此了解不足有关,同是古生物学毕业生的刘乐则认为,“大家可能更喜欢就业面宽的专业,就像很多人从事经济金融一样”。
的确,在很多人看来,似乎只有市场认可度高的所谓“热门”专业才有学习价值,一旦有人择“冷业”而就,就会觉得很“另类”,甚至有人质疑开设报考人数尚少的“冷门”专业,会造成社会资源浪费。事实上,即便在科研领先的美国,古生物也算不上热门专业。但值得深思的是,公众鲜有质疑此类冷门学科,反而对其报以极大肯定,认为他们的工作会造福人类,能更好地构建未来。
人大教授周光礼曾说过: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有价值的。从学术传承和创新的角度看,冷门专业有其不可替代的存在价值。习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冷门学科看似同现实距离较远,但养兵千日,用在一时,需要时也要拿得出、用得上。”确实如此,无论多么生僻的知识,它的流失都是一种损失。2009年季羡林先生去世,他一人独自支撑几十年的吐火罗语就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而吐火罗语对于理解中国古代文明又有着重要意义。对社会来说,有更多的人坚守冷门知识、选择冷门学科,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薛逸凡有一句话问得很深刻:“我们经历了或者还在经历着一种为了社会需求、他人的眼光去选专业、学习的工业化高等教育阶段,但我们何时才能进化到为兴趣而学的小时代?”
为兴趣而学,不应只是学生自己的事,整个社会都该提供这样的可能:让社会分配机制更加合理,让从事冷门学科的学者不会患得患失,让进入小众专业领域的学生们不必面对别人一厢情愿的“同情”,能够更加坦然地选择想走的路。
媒体评点:我们乐见“一个人的毕业照”再多几张,可以来自于不同高校、不同专业,因为这意味着有更多的高校提供了知识传承的渠道,有更多的学生可以坦然只为兴趣而选择人生道路。“一个人的毕业照”更多了,也是在为社会认知纠偏,让这些学生至少可以不用费尽心思地回答“学这个以后干什么”的问题,“为了知识而学习”,这应该是全部答案。(王子墨,《光明日报》)
◎话题拓展:“一个人的毕业照”背后的思考;冷与热;向学术功利主义说不;为兴趣而学;警醒与反思……
(资料来源:搜狐公众平台、新华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