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瑶++匡娇玲
清晨的秋雨温润如酥,跌落于一池疏荷之上,犹如蒙上了一层薄雾。白露未晞,秋霜清冷,留得残荷听雨声,想来李义山应是个细腻之人,愿意在匆匆时光里驻足,温柔相待身边的美好。可古往今来如这般心灵善感之人又有几何?
记得毕淑敏转述过马克思对“幸福”的理解:幸福,是一种持续时间很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的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这种心情保持长久的愉悦感觉。幸福不是金钱,不是长寿,不是多子多孙,不是身康体健,它是来自心灵的感知、心灵的愉悦、心灵的升华。由于强大的习惯力量,长久的熟视无睹,让生活中的我们逐渐丧失了对幸福的感知,错过甚至丢弃了最初的纯净与天真。我们忘却了我们本身即置身于幸福之中,无论贫穷或富贵。小时候看《长江七号》记忆犹新的不只是可爱的七仔,更是平房里那对贫穷父子之间浓郁的快乐与亲情;长大后观《当幸福来敲门》,这对长期欠房租的苦命父子,一度他们的住所搬到了卫生间,但拥有彼此,乐观面对,亦是幸福。雨果说:“钱包空空时,心灵即丰满。”没有人比马克思的境遇更能诠释这句话了。马克思不幸运,但很幸福,他一生无固定的职业也无固定的收入,贫困始终折磨着他,身负重债,却在书房里撰写“工人阶级圣经”《资本论》。他颠沛流离一生,却始终有燕妮和恩格斯与他相扶相持,不离不弃。马克思是伟人,他追求的不只是自己的幸福,更是整个人类的幸福。
有人说,伟人是天赋使然;而我想说的是,每个人对幸福的感知是相通的。生活中从不缺少幸福,而是缺少善感的心灵。贫困中相濡以沫的一块糕饼,患难中心心相印的一个眼神,等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曝晒在骄阳下的身影,工作不如意时朋友一声暖心的问候。龙应台每日趴在窗台上看着儿子渐渐长大,背影却渐行渐远,这是一种为人母“不必追”的幸福;朱自清在站台上看着父亲为自己买橘子时臃肿的背影,不觉潸然泪下,这是一种子女被眷顾的幸福。其实,幸福很简单,无需装饰,亦无需刻意。当张晓风笔下3岁的女孩儿惊喜于天寒中筷子尖端一点点的暖时,是母女俩怎样一种清欢和自足?当于娟在《生命日记》里写下“如果有时间,好好陪陪你的孩子,把买车的钱给父母亲买双鞋子……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蜗居也温暖”时,又是家人间怎样一种贴心与安适?所以无论是年长抑或年少,在我们彼此的时空还有重叠的时候,别再错过。
想起了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的一句话,你活着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让你自己幸福。只有你幸福了,才能让周围的人幸福,因为幸福的人,愿意在自己的周围,也看到幸福的人。所以遇见,从唤醒你的心灵开始——
记得早起,努力追逐第一缕阳光,因为它可以让你勇敢。即便有教条、枷锁,即便有外界压力,也不要让别人的意见左右自己内心的声音。
记得让自己更美丽一点,因为你的美丽,可以给你带来自信和愉悦。同时,也记得带上美好的心情,感知生活中简单的美丽,关心需要关心的人。
记得多读些书,因为不读书的日子,思想会停止,久而久之,就要生锈。在别人的思想之下,建立自己的思想,有思想的人,才能理解世间的真善美。
记得认真看待这个待你如初的世界,认真相待不辜负你的温柔岁月……
(指导教师/王劲慧)
(素材来源:《作文与考试》本期40页《你的筷子好温暖啊》)
编辑/ 华放 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