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承兵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脱离了生活,再华丽的文章也只是文字的堆砌,没有感染力。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写作情况来看,很多学生不知道该写什么、怎么写,部分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能文从字顺地进行表达,但作文内容和情感都不够丰富,感染力不强。究其原因,作文中缺少了生活元素。提倡以生活为出发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在生活中去感受,再以文字方式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出来,这样的作文才会富有生活味,更能打动人。
一、走进生活,获得感知
生活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写作并不缺少素材,缺少的是对生活的了解。就目前的高中学生而言,生活是三点一线式的,除了读书就只有读书,除了解题还是解题,至于生活是什么样,很多学生在头脑中是模糊的,甚至缺少对生活的直观认知。如此,要让学生以文字来表现生活也就成了空谈。走进生活,就是要让学生从书本的象牙塔中走出来,去观察,感受生活。
在作文教学中,首先得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观察身边的人、事、物、景,能把生活的模像转化为自我认知,这样写作中才会有话可写。如以抒情类的游记写作为例,如果学生没有去游历过名胜古迹,对自然的美景没有体验,那写作也就成了字词的罗列。在引导学生观察过程中,要注重从身边的人事物开始,以“记叙文中如何写‘我”的写作训练为例,在写作前可引导学生就生活中的对话进行观察,那么,但以“我”的身份来进行转述时,“我”要用怎样的语言去描述,如此,学生在观察基础上转化,能更好地体会第一人称在写作中的应用,且在生活感知基础上写作,素材更丰富。
其次,要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找“米”。很多学生在写作中总不知道要写什么,其实,这是学生缺少写作素材,故而写作时也就难以下手,所写内容自然显得空洞。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就是要学会发现生活中值得写的人、事、物。如一个微笑、一个动作、一次离别、一次考试,甚至是一场雨、一个意外都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在写作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融入这些生活元素。
二、认识生活,丰富体验
高中阶段的学生对生活的认识尚不够全面,价值观念不够成熟,写作,本质上也是学生认识生活的一种方式,是学生借助语言文字来反映生活、抒发情感、表达自己观点的一种方式。要让学生能从生活认知提升到理性认知,那还得丰富学生的体验,让学生多参与生活,拓宽学生的写作途径。
首先,在写作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直观向理想思考过渡,提升作文的内涵。目前,很多高中生的作文都存在流水话的现象,即虽然是在写生活,但缺乏理性思考,只是简单的罗列,对此,要注重引导学生多思考生活现象。如2015年江苏高考“智慧”的写作,如果说智慧是一种经验,那么,学习中进步了,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也是一种经验,写作中就不能单纯地去论述自己是怎么做的,还要融入自己在做的过程中的思考、体会、收获,由此,凝聚的是“我”对生活的反思和体验,更具有内涵。
其次,要注重拓宽学生的写作渠道,以此来丰富学生的体验。写作需要灵感,而语文教学中的写作通常安排在单元之后,平时训练较少,训练以完成写作任务为主,学生在写作难以把握体验。提倡拓宽写作渠道,就是要变这种“指令性”的写作为“日常化”的写作,以日记、周记、读后感、QQ日志、微博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学生写作。今天读了一篇文章,对文中主人公感触颇深,可以写读后感。周末去某个地方游玩了一番,回家后可用日志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如此,让学生以文字来表现生活,体验才会得到丰富。
三、发挥想象,写出个性
作文最忌千篇一律,但就目前高中生的作文来看,写母亲就是写她如何操劳;写父亲,就写起多么伟岸;写勤奋,就写如何起早贪黑。没有新意,没有个性,这样的作文很难打动读者。写作不是机器生产,而是主体个性的表达,在高中阶段的写作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发挥自己想象,写出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让作文充分生活味、人情味,富有感染力。
要丰富学生的想象,要注重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融入合理的想象。如2012年江苏高考“忧与爱”的主题作文中有学生选择了“母亲”作为对象,在写母亲为自己的操劳时,不仅可写自己所见的,还可想象自己所没有看到的。如当自己远离家乡外出读书,母亲是如何思念自己的。又如写景类的作文中,看天上云卷云舒,此时心中作何感想,看行云如流水,心中思绪是否也被牵动,如此而融入想象,文章也就富有了灵性,读起来更富有韵味。
要写出个性,那就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和体验,同样是咸亨酒店,鲁迅所看到的就是封建社会科举制度的余毒给读书人所造成的毒害,而在别人眼里,那不过是一个笑话。如此,在日常生活中,同一个人,有人看到的是他的坚强,有人看到的是他的善良,那自己看到是什么呢?如此,多一些思考,把自己的感悟和体验融入到字里行间去,作文才会富有个性。
以生活为出发点,让学生从枯燥的文本中解放出来,走进生活、认识生活,再以语言文字来描绘生活,写出自己的个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作文。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不仅要多引入生活素材,还要注重在方法上给予指导,这样才能让学生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