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东燕
【摘 要】
光从“合作”这一词就知道,这种教学方法的大概目的,促进学生之间的友好关系,学会互帮互助,学会脱离老师自主学习。据调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逐渐被我们小学教师所接受,并已在教学中运用。因为刚开始实践,所以在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问题。小学语文课堂不少小组合作学习徒有形式,实效甚微,存在不少问题。合作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在学习实验过程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也是难免的,我们只要不断实验,不断总结,不断研究探索,一定能取得实效,从而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关键词】
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 科学分组
纵观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倡导的合作学习方式已得到众多老师的认可。合作学习的确为我们的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崭新的气象。但是,有些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在具体环节上下工夫,导致合作学习事与愿违,实效甚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思想自由,毫无规范力
小组合作学习会带来较传统教学更大的学生自由,但同时也容易带来教学秩序的混乱,这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有的学生为了让其他同学听清自己的声音,就成倍地加大音量;还有的小组争执起问题来,个个扯起嗓子喊。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孩子有表现自己的天性外,也有教师把这种现象认为是课堂活跃的表现而不去制止的原因。结果造成小组成员你说你的,我干我的;学的学,玩的玩。表面上围坐在一起,像一个学习小组,实际上是一盘散沙。著名的合作学习理论研究者斯莱文等人认为“合作学习的课堂听起来应像一个蜂巢,而不应像田径场。”如果合作学习的课堂过于喧哗,噪声太大,以至于学生难以听清彼此的说话声,此时,教师需要采取某些措施以改变这种状况。
二、学生的融合度不均
通过观察发现,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参与的机会更多,往往扮演了一种重要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往往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凡是听过公开课的教师多少都会有这样的发现: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发言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教师上公开课压力大,怕影响教学效果或拖延时间,不敢过多地让困难学生发言;教师只重视每个小组的想法而不关心成员个体的学习情况,认为好学生能够代表其小组。本来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围桌而坐,教师不能象班级教学中学生都面向讲台那样很容易就能发现学生是不是在认真听课,而是不太容易发现学生合作学习的参与程度,这是客观原因。而教师只关注小组的学习结果,不关注学习过程和个人的学习情况,则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另外,小组长没有管理好小组活动,小组成员学生缺乏集体责任感,只要有人完成任务就好,管你是不是有参与其中,也是其原因之一。就像小学语文二年级课文《聪明是什么》课文内容是这样:美国教育家对三个孩子说:“请你们做一个游戏。”说完便拿出一只玻璃瓶子,瓶肚很大,瓶口很小。三只刚能通过瓶口的小球放在瓶底。小球上各系一根丝绳,丝绳的另一头攥在这个美国教育家的手里 ,这三个小球分别代表你们三个人,你们要顺利逃出瓶子才算成功。美国教育家通过实验来证明团结合作的重要性,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
三、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不够积极
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间应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动,配合的关系。但在小组活动中经常会出现不友好、不倾听、不合作的现象,这会影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部分学生由于还没有养成预习新课的习惯,独立思考能力较差,在新知识的探讨中,通常没有主动地参与合作学习;而有些学生由于基础较好,反应快,为了小组得分,往往不顾小组成员学生是否已经明白,自己完成所有任务,就匆匆结束小组合作学习。因此达不到共同进步的目标。导致及大多数学生也不能够完全参与其中。
四、所有奖惩评价都以小组为单位
我们研究小组合作学习时,认为小组合作学习以小组团体的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这可能把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师引向一个误区: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把评价和奖赏过多地放在小组整体上,从而忽略个体的发展。很多有能力的学生也会认为好不公平,凭什么什么都不做的他所得的荣誉却和全心全力工作的成员的是一样的。多调查发现这一问题比较普遍。其实应该知道小组合作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它最终是为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服务的。
五、形式主义
单从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来说,其重要意义人人皆知;但是,部分教师注重形式过多,而对合作学习的有效价值和途径研究较少。为了追求场面的热闹(特别在一些公开课上),不管学习内容适合不适合合作学习而都要用合作学习的形式,或令学生相对而坐,或将课桌椅摆成一定的形状(如马蹄形、丁字形、波浪形等)就认为是合作学习。结果是旧观念套用新方法,生搬硬套,形像而神不像。如此一来,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了没有实效的形式主义。因此,合作学习不能光注重形式,还要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除了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小组学习还需要老师合理安排,合理管理,否则可能就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反而可能导致更糟糕的情况。如果学生在学习合作小组产生不必要的过失,势必可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无论是现实的表面创伤,还是心理上的阴影创伤,对学生都是有害的,而这些责任必定是由我们老师负责,所以说,要合理安排、管理,才能达到理想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洪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J】.辽宁教育研究,2008(6)
【2】骆金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体验【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4)
【3】柳东艳.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J】.新课程(小学),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