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周志勤
给师生创造出彩的机会
——张家口市第十九中学管理探秘
■本刊记者 周志勤
沿着张家口市桥西区建设西街一直往上走,道路的尽头处就是张家口市第十九中学。由于地势原因,这所学校的校园高低分明,教学楼部分与操场部分就处于两个不同的阶梯上。
“这所学校是2012年投入使用的。”回顾以前的岁月,张家口市第十九中学还是位于清河中路众多楼群里的一所四规制初中学校,校园很小,闫素英老师这样形容:“以前的学校看着很‘小气’,总像是一所小学,而如今的十九中,处处洋溢着一股‘大气’。”
究竟学校“大气”在什么地方?当记者询问校长邢志亮时,这位文质彬彬的教育管理者谦虚地说,学校的“大气”不光表现在校园变大了,更重要的是如今的十九中各项工作都是从为了师生的一切出发,多给师生们创造出彩的机会。
前不久,张家口市第十九中学的校园里沸腾了,学生们口里说的都是一件事情:在今年“河北省中小学脑力冲击波——汉字听写大赛”上,王悦等五名同学一举获得全省二等奖的好名次。
带队老师王艳霞告诉记者,学校领导很重视这些比赛,出发时校长再三嘱咐安全问题,比赛时还专门打电话来鼓励大家。
“我希望学生有机会多参加一些这样的活动,给学生们多创造一些出彩的机会。这不仅能激励学生们多练本领,还能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越出彩,就会越自信。”邢志亮说。
与市区其他优秀学校比,地处边缘地带的十九中,生源质量较差。“农村包围城市”是邢校长讲述学校现状时的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现在农村一些条件好的家庭到市里来买房,孩子就在市区学校入学。新入学的孩子很多都缺乏规矩,没见过世面,有些学生甚至不会用厕所。”
然而,就是这样一所学校,却以“二流生源创出一流成绩”。
学校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邢志亮总结为八个字:“外树形象,苦练内功。”所谓“外树形象”是为学生创造更多出彩的机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如征文比赛、听写比赛等,在全校形成“自信、乐观、奋争、向上”的精神气场。所谓“苦练内功”就是采用“激励+养成”的模式,通过精神激励、习惯养成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让学生获得优良习惯和优秀品格,给学生营造利于成长的精神气场,让学生实现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的极限增值。
开展主题班会和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是学校“苦练内功”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以此来推进实施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文明礼仪教育、感恩教育、诚信教育、身心健康等主题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学校先后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迎奥运,做阳光少年”、“爱心奉献”、“情系灾区”等主题教育活动;并且充分利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开展爱国主义、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等教育活动。这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全校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培养诚信、友爱、自信的品格,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学期开始,学校就鼓励学生给妈妈洗一次脚,很多家长们纷纷表示很感动,有位母亲说:“以前都是自己给孩子洗脚,现在看着孩子给自己洗脚,觉得孩子长大了,也懂事了,自己很是欣慰。”
十九中针对学生的成长背景和所处阶段,以正面教育、过程体验、身边典型为主,点燃学生心中昂扬向上的火焰,激起他们自身的源动力。学校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获奖学生的事迹也在不同程度地激励其他学生不断努力。”吴瑞雪同学就曾表示,看着王悦等其他同学在‘汉字听写大赛’上获奖,很羡慕,自己也暗下决心学好汉字,争取也能参加比赛。
在邢志亮的认识中,“外树形象”和“苦练内功”是相辅相成的。学生内在修炼好了才能在舞台上有更好地展示,舞台上的“闪光”反过来会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在排课上,师傅和徒弟的课程都是相互错开的,师傅上课时,徒弟也有时间去听课;徒弟上课时,师傅也有时间去评课。
每次闫素英老师上课时,杨玉莲老师就会坐在教室里认真听讲、思考、记笔记。“开始还觉得不习惯,后来慢慢发现杨老师的教学越来越成熟,这让我也很有成就感。杨老师也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比如她的新思想和计算机使用能力。我们都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闫素英说。
“青蓝工程”不只是让年轻教师学习老教师的教学技能和老教师为教育事业不断奋斗的精神,也能让老教师从青年教师身上学到新理念、新思想。
“学校一直在为我们青年教师创设成长氛围,给我们搭建攀登的天梯。”曾带领着学生参加了“汉字听写大赛”的王艳霞老师激动地说。
在这种培养模式下,十九中的青年教师成长很快,有许多青年教师已崭露头角。王仙老师作了省级英语示范课、李洪武老师参加了国家级作课并获一等奖。
正如歌里所唱“你是快乐的,我就是幸福的。”师生们的不断进步,也正是十九中的追求。
在十九中的教师办公室里,都有一个特别的安排。一名老教师的对桌坐着的往往就是一名年轻的教师。老教师上课时,年轻教师也坐在班上听课,两人的状态像极了“师徒”。闫素英老师跟杨玉莲老师就是这样的一种情况。闫老师介绍说,每个办公室对桌坐的一对教师就是师徒关系,这是学校实施“青蓝工程”的一项措施。
邢志亮介绍说,“青蓝工程”这一名称出自于荀子的话,即“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学校的‘青蓝工程’就是想通过指导老师的传、帮、带,手把手地传授给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艺术,使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教学水平得到提高,尽快成为教学骨干、能手。
新学期开始,十九中都要开展隆重的师徒结对拜师仪式,每名新入职年轻教师都要拜一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为徒。“开始时,我们除了新奇还纳闷。在古代,师傅在传授徒弟时都会留一手,现在的师傅会不会也这样?后来,我们发现自己的师傅们都很认真,毫无保留地传授。”青年教师王艳霞说。
“以前的师傅怕把全部技艺传授给弟子后,自己饭碗丢了,现在的师傅不用担心这个,学校会在管理方面实施一些措施。”邢志亮士气满满地说。
学校在拜师初期,就让老教师签订责任书,并且定期汇报青年教师的成长情况;在教师考核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与老教师的考核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