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裕泉,顾秀云(江苏省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江苏 泰兴225411)
温针灸配合走罐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6例
吉裕泉,顾秀云
(江苏省泰兴市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江苏 泰兴225411)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走罐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方法:26例选择华佗夹脊穴、八髎穴采用温针灸配合走罐的方法治疗,并于第1、2、3个疗程后分别统计疗效。结果:指地距、枕墙距、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视觉模拟评分(VAS)均得到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第1个疗程69.2%,第2个疗程80.8%,第3个疗程92.3%,第2、第3个疗程总有效率优于第1个疗程(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走罐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满意,且疗效随疗程的增加而提高。
强直性脊柱炎;温针灸;走罐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慢性炎性反应为主的脊柱关节病,属中医“骨痹”、“竹节病”等范畴。病变主要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突关节,晚期可发生脊柱关节强直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1]。无论对早期或晚期患者,目前的治疗药物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改善病情药物、免疫抑制剂药物,但不良反应较大。笔者采用温针灸配合走罐治疗强直性脊柱炎2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共26例,均为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门诊患者。男15例,女11例;年龄22~53岁,平均(29.5±1.2)岁;病程2~16年,平均(6.9±3.6)年。
诊断标准:依据美国风湿病学会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2]。临床标准为①下腰痛持续至少3个月,活动后改善,休息后无减轻;②腰椎屈伸、侧弯活动受限;③胸廓活动度低于同年龄、性别的正常人。放射学标准为具备X线证实的单侧骶髂关节炎III~IV级或双侧骶髂关节炎大于II级。符合放射学标准和1项以上临床标准者即可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
纳入标准:年龄18~60岁,符合以上诊断标准,未曾进行相关治疗或经其他治疗无效,能持续接受本治疗且未中断,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肿瘤,严重关节畸形,个月内接受过其他临床试验。
取穴:华佗夹脊穴、八髎穴。局部皮肤以75%的酒精消毒,使用0.28mm×40mm的一次性不锈钢毫针,迅速刺入皮肤,直刺进针约25~30mm,施以平补平泄手法,行针得气后,将长约1.5~2cm、直径约1cm的艾柱固定于针柄,下垫纸板,以免烫伤(因纸板不易阻断热传导,以免影响艾灸的渗透)。点燃艾柱施以灸法,待艾柱燃尽后再更换下1壮,每次灸3壮,施灸结束后起针。然后于后背部涂上凡士林软膏,选择中号玻璃火罐,持血管钳夹上沾有95%的酒精棉球,点燃并燃烧罐内空气后,迅速将火罐叩吸于后背皮肤表面,沿脊柱两侧膀胱经脉及督脉为治疗部位,上下反复滑移火罐,进行走罐治疗,致所过皮肤有红晕即可停止,最后起下火罐,清理油腻。每日1次,10天为一疗程,每疗程间隔3~5天。共观察3个疗程。
观察治疗前后指地距、枕墙距、Schober试验、胸廓活动度的变化情况[3]。
视觉模拟评分(VAS):用10cm长的游动标尺,分10个刻度,从0~10分,0表示无痛,10表示难以忍受的剧烈疼痛,患者在直尺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进行评分。
参照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4]制定疗效标准。显效:背髋部疼痛、晨僵、关节肿痛消失或减弱。有效:背髋部疼痛、晨僵、关节肿痛明显改善。缓解:背髋部疼痛、晨僵、关节肿痛有所改善。无效:背髋部疼痛、晨僵、关节肿痛无改善。
治疗前后各项观测指标比较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各项观测指标比较 (±s)
表1 治疗前后各项观测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同项比较,△P<0.05。
(cm) 枕墙距(cm) 胸廓活动度(cm) Schober(cm) VAS(分)治疗前28.01±11.12 4.85±1.90 1.06±1.24 3.21±2.15 6.96±1.22治疗后16.80±0.94△2.32±1.00△3.58±1.46△5.53±1.98△2.54±1.42△时间 指地距
各疗程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各疗程疗效比较 例(%)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互结合的治疗方法,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燃烧所产生的致热效应通过针体传入体内,起到针刺和艾灸的双重作用,具有温经通脉,行气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患。走罐属于拔罐的一种方法,是针灸治疗的重要的辅助手段。由于它能造成局部充血,使毛细血管扩张,以畅通气血、宣散外邪,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走罐疗法其治疗面积较大,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散风祛寒的作用,多适用于脉络阻滞或有窜痛的疾病。
《灵枢·经脉》中言足太阳之筋“跟肿痛,腘挛,脊反折,项筋急,肩不能举,腋支,缺盆中痛,不可左右摇”。 《素问·骨空论》言“督脉为病,脊强反折”、“属肾,入循膂络肾”。夹脊穴与督脉之气相通,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入络脑,为肾之精气通行之道,既可补先天肾精肾气,又可强脊壮骨;八髎穴隶属足太阳经脉,太阳经为五脏六腑经气输注的地方,取八髎穴以疏调太阳及局部经气,调理脏腑功能;诸穴合用,以培元阳补命门之火,补肾精激发肾间精气,以填先天不足,精气血充盈,脉络畅通,气血调和,而痛自止。
采用温针灸与走罐相结合的方法,并运用特定穴位,即夹脊穴和八髎穴,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近期疗效尚为满意,对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致残率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另外,在治疗过程中及病情缓解后还需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颈、胸、腰背及四肢关节的功能锻炼,纠正不良姿势、体位,注意劳逸结合,加强生活护理,养成健康的饮食起居习惯,避免劳累、着凉、感染等各种加重或诱发因素,以控制病情进展,延缓脊柱关节的强直畸形,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曾庆馀.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早期诊断[J].中华风湿病杂志,2000,4(2):69-71.
[2] VANDER LINDEN S,EVALUATION HA,Cats A .Evaluation of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a proposal for modification of the New York criteria[J].Arthritis Rheum,1984,27,(4):361-368.
[3] 张乃静,临床风湿病学[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9:161-164.
[4]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指南[J].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10,14(8):557-559.
R245.315.932.3 [文献标识码]B
1004-2814(2016)07-0715-02
2016-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