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玄松(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重庆 401120)
三才封髓丹合蒲地蓝汤加减治疗口腔溃疡临床观察
谭玄松
(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重庆 401120)
目的:观察三才封髓丹合蒲地蓝汤加减治疗进食辛辣后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3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黄芩含漱液漱口,治疗组予三才封髓丹合蒲地蓝汤加减水煎剂。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88.9%、对照组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才封髓丹合蒲地蓝汤加减治疗口腔溃疡疗效较好。
口腔溃疡:三才封髓丹;蒲地蓝汤
进食辛辣食物后口腔溃疡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红斑、糜烂、溃疡,声音改变或疼痛造成的进食困难、颌下及颈部淋巴结肿大,极少数可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发生部位多在口唇黏膜与左右颊黏膜甚至舌体。其症状通常发生在进食辛辣后第2天,历经起始、高峰和持续3个阶段。笔者用三才封髓丹合蒲地蓝汤加减治疗进食辛辣后口腔溃疡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共36例,均为2013年3月至2014年11月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中医科诊疗的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8例,男6例,女12例;年龄15~53岁,平均(40.3±7.9)岁。对照组18例,男5例,女13例;年龄17~56岁,平均(38.3±7.2)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主症为溃疡、疼痛、激惹痛,次症为心烦急躁、口热口干、尿黄便干。检查为口腔黏膜溃疡局部充血水肿,溃疡表面渗出假膜,边缘整齐,基地平坦,溃疡呈圆形或椭圆形,周围有红晕围绕。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诊断标准;②均为进食辛辣1~5天后口腔内出现多个散在小溃疡面,伴有局部红肿疼痛;③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及全身器质性疾病;④无严重心、肝、肺、肾系等严重疾病;⑤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中医诊断标准。②意向妊娠、怀孕期或者哺乳期妇女。③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④白塞病、全身性疾病。⑤依从性差,未按规定服药,无法判断疗效或患者资料不全等影响疗效或安全性判断。
两组均给予复方黄芩含漱液(国药准字B20050009)含漱,每次10mL,每次3min,早晚1次,用前摇匀。
治疗组加用三才封髓丹合蒲地蓝汤加减治疗。黄柏20g,砂仁15g(后下),甘草15g,天冬12g,生晒参12g,熟地黄12g,蒲公英30g,板蓝根15g,紫花地丁15g,黄芩15g,白及15g。阴虚火旺加用麦冬15g,生地15g;热邪偏重加连翘15g,金银花30g;湿邪偏重加生薏苡仁30g,土茯苓30g;脾胃虚弱加黄芪9g,党参6g,白术6g,茯苓6g,红曲6g。每2日1剂,水煎3次,共取液800mL左右混合,分早晚3次饭后温服,连续服用6天为一疗程,中间间隔休息1天,治疗2个疗程。
痊愈:口腔溃疡终止复发1年以上。显效:总间歇时间延长,总溃疡数减少。有效:总间歇时间延长,但总溃疡数无改变或总溃疡数减少,但总间歇时间无改变。无效:总间歇时间无改变,总溃疡数无改变。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进食辛辣食物后口腔溃疡是因食用辛辣刺激之物所诱发引起的急慢性口腔黏膜损伤,临床常见于喜好食用火锅、烧烤、江湖菜者。口腔黏膜为复层扁平上皮,更新速度较快,对辛辣刺激具有较高敏感性,属于快反应组织。进食辛辣食物后易发生急性黏膜炎,主要表现为充血、红斑、白色假膜、糜烂、溃疡和坏死等,该炎症常常累及患者的面颊、唇、舌腹侧表面,软腭和口腔底部的非角质化黏膜[2]。祖国医学认为,辛辣食物是一种热性物质,热可以化火,火热之邪燥动炽热,热毒过盛,耗气伤津,以致热瘀毒结,从而形成气阴两虚、热瘀毒互结的基本病机。《伤寒杂病论》认为本病初常因外邪、饮食、情志因素化生热毒引起,久则热毒耗伤脾,脾失健运,湿气不化,郁久化热,易成湿热交夹之势,热遇湿则郁而不宣,湿逢热则蒸腾弥漫,两邪上蒸口舌而发为口疮,久而久之气阴两伤[3]。
三才封髓丹合蒲地蓝汤加减方中黄柏坚阴泄火,蒲公英、板蓝根、紫花地丁、黄芩清上焦实火,甘草和胃清热,砂仁醒脾化湿,天冬、生晒参、熟地黄补养气阴、鼓舞正气、绝复生发之机,白及有较好的疗伤愈合溃疡功效。全方共奏泻热坚阴、补养气阴、疗伤愈溃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4],甘草调节机体免疫机能,并减少疮面渗出,缓解疼痛;黄芩、黄柏缓解疼痛,促进溃疡愈合;蒲公英、板蓝根、紫花地丁具有抗炎镇痛、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白及有改善微循环等作用;天冬、生晒参、熟地黄调节免疫功能。全方可促进局部溃疡愈合,减轻疼痛,减少复发。
综上所述,三才封髓丹合蒲地蓝汤加减水煎剂能有效缓解进食辛辣食物后口腔黏膜损伤,减轻疼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333-337.
[2] 王和平,孙言才,金淑文,等.爱维治的临床应用及评价[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6):158-159.
[3] 吴谦.医宗金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2.
[4] 沈映君.中药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7-236.
R276.819 [文献标识码]B
1004-2814(2016)07-0661-02
2016-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