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建怀
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到刘邦时,写了他几个优缺点:宽厚仁慈、乐善好施、性情豁达;游手好闲、好酒好色、欠账不还。然而仔细分析会发现,他的优点是有条件的,缺点却是无条件的——他其实相当自私。
刘邦在彭城大败于项羽楚军,在仓皇逃生的过程中,有两件事最能反映出他的自私。
第一件是及时行乐。彭城大败后,刘邦派人去老家接老父妻儿,家里却已人去楼空,他只得继续西逃。途中,他借宿于一个戚姓农户家,结果在酒足饭饱之后,竟然与戚女同床共枕。在家人失散的情况下,刘邦也真有“好心情”。
第二件是抛儿弃女。刘邦派人到老家没接到家人,却在西逃的路上遇到了自己的儿女。在逃跑的过程中,刘邦因嫌车载过重,跑得太慢,竟然将自己的亲生儿女推下车。
而且,他游手好闲、欠账不还这些缺点,归根到底也是因为他自私。一个人不自私,不可能游手好闲,把养家糊口的重担交给年迈的父母;更不至于吃白食,欠账不还,把自己的酒食寄托在他人的辛勤劳动上。
然而,这样一个人怎么还会宽厚仁慈、性情豁达呢?因为刘邦这些性格特点是在没有利益争执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比如,刘邦本性傲慢,讨厌儒生,但儒生郦食其去见他,刘邦竟一改常态,穿戴整齐,把郦食其当成贵宾招待。这是因为刘邦此时与郦食其没有利益冲突,郦食其甚至还给他献计献策呢。
又比如,刘邦乐善好施,经常带领哥们儿到哥嫂家混吃混喝。这是因为吃的是哥嫂的,他自己则“不治生产”。还比如,刘邦称帝后,大封亲友,甚至封了仇人雍齿。但他这样做是为了封住那些议论者的口舌,而不是真正的宽厚仁慈。倘若有利益之争甚至性命之虞时,刘邦就不会这么仁慈或豁达了。可见,刘邦即使表现出来一些“宽厚”的特点也是他为了满足一己私利而做出的举动,其自私程度显而易见。
柳永为何有女人缘?
李锋
柳永才华横溢,但一生郁郁不得志,去世后家中无余财下葬,生前相好的歌妓感念他的才学和真性情,共同出钱为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法会,将他隆重安葬在乐游原上,据说当时参加法会的歌妓有千余人。此后每年的清明节,各地歌妓还会不约而同地来到柳永的墓地祭扫,深切缅怀柳永的情义。
宋仁宗听说了这件奇事,便派一名大臣去探看虚实,这位臣子回来后说确有其事,还抄录了一首民间广为流传的诗给宋仁宗,其诗日:“乐游原上妓如云,尽上风流柳七坟;可笑纷纷缙绅辈,怜才不及众红裙。”宋仁宗这才知道,原来是柳永的“才”征服了这些“女儿心”。但宋仁宗不知道的是,柳永的才华背后是“真诚”。
柳永曾说,人心最不能负的是女儿心。所以他尊重每一个他遇到的姑娘,并以真心相待,以诗词歌颂。这“真诚”也许会被崇尚“雅正”的当权者认为是“薄于操行”,却赢得了这些“女儿”的崇拜与敬仰。
百家讲坛2016年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