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门风景

2016-08-16 18:52从维熙
金融博览 2016年7期
关键词:满洲里国门边城

从维熙

一个人是一部历史。一个界临异国的边城,更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历史。

北国国门满洲里,称得上一部中国百年风云历史的浓缩。

横穿莽莽林海之后我们到达行程的终点——东北边城满洲里。它是中国北方边陲与俄罗斯接壤的国门。

汽车开到这座边城时,已是夕阳落山的黄昏。憨实好客的主人,首先带我们去一家酒店吃饭。其实我们下榻的宾馆设有旅客就餐的食堂,但是主人开了车来,不顾我们长途行车的疲惫,要我们去另外一家酒店吃晚饭,客随主便只好上了汽车。到酒店之后,才知主人用心良苦——在这儿进餐的同时,可以观看俄罗斯芭蕾演出。餐厅内的饭桌围成一个U字形,中间有一个圆周形舞台,就餐者可以边吃边看。我对此颇不理解,因为许多高雅艺术演出不仅规范演员,还规范观众,这样边吃边看不是对艺术的不敬和亵渎吗?主人为我解疑说:“该怎么说呢,说得通俗一点,他们是从俄罗斯远东地区来中国边城打工的,并不要求档次,像过去中国江湖卖艺的那般,主要是为了生活。”边城主人虽然把问题说得非常透明,但我出于对原苏联一代芭蕾皇后乌兰诺娃艺术造诣的崇敬,内心还是百感交织,升腾起一种难以言喻的酸楚之情。

我说:“是市里请来的,还是他们自己来的?”

“还用请?”他笑了,似乎在笑我对边城今朝的无知,“明天你到交易市场去看看,就会更了解今天的边城了。”

演出开始了。我停下手中进食的刀叉,眼睛专注地凝视着舞台。舞台上先后出现了几个身材窈窕的俄罗斯少女和与之伴舞的青年。无论从她们在舞台上的轻盈旋转还是从“倒踢紫金冠”的芭蕾技艺上看,绝非野台子出身,而是正规芭蕾舞团里的新秀;但在这21世纪之初,却远离俄罗斯故土,到中国边城来筑巢谋生了。这里边蕴藏着的不仅是艺术主体的移位,更意味着历史天平开始向中国倾斜。难道不是吗?要知道,回报他们艺术演出的,没有掌声,也没有鲜花,食客们有的在喷云吐雾,有的时不时地发出碗碟与刀叉的撞击声。此情此景,让我记起小时候在北京天桥看“西洋镜”或围观在此走江湖舞刀弄叉的把式演出;唯一不同的,是没人喊叫那一声长长的“好”字而已。但是舞台上的他们,依然温文尔雅地面带微笑,好像这里不是酒店里的自助餐厅,而是在莫斯科大剧院演出似的。

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也。据史记载,在一个多世纪之前的1900年,世界列强瓜分中国版图时,我们北方的近邻显示出出奇的贪欲。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自任侵略军司令,出兵17万多人,先侵占了东北的呼伦贝尔草原,最后占领了草原明珠满洲里。1902年满洲里的名字从中国的版图上消失,由一个绕口的洋名字霍洛金布拉格取而代之。这座美丽的小城,从此陷入噩梦之中。沙皇军队奸淫烧杀,演出了一幕幕弱肉强食的血腥惨剧;接着有一大批俄罗斯商人和远东平民风卷荷叶似的涌入了满洲里,边城人民俨然成了沙俄的仆从。有血气的边城百姓不甘这种屈辱,曾奋起反抗沙俄,但终因人单势孤被沙皇的屠刀镇压了下去,因而尽管时间已然跨过了一个世纪,这座边城的血色记忆并没有褪色。当然,由于年代的久远,许多历史沧桑已然如云雾般飘逝,唯一能勾起世纪悲情的纪念物,就是留在市区街道两旁一座座俄式的“木刻楞”房屋。其实,那些完全用木料盖起的房屋,其建筑式样是非常美丽的,但在这些美丽的下面,曾深埋着边城历史的眼泪和屈辱。

一个城市的建筑遗留,就是最好的历史图解。京城遗留下一派帝王宫殿,从中可以回眸千年历史;上海滩遗留下许多租界和洋行,可以远眺中国近代商海的变幻。满洲里的街市,可以明显地让人感知到它与俄罗斯难以割舍的地缘关系。“满洲里”三个字,闪烁出的血色太浓烈了,除了沙俄对其百般蹂躏之外,隔着一瓢海水的小小东瀛,也像贪食荤腥的野猫一样,在1932年冬天,派关东军先遣部队强行占领了满洲里。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临近结束之际,苏联倒是派兵强攻下满洲里,但是当地的平民百姓对此褒贬各半——苏联红军以飞机大炮赶走了日寇,但是与此相伴的,是这些士兵肆无忌惮地疯狂掳夺。在那曲雄浑美丽的国际主义大乐章中,留下了许多令边城人民心悸的旋律和音符,成为这座中国边城独有的凄美韵律和冰冷的记忆。

第二天,我们去觐见边城通往俄罗斯的中国国门。站在国门的遥望台上,目光远眺远东,近处一片片丛生的茅草,远处隐约可见俄罗斯的零星村落,天与地之间,有几只苍鹰展翅于中国与俄罗斯领空,它们是自由自在的空中美神。不知为什么,在这一刻我的思绪飞得非常遥远。我突然想起了屠格涅夫笔下的美文《白净草原》,继而又想起托尔斯泰的文学史诗《战争与和平》。文人永远当不了屠杀人类的政客和暴君,就在于他们心中揣有一颗善良的心——而历代的帝王(包括中国历史上的有些帝王),其生命基因中最欠缺的,就是从不体恤民情;总是在政权巩固之后,无限制地扩张领土。中国诗歌中“可怜无定河边骨,都是春闺梦里人”,就是这种血色的写照。纵观世界历史上所有野心勃勃的暴君,从拿破仑到彼得大帝,从希特勒到日本天皇,似乎难以找到一个能够驾驭别的民族并将其置于死地的先例。他们凭借暴力,只能让一个民族处于一时的“休克”。历经百年的潮涨潮落的历史轮回之后,中国边城满洲里经过血与火的洗礼,不仅依然屹立于欧亚桥头,在21世纪到来之际,它返老还童充满了青春的亮丽。

国门之侧,是个开放的边贸市场。那儿停放着约20辆大巴,是远途而来的俄罗斯人到边城来购买中国商品的。我和文友陈忠实站在国门之侧注目观之。虽然他们年龄不同,相貌各异,但每个人手里提着的大塑料袋,却都是大一统的黑色。经市场管理人员介绍,才知道这些人多来自贝加尔湖畔的一些市镇。让我感到惊异的是,有些人并非自己购物,而是受雇于当地俄罗斯蒙族(俄罗斯称之为“布里亚特人”)的小老板,专程来这儿当“倒爷”的。他们背着大黑袋子,忙于在市场上过秤过磅,凡是超过50公斤的大包,都要不厌其烦地解开,向不足50公斤的包包里充填,直到每个塑料大包都卡位在50公斤的秤星上为止。北国边城的八月下旬,已然一片秋意,但是他们人人忙得满头大汗。市场管理人员告诉我,俄罗斯海关规定,凡是超过50公斤重量的包,都要缴纳关税。而包内装的东西如果不满50公斤,他们又觉得自己吃了大亏——因为他们长途跋涉来中国边城,汽车要穿行远东千里荒原,是非常艰难的行程。此情此景,足以说明俄罗斯庶民百姓生活之艰辛。

在告别满洲里的前夕,主人带我们去街市上闲游。入夜之后,这座边城条条街道的华灯一齐绽放,灯火辉煌足以和中国任何一座大城市媲美。特别让我心旷神怡的,是边城市中心有个非常宽阔的广场,音乐喷泉喷射出的彩色水柱,把北国边城装点得如诗如画。有的老人在音乐旋律中翩翩起舞,有的老人坐在长椅上享受安闲;那些不安分的孩子们,则像穿梭的流星一般,在彩色光环闪烁中滑着旱冰;一些成双成对的青年人,在广场幽静的角落里,低声倾诉……在这一刻,我这个远程来边城的叩访者,欣喜之情油然而生:在噩梦般的风云世纪之后,中华民族的北国国门终于像一颗闪亮耀眼的明珠,在中国的边陲闪亮了! □

猜你喜欢
满洲里国门边城
出国留学,走出国门之初应注意三件事
边城
满洲里站国际货场扩能改造的研究
千顷月季喜“出嫁”飘洋过海出国门
外加电位对X80钢在满洲里土壤应力腐蚀的影响
何国门
月嫂变“金”嫂 走出国门也吃香
大庸边城的蛮与娇
В первом квартале 2016 года через КПП Маньчжоули прошли 220 международных грузовых железнодорожных составов
印象满洲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