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时代”的保险业

2016-08-16 18:46韩铭珊陈薪羽
金融博览 2016年7期
关键词:投保人保险业功能

韩铭珊+陈薪羽

创 业、创新、创意、创投、创作、创设、创优、创富……这是一个“创”时代,技术的指数级发展和产品的快速迭代改变了原有的创新方式,一个又一个颠覆性的故事不断演绎。对于源自人们互助需要而诞生的保险业来说,其功能也在不断深化与拓展,在规模化发展的同时,也面对着“创”的调整。

保险功能的演进

保险自诞生以来,其功能经历了一个由单一到多元的发展过程。

一是单一保险功能阶段。商业保险发轫于14世纪后半叶意大利的海上保险,是从行会合作保险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最初,船东在启航时先将一笔钱存放在一个商人那里,如果航程一切顺利,船舶安全抵达,船东不收回那笔钱;如果船在航程中出事,发生了损失,就由这个商人根据船东的损失进行赔偿。最早的保险就是在商人和商船船东间达成协议而形成的。由于当时还没有精算技术,保险功能的发挥受到很大限制。17世纪后半叶,保险精算学的诞生使理论意义上的人寿保险转化为现实意义上的人寿保险,开创了人寿保险发展的新局面,大大促进了保险经济补偿功能的发挥。

二是复合保险功能阶段。由于保险费是预付的,保险赔偿或给付责任要在整个保险期内履行,加上损失发生与赔付之间存在间隔,使得投保人的资金能够较长时间存留在保险公司的账户上。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随着保险业的壮大,保险公司聚集了大量资金,保险随之衍生出了资金融通功能。1895年,德国经济学家雷克西斯、法学家爱伦伯格和数学家波耳曼首次将保险与经济结合起来研究,开创了以保险为经济杠杆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的先河,开始了保险社会管理功能的萌芽。保险业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三大功能体系。

当下,保险业已经成为非公部门发挥社会公共管理功能、提供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的一个专门系统,它从微观或市场层面,通过熨平社会运行中的各种风险和摩擦,规避风险,补偿经济损失,降低社会总成本,促进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谐发展。

“创时代”的保险业

我国保险业在近30余年中取得了飞速发展。目前,中国保险行业中有11家保险集团(控股)公司,72家财产险公司,76家人身险公司(包括寿险、健康险、养老险),8家再保险公司,13家资产管理公司,49家专业保险经纪公司,29家专业保险公估公司,44家专业保险代理公司,中国保险行业进入黄金十年的发展阶段。截至2016年5月末,我国保险行业总资产达到139769亿元,资金运用余额达到121109.30亿元;2016年1~5月保险业原保费收入16120.18亿元,赔款和给付支出4452.40亿元。

经济发展、技术进步、全球化进程,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着的世界,保险业面对的风险也在不断变化,城镇化、现代化、互联网化、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金融危机、环境污染、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医疗负担、全球气候变化、恐怖主义袭击、巨灾发生频率和损失程度不断上升……传统的风险在变化,新型的风险不断涌现。保险业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发展机遇。

仅以寿险行业为例,其当前市场产品主要集中在保障型、万能型、分红型以及投连型这四类,问题不少。首先,保险产品单一化、同质化现象严重。市场主要主体设计开发的产品差异化小,不外乎在佣金、回报率等方面的细小区别。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产品相关条例规则的复杂性和不友好性带来了对保险产品本身理解上的困难,而且产品实质内容的雷同也易让消费者忽略保险产品本身的保障功能转而一味追求回报率等理财指标。其次,客户价值体验亟需提升。保险市场上大量售卖理财型的产品,这类产品背后缺少保险本该承担的经济补偿功能。保险,本身意在风险防控,是消费者主动管理风险的工具。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购买保险后,直到保险缴费或理赔时,才能见到保险公司的从业人员。一张保单,背后提供的服务太少,既没有健康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的服务,又没有相关医疗、养老资源的链接,使得保单仅仅是补偿赔付功能,而没附加有客户服务体验。事实上,任何一个购买保险的消费者,选择进行风险管控,内心并不希望真是通过生病或死亡得到赔付。如果保险公司能够做好投保人的健康管理等服务,辅助降低其致病率和死亡率,那么就既能够服务好投保人,又能够减少赔付率,从死差益中获得利润,从而实现双赢的结果。再次,利差损风险加大。目前很多市场主体,特别是一些新进入者,大量售卖短久期的趸交产品(2016年5月其占到同业规模保费的45%,比2015年同期再增长6%),形成不利于资产负债匹配的资产结构。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放缓,资产荒且投资收益率偏低的大环境下,高成本、短久期的渠道产品,形成部分保险公司巨大的利差损,三年期趸交产品客户端收益率5%以上,渠道成本年化1.5%,管理和销售再加保险保障基金等成本叠加后总的负债成本达到年化7%以上,在不到3%的10年期国债水平下,给投资端造成巨大压力,本应该作为风险厌恶型的保险投资资金,不得不去选择一些高风险的资产从而对高成本黏性的负债进行匹配。

当下,我国保险业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市场体系,具有了相当的规模与利润,“创时代”里,保险业也在从粗放式到精细化发展的转变,需要从理念、技术、产品等方面进行创新,寻求外延式发展路径,在更大的范围内优化分支机构调置,开辟新的营销渠道,利用技术和信息资源,扩大产品组合,以承担更高更复杂的风险。

首先,大力发展网络保险。从建立“保险信息网”,到建立“保险销售网”,再到实现“保险服务网”,待条件成熟,实行三网合一,使之成为保险销售的主渠道,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

其次,促进传统保险产品向现代保险产品的转变。一是推广“一揽子”保险计划。扩展过去那些彼此分离、各自独立的保险商品的保障范围,打破传统保险分类给销售带来的不便,节省投保人的时间和费用。二是推广“积木式”保险。保险人将保障项目采用积木式结构投向保险市场,投保人可以根据其意愿和所需保险保障的项目,从积木式系列保险商品种中进行选择,可多可少,不受限制。这些增设有附加保障作用的积木式保险可以为不同的保险对象提供不同层次的保险服务。三是加强产品的创新。可借鉴外国较受欢迎的万能变额保险、投资连结保险等新险种,把满足客户保险与投资、保险与储蓄等多重需求作为突破口。并且通过产品的设计,与投保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吸收投保人参与风险管理。四是增加保险服务产品。现代保险商品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商品内涵的不断扩大,不仅为投保人提供补偿保障功能,而且为投保人提供与保险有关的各种服务。将与保险产品有关的服务纳入合同,使之成为投保人的一项权利,不仅可以为投保人带来实惠,也为保险人巩固保险市场、创造竞争优势提供了有效的武器。与保险有关的服务因险种而异,包括提供热线信息,提供急救物品,提供救灾技术人员,支付救灾费用,帮出差的投保人照顾小孩及家务等。

再次,实现保险业管理经营发展思路的转变。从侧重风险计量的精算管理向侧重风险转移和分散的金融工程管理转变,从侧重对历史交易情况记录的财务会计管理向关注公司未来价值的公司金融管理转变,从侧重卖保单为主的负债驱动型经营模式向资本驱动型经营模式转变,从侧重静态地、独立地管理资产和负债向协调资产和负债的动态管理转变,从单一保险思想向一体化金融思想转变。

“创时代”下的保险,有很多议题可以讨论,比如互联网保险、互助保险、保险集团化下的混业经营、多牌照下的保险金融集团化趋势、巴菲特影响下的保险投资公司……“新国十条”从服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提出了保险服务业发展的新定位;从着眼由保险大国向保险强国的转变,明确了保险服务业发展的新蓝图;从提升保险业服务能力、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出发,提出了对保险服务业发展的新要求。号角声中,中国保险大时代正在开启。(韩铭珊为人保寿险首席投资执行官,陈薪羽为人保寿险投资部职员) □

猜你喜欢
投保人保险业功能
保险业:为“一带一路”建设护航
2018年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3.8万亿元
论中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
有必要创设“第二投保人”概念吗?
——与林刚先生商榷
关于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几点思考
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31例
辨证施护在轻度认知功能损害中的应用
保险理财 四大要点获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