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与防治

2016-08-16 15:12才布加·乌兰克文
现代农业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防治技术病原黄瓜

才布加·乌兰克文

【摘 要】近几年,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增加,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生日趋严重,成为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经过笔者多年生产实践,研究探索出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黄瓜;病害;病原;防治技术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increase of vegetable growing area, the happening of the angle of cucumber bacterial spot day by day serious, which becomes one of the important diseases of cucumber. This paper introduced angle of cucumber bacterial spot disease symptom, pathogen, and pathogenesis regularity and put forwar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Key words] cucumber;diseases; pathogen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echniques

1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发病症状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是黄瓜上的重要病害之一。常在田间与黄瓜霜霉病混合发生,病斑比较接近,有时容易混淆,但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在叶片背面产生几个多角形水渍状病斑,而细菌性角斑病在叶片背面产生针状水渍状病斑,往往几十个病斑同时发生。病情发生趋势没有霜霉病迅速,对黄瓜生长影响没有霜霉病严重。

幼苗和成株期均可受害,但以成株期叶片受害为主。主要危害叶片、叶柄、卷须和果实,有时也侵染茎。子叶发病,初呈水浸状近圆形凹陷斑,后微带黄褐色干枯;成株期叶片发病,初为鲜绿色水浸状斑,渐变淡褐色,病斑受叶脉限制呈多角形,灰褐或黄褐色,湿度大时叶背溢出乳白色浑浊水珠状菌脓,干后具白痕,后期干燥时病斑中央干枯脱落成孔,潮湿时产生乳白色菌脓,蒸发后形成一层白色粉末状物质,或留下一层白膜。茎、叶柄、卷须发病,侵染点水浸状,沿茎沟纵向扩展,呈短条状,湿度大时也见菌脓,严重的纵向开裂呈水浸状腐烂,变褐干枯,表层残留白痕。瓜条发病,出现水浸状小斑点,扩展后不规则或连片,病部溢出大量污白色菌脓。条件适宜病斑向表皮下扩展,并沿维管束逐浙变色,并深至种子,使种子带菌。幼瓜条感病后腐烂脱落,大瓜条感病后腐烂发臭。瓜条受害常伴有软腐病菌侵染,呈黄褐色水渍腐烂。浩瀚高科农业专家提醒:角斑病易与霜霉病混淆而用错药,使病害屡治不愈。一般霜霉病叶片病斑背面有黑色或紫色霉层,病斑后期不穿孔,瓜条不受害;角斑病叶背病斑溢出菌脓,穿孔,瓜条受害有臭味。

2 病原

该病属细菌性引起的病害,称丁香假单孢菌流泪致病变种,病菌生长适温24℃~28℃,最高39℃,最低4℃,48℃~50℃经10min致死,除侵染黄瓜外,还侵染葫芦、西葫芦、丝瓜、甜瓜、西瓜等。

3 发病条件

3.1 病菌附着在种子内外,或随病株残体在土壤中越冬,成为来年初侵染源,病菌存活期达1~2年。借助雨水、灌溉水或农事操作传播,通过气孔或伤口侵入植株。用带菌种子播种后,种子萌发时即侵染子叶,病菌从伤口侵入的潜育期常较从气孔侵入的潜育期短,一般2~5d。发病后通过风雨、昆虫和人的接触传播,进行多次重复侵染。

3.2 棚室栽培时,空气湿度大,黄瓜叶面常结露,病部菌脓可随叶缘吐水及棚顶落下的水珠飞溅传播蔓延,反复侵染,因此,当黄瓜吐水量多,结露持续时间长,有利于此病的侵入和流行。露地栽培时,随雨季到来及田间浇水,病情扩展,北方露地黄瓜7月中下旬达高峰。

3.3 此病发病适温24℃~28℃,最高39℃,最低4℃。在49℃~50℃的环境中,10min即会死亡。相对湿度在80%以上,叶面有水膜时极易发病。 因此,此病属低温、高湿病害。

3.4 病斑大小与湿度有关,夜间饱和湿度持续超过6h者,病斑大。湿度低于85%,或饱和湿度时间少于3h,病斑小。昼夜温差大,结露重,而且时间长时,发病重。

4 综合防治技术

4.1 农业防治

选用耐病品种,如津研2号、中农5号、黑油条等;从无病瓜上留种,选用无病土育苗,与非瓜类作物或蔬菜实行2年以上轮作,加强田间管理,生长期时清除病叶、病瓜,收获后清除病残株,深埋或烧毁。

4.2 种子处理

黄瓜种子可用40%福尔马林150倍液浸1.5h,或用72%硫酸链霉素5000倍液浸种2h,冲洗干净后催芽播种。

4.3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用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隔7~10d防治1次,连续防治2~3次。

猜你喜欢
防治技术病原黄瓜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清新脆嫩的黄瓜
黄瓜留瓜要注意两点
我喜欢黄瓜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摘黄瓜
商洛核桃举肢娥防治技术
煤矿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分析
鹅病毒性传染病病原的采集和分离
食源性病原微生物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