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华章 李亚美
思政课对学生对正确思想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成功的教学不仅仅是靠理论知识的传输,同时还需要学生去亲自实践,从实践中学会何为“思政”。本文主要对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与分析,根据实际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改革建议,具体内容如下:
一、目前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存在问题
目前,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现状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高校不够重视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看得见,摸不着”的实践教学屡见不鲜;思政课实践环节中参与活动的学生过少,门槛过高以及课程缺乏激励机制,实践教学达不到预期目标等,具体如下:
(一)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过少 思政课要进行实践教学最重要的因素就是经费问题,只有在经费充足的条件下,教师才能带领学生在学校举办相关的实践活动或者走上社会进行相关的思政实践活动。由于学校经费过少,高校的实践教育基地不完善或为学生安全问题着想等问题,思政课实践活动的开展也是多方的阻力,能成功举办的思政实践活动的少之又少。
(二)“看得见,摸不着”的实践教学
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加重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然而实际情况上,高校的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通常为“看得见,摸不着”。有些高校想进行实践教学,但由于经费不足或者教师专业知识的局限以及教学方式传统落后等,在高校中进行实践教学较为困难。具体表现为高校思政课的实践教学目标虽然在课程表中设定,但是基本上都变成了思政理论教学课。 (三)参与思政课实践的活动门槛高,人数受限
高校思政课的理论教学环节是对每一位学生都不陌生,然而真正的实践教学活动是非常罕见的,原因主要是思政课实践教学所需经费过高,能参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生非常少。根据实际调查发现,在高校开展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例如“三下乡”、“关注与呵护留守儿童”“党员实践”等活动中,能参与这些活动的学生非常少,且大部分学生为学生会成员或者成绩显著的学生。 (四)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过低 很多学生虽然亲自参加了思政课实践活动,活动结束后也写了很多的思政实践报告,但是实际上,这些实践报告大多是百度上复制粘贴回来的答案,根本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知识。
二、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改革与探究
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存在存在诸多的问题,笔者经过认真探索,认为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以有如下改进:
(一) 举办小型的社会实践系列活动
虽然高校的教育经费不足,但是思政课的教学还是可以在有限的环境中开辟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举办小型的社会实践系列活动。在高校中,思政课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周末以班级或者社团、学生会等形式进行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去养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去福利院教小朋友一些教育知识等。
(二)降低思政课实践教学活动门槛 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并不是要求学生一定要走出校门或者到基层进行体验,在高校中也可以进行。例如近几年的社会热点(日本与中国的领土纠纷,“抵制日货”过激行为;安徽高校某班学生集体殴打教师)等,把这些热点放到思政课上让学生进行专题辩论赛或者让学生进行模拟教师讲解等,这些都是思政课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亮点。 (三)建立或完善有效的思政实践教学激励机制
高校思政课设立实践教学环节最终目的是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因此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重中之重。高校相关领导与教师应该根据学情制定或完善有效的思政实践激励机制。例如对在参与思政实践活动中表现突出团体或者学生个人进行奖励,以此刺激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真参与,从而真正学到知识。 三、结语
总之,思政课实践教学环节对学生优秀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高校应重视并作出相关的实际行动。同时,每一个学生都有享受接受思政实践教育的权利,教师在制定实践教学方案时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并提高思政课实践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