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2)
论欧盟“双反”贸易仲裁对中国光伏产业的影响
任倩
(新疆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12)
光伏产业作为世界新兴产业和新能源产业,越来越受到世界各个国家的关注。近年来,我国的光伏产业发展迅猛,成为全球主要的光伏设备及电池生产国和出口国。2012——2013年欧盟发起了针对我国光伏产品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双反”调查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同时也揭露出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从欧盟对中国光伏产业发起“双反”调查着手,回顾事件发生原因,探讨遭遇欧盟“双反”调查的影响,从而以政府和企业层面制定出相关的对策,来重振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欧盟;双反贸易仲裁;光伏产业;囚徒困境
随着全球污染和能源紧缺问题的不断加剧以及绿色发展这一概念的引入,可再生能源对于国家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各国政府也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研发和应用方面的支持力度。欧洲为我国光伏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反观国内,对光伏产品的消费不足,应用非常少,因此我国光伏产品对欧洲市场依赖性极高。2012年9月6日,欧盟委员会宣布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再后来于11月8日发布公告对中国光伏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2013年5月8日,欧盟委员会同意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临时性惩罚关税。虽然后来中方坚决反对并进行了必要的反制措施,双方于7月27日达成“友好”解决方案,但这场“双反”贸易仲裁无疑对中国光伏产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
近年来中国光伏产业盲目发展及与欧洲贸易摩擦频繁升发生,迫使我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方向及方式越来越成为其未来的主要矛盾,需要迫切解决。
(一)欧洲光伏市场急剧萎缩
自2011年起,受欧债危机的影响,作为全球光伏组件最大需求地的欧洲多国不断削减太阳能政府补贴,使得欧洲光伏市场开始不断萎缩,在其国内各光伏企业不断倒闭的同时,也给中国光伏企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2011年欧盟对华“双反”贸易仲裁事件前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额为215亿美元,其中对欧洲出口额为161亿美元,比率高达74.7%。欧盟“双反”后,中国光伏组件对欧洲出口额急剧下降至2013年的30.2%,欧洲光伏市场急剧萎缩。
(二)我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急剧下降
由图1可以看出,2012年和2013年,受美国和欧盟反倾销和反补贴的影响,我国光伏产品贸易总额下降幅度较大。从欧盟对我国光伏产业提起诉讼到最后欧盟委员会作出终裁这期间,欧盟就享受进口救济,比如征收临时反倾销税等措施保护国内企业,而我国光伏产业需要应诉,受可置信的反倾销税威胁,会在调查期内做出一些刻意减少出口量,以争取更多胜诉的可能,从而影响我国出口总额。
图1 2011——2013年中国光伏产品进出口总额
(三)我国光伏企业经济效益受损
由于我国光伏企业主要以出口为主,因此短期内将失去一个巨大的资本积累市场,许多企业面临破产的风险,部分企业开工计划被推迟。原本市场重点在欧盟的企业,由于受到“双反”调查被排挤出欧盟市场,短时间内无法转移,资金链连接不过来,来不及重新建立新的市场。同时对于可以迅速转入国内的企业来说,向国内市场转入,会影响国内供需平衡。据统计,中国有80%的企业停产,全行业面临亏损,大量的库存积压,大量工人下岗失业,影响巨大。
(四)加剧国内产能过剩
以光伏发电情况来看,由图2可以看出,受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贸易仲裁的影响,中国许多光伏企业破产倒闭,2012年我国光伏电池组件产量为15GW,相较于2011年增长率为-31.8%。2011年我国光伏电池组件产量为22GW,国内装机量只有4.5GW,仅相当于国内产量的20.5%,这说明仅有20.5%用于国内需求,将近80%的光伏电池组件需要出口,产能已经严重过剩。部分地区用电量低,已经无法完全消纳这些电量,并且受到电力系统接纳能力限制无法大规模发展,而2012年中欧发生了迄今为止最大的贸易争端,致使国内过剩产能无处可去,产能过剩迅速加剧。
图2 2010——2012年全球光伏电池组件产量及中国光伏电池组件产量、增长率
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五)多晶硅仍承受低价压力
2012年受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双反”的影响,不少企业纷纷破产倒闭,多晶硅企业也涉及其中,全年多晶硅产量约7.1万t,增长率跌至-15.5%。我国多晶硅因生产技术落后,仍需大量进口,国内产量仅能满足我国不到50%的市场需求,而国外多晶硅拥有纯熟的高提纯技术,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市场供应量不断增大,因此产品持续以低于成本价格对我国进行低价倾销。这对我国光伏产业无疑是雪上加霜,而我国多晶硅进口主要来源于美国、韩国和欧盟。作为反制手段,为谈判增加筹码,2012年11月1日,商务部对欧盟产的多晶硅追加“双反”立案,并与美、韩两国的多晶硅合并调查。由此形成了涉及美国、韩国、欧盟的“多晶硅双反案”。但由于我国存在多晶硅贸易救济的漏洞即允许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因此虽然2012年我国针对欧美韩进口的多晶硅发起“双反”调查,但是通过加工贸易方式,国外企业规避了“双反”的影响。后2013年和2014年我国再次对欧美韩进口的多晶硅发起“双反”调查,但影响依然不大,我国企业承受巨大的低价压力。而2014年我国多晶硅进口量达到破纪录的10.2万吨,比2013年增长了27%。
(一)政府层面
1.重视并大力发展国内市场
由于目前我国的光伏产业普遍存在成本较高的问题,国内光伏市场中的消费需求较小,再加上我国政府对光伏产业的重视程度较低,因此给我国光伏企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国内消费市场。我国的光伏企业可以通过媒体传播和广告宣传的方式向国内普及光伏产品,以国内市场作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政府应加大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发展国内市场进行引导与支持,在我国太阳能源发达的中西部地区建设大型的太阳能光伏电站,缓解我国依赖进口和传统能源的局面。
2.继续建立完善的产业链体系
在产业链体系中,我国光伏产业的现状是多晶硅原材料依靠进口,产品生产营销依靠出口,而硅片和电池制造等中间环节成本较高,竞争力不足。因此要改变这种现状,使得中国光伏产业进一步发展,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产业链体系。政府引导和扶持企业建立研发更多的多晶硅生产地,减少原材料的进口;提高太阳能电池加工质量,扩大规模,建立品牌效应。
3.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及措施机制
政府要完善我国光伏产业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统筹制定相关的金融扶持政策,正确地鼓励和引导可信赖的金融资本市场积极参与到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的行列中来,通过降低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等清洁能源的资金成本的措施,来调动、鼓励并引导各方位资本对光伏产业的深化发展实施长期投入和优惠扶持,及时而有效的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资金支持;政府要对市场进行有效监督并要做好相关服务工作,规范产业的发展。
(二)企业层面
1.积极开拓新兴多元化市场
面对欧盟“双反”危机,积极开拓东南亚、中东、拉美和非洲等新兴市场成为我国光伏企业规避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实无论是否发生中欧光伏贸易争端,我国光伏产业都要开发更为广阔的国外市场,不能仅局限在欧洲一地。2014年国内光伏企业也确实加大了开拓国外其他新兴市场的力度,扩大在新兴市场中的份额,包括日本和韩国等快速增长的市场,以及南美、非洲和东南亚地区等潜在的市场,达到绕道发展的目的。
2.加强自主技术创新
中国光伏企业应当加强技术引进和自主技术创新,以达到降低生产成本、促进产品升级换代、提高产品竞争力的目的。中国光伏企业目前应当引进西方先进技术通过消化吸收逐渐将重心转移到发展自主创新上来,通过设立专门的光伏技术研发部门、加强先进设备的制造和如多晶硅提纯技术的研发,降低生产成本进而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光伏产业原料和核心设备依赖引进的局面,使我国真正成为光伏制造和研发强国。
(三)行业层面
1.加强人才培养及技术交流
人才是决定光伏产业发展的核心因素。只有拥有最够数量的、精通业务的行业人才,才能推动光伏发电及应用技术的研发工作,获取世界范围内的光伏技术优势和竞争力。我国光伏行业协会应当积极开展同相关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全国性及地方性的光伏技术培训机构,大力培养光伏行业的人才。因为光伏技术学属于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应用性学科,需要专业实验室、操作场地和实际操作演示等辅助手段和设施来强化行业人才对实践技术的掌握。因此行业协会应当充分发挥光伏企业以及相关高校、教育机构之间的纽带作用,建立起理论学习与实际操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光伏技术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机制。
2.加强行业管理以促进协调发展
现在我国对光伏产业的管理稍显混乱,一些民营企业和国企恶性竞争,不利于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应加强行业管理,提高协调能力来协调行业内的矛盾和冲突,减少行业内耗,促进行业协调发展。
[1]赵华.光伏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4,(11):1-4.
[2]徐远志.光伏产业现状分析及展望[J].云南冶金,2014,(5):3-6.
[3]邓淑华.光伏产业遭遇欧美双反调查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3,(19):6-7.
[4]孔祥鑫.中国与欧美光伏产业贸易摩擦问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5]李子木.倾销与反倾销:中美的光伏争端[N].中国产经新报,2012,(30):9-10.
[6]李航.贸易摩擦对中国光伏产业发展的影响[D].外交学院,2013.
[7]Thomas J.Prusa.The Trade Effects of U.S.Anti-dumping Action[C].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7.
[8]BrentonP.Anti-dumping policies in the EU and trade diversion[J].European Jourm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1,17(3):593-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