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2016-08-16 08:06:32李俊峰聂朝俊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森林公园足迹贵州省

李俊峰,聂朝俊

(1.贵州大学 林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省林业厅,贵州 贵阳 550025)



·山区开发·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

李俊峰1,聂朝俊

(1.贵州大学 林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2.贵州省林业厅,贵州 贵阳 550025)

为评价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状况,本文运用生态足迹模型,以贵州省森林公园2010-2014年旅游统计数据为依据,对该时间段内贵州省森林公园的旅游生态足迹、旅游生态承载力以及旅游生态赤字等进行计算,结果表明:5年间,贵州省森林公园人均旅游生态足迹、人均旅游承载力和人均旅游赤字都呈下降趋势,人均生态足迹由2010年0.0483 hm2下降到2014年的0.0286 hm2;人均生态承载力由2010年的0.0194 hm2下降到2014年的0.0090 hm2;人均生态赤字由2010年的0.0289 hm2上升到2014年的0.0196 hm2;生态足迹指数由2010年的-1.49下降到2014年的-2.19;生态压力指数由2010年的2.49上升到2014年的3.19。总旅游生态足迹、总旅游承载力和总旅游赤字都呈缓慢的增长趋势,而生态足迹指数和生态压力指数都反映出了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但是2012年后这种不可持续状态逐年有所缓解。通过生态足迹的变化找出影响因素,为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意见。

生态足迹;旅游生态足迹;可持续发展;贵州省森林公园

森林公园是充分发挥森林功能特别是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主要载体,也是森林旅游事业发展的最重要阵地[1]。作为生态旅游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到森林公园旅游人数的增多,旅游活动开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森林公园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2]。生态足迹(ecological footprint)最早是由加拿大生态经济学家William Rees等在1992年提出,1996年由其博士生Wackemagel等对其理论和方法加以完善,成为一种测量人类对自然资源生态消费的需求(生态足迹)与自然所能提供的生态供给(生态承载力)之间差距的方法[3-6]。在国外,该模型自创立以来,从全球尺度和区域尺度上度量了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况,并广泛运用于土地需求量预测、旅游业、区域贸易、环境评价与水产业;在国内,因其直观性、易操作性等优点,该模型被应用于土地利用可持续评价、水产业与农业可持续评价、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及能源消费等研究中,尤其在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中运用极为广泛[7-11]。

在森林公园经营过程中,必须注重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以说森林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问题已成为当前开展森林旅游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评价森林公园的发展是否处于可持续状态,探讨实现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措施,是当前森林公园商业化经营的重要前提。由此可见,研究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发现,目前有关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较少。因此,本文运用旅游生态足迹模型,以2010-2014年贵州省森林公园发展情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该时间段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生态足迹进行计算分析,研究贵州省森林公园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变化过程和特征及其旅游可持续发展状态,同时为建设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意见与建议,全力保障森林旅游实现井喷式增长。

1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部(E103°36′~109°35′、N24°37′~29°13′),位于云贵高原东部,地势起伏较大,地貌类型复杂多样,年平均气温14~16℃。全省境内东西长570 km,南北宽510 km,土地总面积17.61万km2。平均海拔1107 m,年降雨量都在1300 mm左右,日照时数全年约1300 h。区内气候凉爽,森林资源丰富,为森林公园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截止2014年底,贵州省共有各级森林公园78个,其中国家级森林公园22个,省级森林公园34个,县级森林公园22个,森林公园总面积为264955.35 hm2,共接待游客3066.19万人次,其中海外游客为25.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39.16亿元。

1.2研究方法

按照不同数据获取方式,旅游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包括成分法和综合法两种,其中成分法以人类的衣食住行活动为出发点,通过实地调查获取人均消费数据,适合小尺度的生态足迹计算[10]。综合法则是根据一定区域性统计资料获取消费项目的总量数据,再结合人口数计算人均消费量,适合大尺度的生态足迹计算。结合数据来源,本文采用综合法。

生态足迹是通过测定一定区域内维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消费量以及吸纳人类产生废弃物所需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大小,参照国家生态足迹的计算方法[12-14],其计算公式为:

式中:EF为总的生态足迹,N为人口数,ef为人均生态足迹,i为消费商品和投入的类型,ci为i种商品的人均消费量,Pi为i种消费商品的平均生产能力,ri为i种消费品的均衡因子,引入此项是因为每种生物生产力不同,必须进行转换后才能直接相加。本文沿用1993年Wackernagel在计算中国生态足迹时的均衡因子,其中森林均衡因子值为1.14。

1.2.2生态承载力模型

生态承载力指在不损害有关生态系统生产力和功能完整的前提下,生态系统生产可提供人类消费的生物资源和吸纳人类产生废物的生产性土地面积的总和[15-16],是反映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计算公式为:

EC=N×ec=N×∑Ai×ri×yi

式中,EC为总生态承载力,ec为人均生态承载力,N为区域总人口,Ai为人均生物生产面积,ri为各类型土地的均衡因子,yi为产量因子。产量因子也沿用1993年Wackernagel在计算中国的生态足迹时所釆用数值,为0.91。

通过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的比较,较为直观地反映某一区域生产的自然资源是否足够支持该区域的消费和生产活动,定量化反映了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17]。当某一地区的生态足迹超过生态承载力,则称生态赤字,该地区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反之,当生态承载力超过生态足迹,则称生态盈余,该地区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

1.2.3生态足迹指数和生态压力指数

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考察与分析…………………………………… 孙 莹,孙增先(5·381)

生态足迹指数指区域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差额即生态盈余和生态承载力的比值,也即某区域生态系统尚未被利用的生态承载力占总生态承载力的百分比[17],计算公式为:

EFI= (EC-EF)/EC

生态足迹指数以0为临界值,当EFI>0时,该区域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当EFI<0时,该区域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且EFI<-1时,区域处于严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

生态压力指数是某一地区人均生态足迹与人均生态承载力的比值[18],是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之一。计算公式为:

ETI=ef/ec

生态压力指数的等级划分标准为:当ETI<0.5时,表明该地区处于很安全的状态;当0.51.5时,该地区处于很不安全的状态。

1.2.4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数据来自2010-2014年《贵州省统计年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和国家林业局官网。

表1 2010-2014年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数据

2 结果与分析

2.1旅游生态赤字研究

贵州省2010~2014年旅游生态赤字计算结果显示(表2),2010~2014年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总生态赤字总体呈增长趋势,年均总生态赤字0.5238×104hm2,2011年增幅为5.93%,2012年增幅为44.82%,2013年呈下降趋势,减少了3.69%,2014年增幅为2.26%。从人均旅游生态赤字来看,4年间则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年平均值为0.0244 hm2/人,降幅为32.18%。从旅游生态赤字综合来看,2012年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发展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而这种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可能是旅游人数剧增以及为满足旅游需求对环境的过度开发促使生态环境负荷增大。由表2可知,2012年人数高达2438.19万人,较2011年人数增长了46.70%,2010~2011年、2012~2013年与2013~2014年的人数增幅分别为20.55%、3.64%和21.33%,而2010~2011年总面积增加了0.52%,2011~2012年总面积增加了0.79%,2012~2013年

表2 2010~2014年贵州省旅游生态赤字特性表

总面积没有变化。可见在有限的森林公园面积下旅游人数涨幅超过了生态环境负荷。

2.2旅游生态足迹研究

从表3得出,贵州省森林公园人均旅游生态足迹逐年减少,从2010年的0.0483 hm2/人降到2014的0.0286 hm2/人,降幅为40.79%,可见与2010年相比,2014年贵州省森林公园对旅游生态的利用效率有所提高。由于旅游人数的不断增加,森林公园在研究时间内的旅游总生态足迹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总增幅为36.61%,但其增幅逐年相对变缓。原因可能是随着旅游人数的快速增长,达到森林公园旅游区承载力饱和点,总生态足迹增长幅度才逐步下降。

表3 2010~2014年贵州省旅游生态足迹特性表

2.3旅游生态承载力研究

从图1知,森林公园总生态承载力由2010年的26.78×104hm2涨到2014年的27.49×104hm2,增幅为2.65%,但极小于旅游生态足迹涨幅36.61%;人均旅游生态承载力由2010年的0.0194 hm2/人降到2014年的0.009 hm2/人,降幅为53.61%,说明随着森林公园旅游事业的开发,生态承载力在总量上有所增加,但是由于旅游人数的快速增长导致了人均生态承载力的急剧下滑,这也使得在基数上每一年的总生态承载力与人均生态承载力均小于生态足迹,说明了森林公园出现旅游生态赤字,森林公园旅游业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其次,旅游承载力的增长速度比旅游生态足迹的增长速度慢,并且旅游承载力基本趋于不变。这说明,随着人们对森林旅游需求的增多,旅游承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间接反映贵州省对森林公园的有效开发程度不够,没有开发出森林公园潜在的旅游资源。

图1 2010~2014年贵州省旅游生态承载力特性表

3.4旅游生态足迹指数和旅游压力指数

根据生态压力指数模型,从图2可知,各年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1.5,总体呈增长趋势,增幅为28.11%,表明森林公园的生态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并逐年恶化。同时,各年生态足迹指数均小于0,呈逐年下降趋势也说明了该问题。其中,2012年,贵州省森林公园生态压力指数(3.25)和生态足迹指数(-2.25)都达到5年期间阀值,处于严重不可持续发展状态,主要原因是2012年森林公园的旅游人数急剧增长,增幅达到了46.70%,而2013年后的旅游生态足迹指数和压力指数都有所回落,说明贵州省森林公园的不可持续发展状态有所减缓。

图2 2010~2014年贵州省旅游生态承载力特性表

3 结论与讨论

贵州省具有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森林资源的充分利用促进了贵州经济发展。从具体经济数据来看,森林旅游的收入逐年增加,从2010年的33399.81万元涨到了2014年的391623.70万元,涨幅为10.72%。但是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方法分析出的结果来看,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已处于不可持续发展状态。可见,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的开展必须要兼顾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发展。因此,实现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以下建议:

(1)采取有效措施控制森林公园旅游生态足迹的增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旅游出行需求将不断增长,在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和游客接纳能力尚未升级改造的阶段,森林公园可以采取游客分流的形式,引导游客前往其他景点,解决景点容纳能力和游客旅游量的矛盾,从而达到控制森林公园生态足迹高速增长的目的。

(2)大力发展森林公园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潜在资源,提高贵州省森林公园旅游承载力。首先,在建设森林公园时,提前对公园建设区进行详细的资源调查,做好规划,合理布局,完善相关的旅游配套设施;其次,合理经营森林公园,改善森林结构,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同时,加强森林资源监测,掌握森林变化动态,恢复被破坏的植被,提高森林生态承载力。

(3)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实施林业部门的专职化管理。政府在建设森林公园时,需要考虑到建设过程中造成的生态破坏进行补偿的问题,树立“建设和发展森林公园是为更好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观念,和公园经营管理单位成立生态补偿专项基金,在森林公园经营盈利时,把合理收入用于园区内及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另一方面,建设和经营森林公园需要林业部门的专职化管理,政府相关部门提供辅助管理。林业部门对森林的发展状态能够做到有效监管,对森林公园经营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能够提出专业的解决措施和方案。

[1]李柏青,吴楚材,吴章文.中国森林公园的发展方向[J].生态学报,2009(05):2749-2756.

[2]盛俐,刘媛.我国森林公园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J].林业资源管理,2009(04):20-25.

[3]Rees W E. Ecological footprints and appropriated carrying capacity: what urban economics leaves out[J].Environment&Urbanization,1992,4(2):121-130.

[4]Wackernagel M,Rees W E,Testemale P. Our ecological footprint : reducing human impact on the earth[J].Population&Environment,1996,1(3):171-174.

[5]魏媛,吴长勇.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贵州省生态可持续性动态分析[J].生态环境学报,2011(01):102-108.

[6]章锦河,张捷.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J].地理学报,2004(05):763-771.

[7]蒋依依,王仰麟,卜心国,等.国内外生态足迹模型应用的回顾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05(02):13-23.

[8]Lenzen M,Murray S A. A modified ecological footprint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ustralia[J].Ecological Economics,2001,37(2):229-255.

[9]Haberl H,Erb K H,Krausmann F. How to calculate and interpret ecological footprints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the case of Austria 1926-1995[J].EcologicalEconomics,2001,38(1):25-45.

[10]杨桂华,李鹏.旅游生态足迹: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J].生态学报,2005(06):1475-1480.

[11]徐娥.生态足迹模型在中国不同行业中的应用及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2010(08):264-267.

[12]王书华,毛汉英,王忠静.生态足迹研究的国内外近期进展[J].自然资源学报,2002(06):776-782.

[13]黄宝荣,崔书红,李颖明.中国2000~2010年生态足迹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2016(02):420-426.

[14]张志强,徐中民,程国栋,等.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J].地理学报,2001(05):598-609.

[15]王辉,姜斌.生态足迹模型对旅游环境承载力计算的应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03):358-360.

[16]刘年丰,姚瑞珍,刘锐,等.基于EFA的旅游景区生态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05):95-97.

[17]陈珂,张颖.北京森林旅游生态足迹的嬗变与启示——基于1999-2011年森林公园的统计数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2):80-84.

[18]曹新向.旅游地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及实证研究——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分析[J].经济地理,2006(06):1062-1066.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forest parks of Guizhou Province based on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LIJun-feng1,NIEChao-jun2

(1.CollegeofForestry,Guizhou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25,China; 2.ForestryDepartmentofGuizhouProvince,Guiyang,Guizhou550025,China)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proposed by Rees William in 1992 is an important method for the quantitative study of regional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forest parks of Guizhou, we use ecological footprint model to research the sustainability by tourism ecological footprint, tourism ecological carrying capacity and tourism ecological deficit based on the tourism statistical data of forest parks in Guizhou Province during 2010-2014.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per-capita ecological footprint, the per-capita ecological capacity and per-capita ecological deficit of forest parks all show a downward trend; the per-capita ecological footprint decreased from 0.0483 hm2in 2010 to 0.0286 hm2in 2014, and the per-capita ecological capacity decreased from 0.0194hm2in 2010 to 0.0090hm2in 2014, while the per-capita ecological deficit decreased from 0.0289 hm2in 2010 to 0.0196hm2 in 2014; then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index decreased from -1.49 in 2010 to -2.19 in 2014, and the ecological tension index increased from 2.49 in 2010 to 3.19 in 2014. However, the total tourism ecological footprint, the total tourism carrying capacity and the total tourism deficit showed a slow growth pace. For the ecological footprint index and ecological tension index, it reflects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 parks of Guizhou in an unsustainable state, but the unsustainability eased year by year since 2012. We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forest parks of Guizhou Province.

ecological footprint; tourism ecological footpri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rest parks in Guizhou Province

1008-0457(2016)03-0053-05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sdnyswxb.2016.03.010

2016-03-14;修回日期:2016-04-29

聂朝俊(1958-),男,研究员,贵州省林业厅总工程师,国家注册咨询工程师;E-mail:1325701975@qq.com。

S759.91

A

猜你喜欢
森林公园足迹贵州省
贵州省种公牛站
森林公园游记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成长足迹
龙架山森林公园
乡村地理(2018年1期)2018-07-06 10:35:04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
现代园艺(2018年3期)2018-02-10 05:18:29
足迹
心声歌刊(2018年6期)2018-01-24 00:56:12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游温州森林公园 享自然山水美景
浙江林业(2016年5期)2016-06-14 11:23:31
足迹
社会与公益(2016年2期)2016-04-13 02:4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