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的“掌上家园”

2016-08-16 03:28于涛
当代工人(B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大西总工会服务中心

文/于涛



新市民的“掌上家园”

文/于涛

本期面对——沈阳市沈河区大西街道总工会“新沈河新市民”微信平台

【编辑留言】虽然农民工兄弟已经被定义为新市民、新工人,但这仅仅是一个“名分”的确立。城市能够为新市民提供哪些机会?工会能够为新工人提供哪些服务?这些仍需要我们不断探索。

沈阳市沈河区大西街道总工会开通的“新沈河新市民”微信公众号给我们带来新的启示——互联网只是载体,通过线上线下结合,将服务深入到每个社区,才能让虚拟的服务真正到位,成为真实的优化服务。

党员义工到裕景工地给农民工送西瓜

唐晓阳拿出手机,熟练地打开微信,进入“新沈河新市民”的微信公众号,浏览了最新一期招聘信息——这期招聘信息汇集了60多个单位的近100个岗位需求,唐晓阳看得很仔细,他来沈阳务工已经两年多时间,正打算换个工作。

“这个微信号挺方便,提供的都是我们农民工最需要的内容,而且工会办的可信度高,不怕被骗。”唐晓阳说他正在登录的,就是沈阳市沈河区大西街道总工会在微信上开通的“新沈河新市民”公众号,“我们来打工的很多人都在用它。”

线下线上

今时今日,机关企事业单位开通微信公众号的并不少见,而“新沈河新市民”微信号的特点,不仅仅在于它是一款专门为辖区内农民工服务的微信平台,更主要的是,它是一款基于线下服务而来的微信号。

打开“新沈河新市民”微信号,其页面的设计风格非常简单,分为工会快讯、便民服务、就业创业三个栏目。其中就业创业栏目占了很大的比例,例如5月5日发布的“沈河区2016年第十七场招聘会”通知中,一口气公布了几十个单位的招聘信息。招聘的岗位更是五花八门,急救中心担架员、维修工、厨师、保安、保洁、月嫂、保姆、客服、销售、行政等三四十种岗位,另外一些收入较高的岗位如程序员、连锁店店长、广告公司企划、中层管理人员、高级技工等也不在少数。在这些招聘信息的后面,都直接标注了用人单位的联系人和电话,应聘者可直接与用人单位联系。

而便民服务栏目则主推日常生活中的诸多实惠便捷,农民工可通过发布的免费理发、免费体检、图书借阅、车票代购、代缴水电气缴费信息,进行网上预约服务。

大西街道总工会工作人员杨瑞雪说,自今年4月20日“新沈河新市民”微信号创立以来,受到了辖区内广大务工群体的热切欢迎,大家一致的反馈是从今往后和工会联络更方便,找工作更简单了。但其实,这种简单方便的感觉不仅仅是基于互联网带来的零距离,更是依靠大西街道总工会多年坚持的“五同城、五服务、五保障”实体工程作为基础才得以实现。

新市民待遇

提起大西街道总工会或许知道的人不多,但提到“大西地区农民工公共服务中心”的名字,很多沈阳人都有印象。该中心成立于2011年6月,是全国首家地区性农民工服务中心,其诞生之初提出的“五同城、五保障”实体工程就曾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所谓五同城,是指党团活动同城化、民主自治同城化、工会权益同城化、妇儿关爱同城化、文体生活同城化。简单地说,就是组织农民工参与街道和社区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促进他们融入城市、幸福生活。

“实际上,五同城服务的核心出发点是把农民工当成正式的市民,给予他们城市新市民应有的权利和福利。”大西街道总工会相关人士介绍说,“而五保障的内容则倾向于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也就是说,一方面要通过服务给予农民工新市民待遇,同时也要通过服务维护新市民可能遭遇的各种不平等遭遇。”

秉持这样的工作方针,大西地区农民工公共服务中心几年来不断拓展,对内提升中心基础设施,设立农民工专属服务区、图书室、谈心室、绿色网吧、培训课堂等场所,对外则积极对辖区内农民工在就业创业、职业介绍、培训指导、法律维权、生活帮扶、子女入学、健康促进等方面提供帮助、便利和服务。

据采访了解,中心成立以来,实名管理农民工2600多人,举办农民工专场招聘会15场,发布用工信息1300余条,推荐就业365人次,督促586户企业为农民工办理了保险,代办社会保险1200余人次,解决子女入托、入学问题22人次,协调减免学杂费215人,开展心理疏导和健康促进35人次,解决欠薪问题132人次63万多元。

因需而设

“5年来,我们在五同城五保障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又推出了五服务的工程,而‘新沈河新市民’微信公众号,就是五服务中的重要一项。”大西街道总工会相关人士介绍,2014年,沈河区总工会布局打造“一街一品”延伸服务项目,大西街道总工会在落实过程中提出了“五服务”。

显然,“新沈河新市民”微信号并不是单纯顺应互联网潮流,而推出的一种工会线上服务,它的诞生,实际上是在五同城、五保障的软硬件基础上,为适应“五服务”的需要而派生出来的一种自线下到线上的互动平台。

据了解,之所以力推微信平台的模式并不是赶潮流,而是通过对辖区内农民工群体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农民工(甚至是中老年农民工群体)都已经能够熟练应用手机微信,“新沈河新市民”微信号的项目才得以确立。从4月份运行?至今,也确实收到了良好效果,农民工通过这个平台和工会踊跃互动,咨询、求助、领取免费服务的人数较之前上升了几倍,更多的农民工通过这个微信平台了解到大西地区农民工公共服务中心丰富的服务内容,得到了更多实惠。

虽然从表面上看,“新沈河新市民”只是一个微信公众号,但实际上,其背后承载了大西地区农民工公共服务中心专注服务新市民的全部内容和项目。其成功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启示——互联网+虽然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但这个“加法”并不是互联网覆盖一切,而应该是应用互联网让实体工作更便捷,这其中的主次地位一定要分清,如果没有实体的服务机制创新,网站设计得再精致也只是摆设。尤其对于工会工作,我们似乎更应该研究如何实现+互联网,而不是互联网+。五同城:是指党团活动同城化,会同农民工一起开展参观学习、培训教育等各种党团活动;民主自治同城化,把农民工当作社区主人,共同参与社区的管理、服务、评议、选举等自治活动;工会权益同城化,将农民工纳入工会会员管理,做好建立档案、保障权益、享受服务、特困救助等工作;妇儿关爱同城化,保护农民工中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做好计划生育、健康服务、义务教育、预防接种等工作;文体生活同城化。组织农民工参与街道和社区举办的各种文体活动,促进他们融入城市、幸福生活。

五保障:

欠薪应急保障,农民工公共服务中心制定预案、收集信息、分析研判、开展救助、保证生活;纠纷调解保障,及时发现劳资纠纷、实时跟进、公平对话、解决纠纷;身心健康保障,开展心理咨询、促进身心健康,开展心理关怀、排解心理危机;法律维权保障,建立法律维权绿色通道,快速受理、专业服务、减免费用;就业创业保障。建立双创基地、给予扶持政策、开展培训指导、保证全部就业。

五服务:

既直通车服务,建立“新沈河新市民”微信平台;法律援助团服务,为农民工提供普法讲座、法律咨询、诉讼服务、法律援助;双创专业化服务,组建双创专业服务队,为农民工提供社保、就业、创新、创业等方面的策划、培训、指导等各种服务;生活便捷化服务,建立生活服务队,为农民工提供绿色网吧、电脑培训、免费理发、图书借阅、代理购票、鹊桥联谊等各种便民服务;健康特设化服务,联合大西卫生服务中心,为农民工提供免费体检、健康档案、知识讲座、慢病管理、计划生育、预防接种等特设化服务。

在服务中心为辖区农民工进行免费身体检查

请辖区农民工在服务中心填写调查问卷

猜你喜欢
大西总工会服务中心
西城区总工会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召开 孙劲松当选区总工会副主席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特别的生日礼物
安徽:省总工会启动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股东大会知多少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哈哈哈哈,请跟着我大声念出来
文山州总工会:“四三二一”齐步走 贷免扶补争创优等
富民县总工会:“职工技协”谱新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