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雄,卞爱琳,王小飞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 300073;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 300192)
生物电阻抗法评估住院老年人营养状况的应用
王俊雄1,卞爱琳2,王小飞2
(1.天津中医药大学,天津300073;2.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天津300192)
目的:探讨生物电阻抗(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所测得的人体成分指标在评估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以及预后方面的实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以118例住院的65岁以上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白蛋白及淋巴细胞总数将患者分为营养状况均衡组、轻中度营养不良组和重度营养不良组。采用BIA法检测人体成分,检测指标包括相位角(PhA)、细胞内水量(ICW)、细胞外水量(ECW)、身体总水量(TBW)、脂肪质量(FM)、去脂体质量(FFM)、骨骼肌质量(SMM)、基础代谢率(BMR)及ECW/TBW,并与生化指标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淋巴细胞(LYM)、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CHO)及临床结局(是否死亡)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3组患者中每组的PhA与BMI、ALB呈正相关,ECW/TBW与BMI、TP、ALB呈负相关,且ECW/TBW在重度营养不良组及死亡患者中偏高,各组间PhA、ECW/TBW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死亡患者与非死亡患者的PhA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hA、ECW/TBW可以评估老年人的营养状况,而且在评估住院老年患者预后方面也具有一定价值。
生物电阻抗法;老年人;营养状况;预后
优先数字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51.1688.R.20160628.1944.026.html
据2012年中国五大城市对6 000名65岁以上老年人营养风险筛查统计显示,老年患者营养不良和营养不良风险总的发病率达55%。临床常用的营养风险筛查工具包括主观全面评定(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微型营养评定、营养风险筛查(nutritional risk screening,NRS)2002,这些方法对营养状态的评估都存在局限性。研究表明急性炎症能够影响淋巴细胞计数及白蛋白水平[1],可见利用生化指标评判营养状况也存在局限性。生物电阻抗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是根据人体不同成分对电流的传导性不同,通过测定机体对高能、低频量电子流的阻抗来计算人体成分的一种方法,能用生物体不同组织和器官的特性及其变化规律提取与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相关的生物学信息,是一项简单、无创且可重复操作的测量方法[2]。临床研究已证实BIA能有效测量人体成分,而且与营养状况以及临床结局相关[3]。
1.1对象纳入2014年12月至2015年4月住院的65岁以上的老年患者125例。根据欧洲肠内肠外营养学会(ESPEN)指南,于入院72 h内进行BIA检测。排除标准:(1)植入起搏器或心脏除颤器;(2)身体有任何异常结构或肢体不全;(3)有明显水肿或大量腹水;(4)在BIA电极接触的地方有皮肤破损。共125例患者进行了BIA检测,其中7例患者因生化数据不全排除在外,最终纳入118例老年患者,均知情并愿意参加本研究。
1.2方法
1.2.1数据收集(1)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性别、疾病诊断、临床结局、医疗费用以及住院天数等,根据住院期间是否死亡判断临床结局。(2)身高体质量: 患者清晨空腹着病号服、脱去鞋子,身高、体质量电子测量仪测量,身高精确到0.1 cm,体质量精确到0.1 kg。(3)BIA测量:测量仪器为韩国产 Inbody S10。测量前2 d内停用利尿药;测量前2 h内禁食水,禁止沐浴及剧烈运动。测试方法:受试者排空尿液,先平卧30 min,再取坐位休息5 min,之后脱去鞋袜,放松坐于测试椅,双手拇指及中指、双足内外踝部接触电极(可在测试部位涂生理盐水,增加皮肤导电性),双臂与躯干微微分开。启动阻抗测试仪的测试开关,受试者保持安静姿势3~5 min。测量指标包括相位角(phase angle,PhA)、脂肪质量(fat mass, FM)、去脂体质量(fat free mass,FFM)、体细胞质量(body cell mass,BCM)、骨骼肌质量(skeletal muscle mass,SMM)、细胞内水量(intracellular water,ICW)、细胞外水量(extracellular water,ECW)、身体总水量(total body water,TBW)、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ECW/TBW。(4)血液生化指标:在患者进行BIA测量当天检测血清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淋巴细胞(lymphocyte,LYM)、三酰甘油(triacylglycerol,TG)、总胆固醇(cholesterol,CHO)水平。
1.2.2分组基于以往相关研究中采用血清白蛋白以及淋巴细胞总数进行营养状况分组标准如下[4]:血清白蛋白>35 g/L且淋巴细胞总数≥1.4×109/L为营养状况均衡组(A组),血清白蛋白<28 g/L且淋巴细胞总数<1.0×109/L 为重度营养不良组(C组),介于二者之间为轻中度营养不良组(B组)。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连续变量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
2.1基本信息118例老年患者中:男65例,女53例;平均年龄80.2±7.7岁;患1种疾病20例,2种疾病56例,3种疾病40例,4种疾病2例。分组情况:A组56例,平均年龄78.70±8.10岁;B组46例,平均年龄81.30±7.90岁;C组16例,平均年龄82.60±5.00岁。死亡20例(占16.95%)。
2.23组各检测数据比较结果详见表1。
表1 3组各检测数据比较
3组患者的性别、体质量、身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血液生化指标中3组的TP、ALB、Hb、LYM具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其中C组均最低。PhA在A组为(4.8±0.7)°,B组为(3.8±0.8)°,C组为(3.2±1.0)°,组间比较具显著性差异(P<0.05)。ECW/TBW在C组最高,且与A组、B组相比具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反映身体水肿程度的指标如ICW、ECW、TBW和TBW/FFM,以及FFM、SMM、BCM、BMR均为A组最高,但组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2.3BIA指标与临床指标相关性分析PhA、FMM和 BCM均与BMI、ALB呈正相关(P<0.05);而ECW/TBW与BMI、TP、ALB结果呈负相关(P<0.05)。
2.4死亡患者与非死亡患者各检测数据的比较结果详见表2。
表2 死亡患者与非死亡患者各检测数据的比较
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死亡20例(16.95%),死亡患者的PhA值比存活患者的PhA值小, 而ECW/TBW高于存活患者(均P<0.05)。2组其他生化指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
在营养评估方面,除了营养风险筛查表、生化指标,目前“瘦体质量的下降”以及“肢体活动能力的下降”已经成为新的评判因素[5]。研究表明,通过BIA测量身体成分的变化与能量和蛋白质的摄入有重要的相关性。这就意味着利用BIA对老年患者行广泛监测,使营养评估、监测、治疗一体化成为可能。
BIA是目前临床测量人体成分常用的技术, PhA 和ECW/TBW是与BIA相关研究中常用的评估变量[6]。PhA与细胞的大小以及细胞膜的完整性相关,是一项对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非常有潜力的指数[2]。Kyle等[7]通过PhA与NRS2002和SGA对比的研究已经证明随着营养风险的增加,PhA随之减小。PhA也可用来评估一些疾病,例如艾滋病、慢性肾功能不全、肝硬化、血液透析病人的预后以及生存率。Paixão等[8]对放疗期间的肿瘤患者做前瞻性研究,发现体质量丢失与放疗期间PhA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人们已经发现在不同的疾病状态时和老年人中PhA与营养状况及预后相关[2,7]。PhA是利用电阻和电抗测得的,电抗意味着组织的电容储备量,电阻主要反映细胞组织阻力大小,并受瘦体组织和组织水合作用的影响。细胞内成分的减少及细胞外成分的增加均提示营养不良,因此PhA可以用来衡量细胞质量和营养风险。研究证明PhA在健康老年男性为5.0°,而在健康老年女性中为4.6°,而本研究发现营养均衡组PhA为(4.8±0.7)°,与之前的研究一致;而PhA在轻中度营养不良患者中为(3.8±0.8)°,在重度营养不良患者中下降至(3.2±1.0)°,提示PhA可能成为衡量营养风险的一项指标[2]。
在老年患者中有许多因素,例如年龄、疾病均可以影响患者的存活率。既往研究发现PhA和ECW/TBW对预后和生存率的预测具潜在可靠性[9]。Gupta等[10]通过对肺癌患者的研究发现,PhA小于5.3°可以用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而本研究中PhA在存活患者中的平均值为4.3°,在死亡患者中的平均值为2.8°,显著低于5.3°。尽管关于PhA值预测不同疾病的预后已有各种研究,然而在本研究中并没有准确的参考标准。况且,死亡患者的数目非常小不足以形成一个PhA值。ECW/TBW对营养状况的评估及老年人的预后也是一项非常好的预测因子。测定因急性肾功能不全住院的患者,ECW/TBW值越小,患者的再住院率以及死亡率越小[11]。ECW/TBW是测量人体水肿的一个指数,本研究发现其与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呈明显的负相关,随营养状况的下降而升高,在死亡患者中更高,均具显著性差异,表明 ECW/TBW在评估营养及预后方面的重要价值。与此同时,不同营养状况下的ECW具显著性差异,然而其变化并非与营养状况变化相一致。ECW是身体绝对含水量的一个指标,很大情况下受性别和身体功能的影响,因此在反映由营养不良造成的水肿方面具有其局限性。
总之,本研究表明住院老年患者整体营养状况较差,可用生物电阻抗的方法对其营养状况及预后进行评估,这与国外很多研究结果相似。因此,对住院老年患者进行生物电阻抗分析非常必要,有利于实施营养干预及减轻营养不良的后果。
[1]National Alliance for Infusion Therapy and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Public Policy Committee and Board of Directors. Disease-related malnutrition and enteral nutrition therapy: a significant problem with a cost-effective solution[J]. Nutr Clin Pract, 2010, 25(5): 548-554.
[2]KYLE U G, SOUNDAR E P, GENTON L, et al. Can phase angle determined by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assess nutritional risk? [J]. A comparison between healthy and hospitalized subjects[J]. Clin Nutr, 2012, 31(6): 875-881.
[3]潘颖,顾小妹,朱瑛,等.2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成分的变化[J].中国综合临床,2013,29(3):232-236.
[4]LEE S, CHOI M, KIM Y, et al. Nosocomial infection of malnourished patients in an intensive care unit[J]. Yonsei Med J, 2003(44): 203-209.
[5] WHITE J V, GUENTER P, JENSEN G, et al. Consensus statement of the Academy of Nutrition and Dietetics/American Society for Parenteral and Enteral Nutrition: characteristics recommended for the identification and documentation of adult malnutrition (undernutrition) [J]. J Acad Nutr Diet, 2012,112:730-738.
[6]LIU Minhui, WANG C H, HUANG Y Y, et al. Edema index established by a segmental multifrequency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provides prognostic value in acute heart failure[J]. J Cardiovasc Med (Hagerstown), 2012, 13(5): 299-306.
[7]KYLE U G, GENTON L, PICHARD C. Low phase angle determined by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is associated with malnutrition and nutritional risk at hospital admission[J]. Clin Nutr, 2013, 32(2): 294-299.
[9]JACOBS D O. Use of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 measurements in the clinical management of critical illness[J]. Am J Clin Nutr, 1996,64:498S-502S.
[10] GUPTA D, LAMMERSFELD C A, VASHI P G, et al. Bioelectrical impedance phase angle in clinical practice: implications for prognosis in stage ⅢB and Ⅳ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 BMC Cancer, 2009,9:37.
[11]GONZALEZ M C, PASTORE C A, ORLANDI S P, et al. Obesity paradox in cancer: new insights provided by body composition[J]. Am J Clin Nutr, 2014, 99(5): 999-1005.
2015-11-05)
卞爱琳,bianalle@sina.com
R153.3
A
10.11851/j.issn.1673-1557.2016.04.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