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运营商的发展

2016-08-16 07:26何遥
中国公共安全 2016年9期
关键词:领域智慧建设

□ 文/本刊记者 何遥

智慧城市运营商的发展

□ 文/本刊记者 何遥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安防企业作为运营商在这个系统中大有可为。本期栏目邀请到几位业界资深专业人士共同探讨智慧城市运营的机遇和挑战。

物联网推动智慧城市发展

物联网作为智慧城市的基础网络,实现了城市前端的神经末梢之间、以及和城市运营管理中枢之间的通讯,是智慧城市健康运营的神经系统。

邱敏芳:得益于安防前端技术的不断进步,安防产品的软硬件一体化程度逐步加深,物联网安防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大大提升了传统平安城市、交通管理、楼宇管理、城市管理的智能化程度。当前的物联网安防已可智能地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应用数据,实现了安防领域的智能管控,为城市安防提供更加科学的决策基础信息。

大华作为全球安防领域的排头兵,近年来在物联网安防方面的研发投入了大量精力,特别是在智能交通、智慧安防、智能楼宇、智慧社区等领域,物联网技术+安防的结合极大拓展了公司的业务范围,提升了综合解决方案能力,在公司业务转型大背景下保障了公司业绩持续快速的增长。

王朝忠:近年来物联网在安防领域,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视频监控、停车管理、智慧旅游、周界防范、智慧园区、平安校园等建设中发展飞速。国内安防领域的物联网应用基本是以国家政策为导向,这也是很具中国特色的一部分。比如在智能交通领域中,2015年底的全国高速公路ETC大联网,基本实现了全国29个省市联网运营管理,运用物联网技术确立了全国统一的ETC联网运营和服务准则,解决了跨省客户服务盲区问题,加强了信息服务的交互与共享。

又如在城市人员管理方面,深圳市宝安区在全国首个推行的出租屋视频门禁项目,利用物联网技术加上视频监控及门禁出入管理技术,有效监管城市流动人口信息,同时刑事案件发案率大幅下降。

其他的应用,如智能家居及周边防范在智慧社区的应用等,都是结合传统安防领域的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视频技术等与物联网技术。可以说,互联网及通信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物联网技术的应用,物联网技术又带动了安防领域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傅元宏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城市发展部经理

邱敏芳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解决方案经理

李海辉:通过先进的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采集、传输、分析、整合城市运行各应用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实现城市的智慧式运营,为城市政府提供更便捷的电子政务,为城市企业提供更高效的发展平台,为城市市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环境,形成可持续发展模式,促进城市和谐,是城市管理者对城市进行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新模式。2015年,阿勒泰北屯市政府与高新兴携手,计划通过3年的智慧城市建设,大幅提升北屯的信息化水平,基本建成三网融合、无线宽带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智慧政务、平安城市、智通交通、智慧旅游、智慧教育、智慧城管、智慧社区等各领域较为广泛的智慧应用,打造一批重点示范工程,把北屯市建成中国中亚的湖滨生态城、沿边开发开放的典范城市。

智慧城市运营商大有可为

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智慧城市运营商在这个大系统中拥有良好的机遇和前景。

傅元宏:“十三五”规划中提出新型的智慧城市试点示范,智慧城市行业在国家战略支撑下有望在“十三五”期间迎来爆发性增长。

安防系统作为新型智慧城市物联感知的基础,为幸福家庭、便捷出行等民生服务,为综合治理、社会治理,城市的管理与运行提供物联基础支撑。例如安防龙头企业海康威视定位于感知物联基础设施提供服务商,致力于与政府、集成商、应用开发商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秉承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合作共赢的理念,充分共享各方优势资源,成立供应商联盟,携手推动基于可视化感知的新型智慧城市项目落地,促进各方业务发展,实现共同进步。

李海辉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高级产品经理

王朝忠中控科技信息平台部产品经理

在新型智慧城市技术领域,安防企业可凭借其自身在公共安全、智慧教育、智慧政务、智慧医疗、智慧园区、智能建筑、智慧交通、智慧管网、智慧旅游、智慧水务等各领域的视频监控系统为基础,通过融合与集约建设,致力于为打造全面的物联感知基础支撑体系,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物联感知基础平台。智能感知技术的发展为新型智慧城市的物联感知基础平台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智能感知前端设备的采集识别处理,形成海量的可视化大数据,通过共享、计算、分析为新型智慧城市的“安全、治理、生态、民生、经济”等服务领域提供智慧的管理和决策支撑,构建新型智慧城市基于可视化的全面感知体系,感知城市居民美好的生活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环境,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环境。可视化的全面感知体系的特征包括:

(1)基于可视化的全面感知体系以视频感知、视频应用为核心,辅以RFID、门禁、报警等手段,实现感知设备、信息数据的丰富性、多样性;

(2)视频云平台满足视频、图像等非结构化和结构化数据的高速计算、大容量存储和智能应用,并以安全体系、运维体系进行支撑;平台是共享的、安全的部署在专网或者互联网上;

(3)各种行业数据、交互数据在云平台上实现互联互通、协同共享,确保实时性、全面性;同时作为一种社会资源,有序、安全开放的情况下,才能够更好地引导业务创新、应用创新。

(4)通过提供智能感知手段助力实现智慧安全、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旅游、智慧环保、智慧安监、智慧水利、智慧新城、智慧制造等行业的智慧应用,并对智慧城市综合服务中心提供物联感知基础支撑。

依据新型智慧城市的需求,海康威视研制了新型智慧城市视物联感知基础服务平台以感知信息基础支撑平台为核心,融合地理信息基础支撑平台和政务信息基础支持平台,可连接共享几十万路规模的视频、RFID等物联感知资源,并针对海量的物联感知数据,提供物联感知数据云存储、视频结构化识别、智能检索、大数据分析等数据服务能力,并提供标准的应用服务接口。该视物联感知基础服务平台在智慧衢州、智慧织里、智慧乌镇、智慧桐庐等智慧城市项目中得到实践应用。

王朝忠:智慧城市主要是以现代信息技术对城市的各个系统进行智能化改造,实质上就是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城镇化。安防产品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被应用到各个行业的各种场景。针对传统类安防产品,如视频监控、出入口控制、入侵报警等数千种产品,广泛应用到智能交通、金融安防、智能楼宇、智慧社区、智能家居等场景中。而城市管理最基本的城建、交通、公共安全、医疗、环保、文化、教育、社区管理服务等诸多领域,任何一个领域离不开安防产品的应用,都可能为安防行业带来商机。视频监控、轨道交通、智能社区、楼宇对讲、停车场等等领域,都面临着市场机遇,将带来巨大的市场需求。

根据目前智慧城市建设现状,特别在智能交通领域,据统计,电子警察市场2020年将达到300亿元;行业资讯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智能交通领域的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位居物联网应用行业之首。

李海辉:智慧城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为了避免产生信息孤岛和重复投资,从一开始就需要进行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这类似于我们人体都有一条脊椎,连接着躯体和大脑,把躯体感受到的外界信息迅速传递到大脑,再将大脑发出的命令信号迅速传递到人体的各个部位,一个智慧城市也需要一条“脊椎”,这条“脊椎”就叫“城市数据总线”。城市数据总线是城市中各管理应用系统的信息互通建立统一的信息桥梁,可以让所有的政务数据在总线中按照统一的规则进行交互,既可以避免异构系统兼容性的问题,平滑兼容既有系统,保护原有投资,更可提升交互效率并节省建设成本。借助城市数据总线,还可以通过对各相关业务部门的信息数据的采集、存储、转换、加载、清洗、比对、管理、发布等处理。高新兴凭借在云计算技术领域的积累,通过云消息总线可以实现单节点10万条消息/秒的传送处理能力,并支持横向堆叠扩展,在此基础上建成具有面向大数据需求的高性能、高安全、高可靠性和功能完备的政府大数据中心,形成政务信息资源的采集、维护、交换机制、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体系,同时积极探索和实践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组织方式、技术架构和运行模式,理顺基础设施与具体应用关系,达到数据共享、实时同步,实现政务信息的高效协同。

智慧城市有了城市数据总线这条“脊椎”传递信息,也少不了一个聪明的“大脑”来感知和协调整个身体,这个“大脑”叫“城市运营中心”,包括大屏综合应用系统、城市基础数据管理系统以及城市通APP三大部分:

(1)大屏综合应用系统是以大屏电视墙的展现方式,借助GIS技术、3维呈现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等,将城市运行的实时状态进行全面的综合展示,展示的内容包括城市人口、城市经济的统计数据、公共服务的运行状态、社会治安整体状况、城市教育状况、城市道路的实时路况、旅游景区的实时业态、市政基础设施的完好情况等等,便于城市管理者分析城市运行态势,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此外,借助大屏综合应用系统,城市管理者还可根据应急指挥调度的需要,在事前,可针对特定类型的事件制定应急预案;在事中,可对重大公共事件提供事件过程中的综合状态信息实时展示,以便城市管理者能够随时掌握全局状况,及时进行指挥调度;在事后,可对事件进行回溯、分析、研判。大屏综合应用系统实现城市运行态势分析、应急预案管理场景管理,达到平战结合、统一应用,让城市管理者运筹帷幄、指点江山。

(2)城市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包含人口库、法人库、地理信息库、宏观经济库,高新兴基于大数据处理技术,可以实现亿级数据毫秒级检索、百亿级结构化数据管理、千亿级数据分析、PB级流数据存储,通过数据采集、整合、清洗技术对数据进行二次加工,整合相关委办局的业务系统,如通过公安局、民政局、计生局的人口数据为基础,建立全市人口基础信息库;通过工商局、质监局、国税局、地税局的法人单位数据为基础建立全市企业基础信息库等等。建立城市级基础数据管理系统,实现基础信息的高效共享,既减少了重复投资,还实现政务信息实时同步,切实提升业务办理效率。

(3)城市通APP可以为城市市民提供便民服务。整合了城市政务资讯、旅游资讯、公众出行、办事指南、便民城管、违章查询处理等等功能,实现移动政务,可以为市民带来生活上的便利。

邱敏芳: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城市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密度越来越高,安防事件越来越复杂,城市安防任务也随之加重,需运用更加智能手段保障城市的安全。安防设施已经同水电煤气通信一样,升级为城市的基础设施。城市安防是智慧城市建设要优先推进实施的领域,安防企业将作为重要建设力量参与到智慧城市前期规划和建设工作中,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在项目投入上,安防是各级政府关注的重点领域,且安防数据占整个城市运营数据的比重非常大,如何处理应用好安防数据是智慧城市正常运营的重要工作。无论在前期建设还是后期运营上,政府的投入比重都比较大。

在合作模式上,各安防企业展现出了积极的合作态度和热情的市场活力,通过不同的合作模式与各地政府建立合作关系。大华作为民营上市企业,以社会资本方的身份与各地方政府建立合作关系,参与到各地安防领域的建设以及后期的运营工作中,该模式得到各级政府的欢迎与认可。

安防企业作为运营商参与到智慧城市建设有自身独特的优势,在横向相对传统系统公司对比而言,安防企业自身拥有产品,具有成本优势,可降低地方政府的建设成本;在纵向对比上,由于安防设施的基础性和重要性属性,安防企业能更早的介入前期的规划设计阶段,相对其它领域厂商有规划建设先发优势,更有机会拓展自己的业务范围。

直面挑战

安防企业将会在更大的泛围、更深的层次涉入智慧城市运营,在这一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一些挑战。

邱敏芳:自2015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设智慧城市以来,各地建设智慧城市的进度加快,安防企业在此轮浪潮中必然有广阔前景,但同样面临着市场快速膨胀带来的经验不足等挑战。

集成能力不足

安防企业毕竟不是系统集成公司,虽然在安防领域的整合能力强,但要跨界集成如医疗、教育、电子政务、旅游、电商等与安防不相关领域的系统方面显得手足无措,还不具备整体智慧城市系统大总包的能力。

大华在面对这方面不足时提出了业务总包的概念。利用大华业务积累优势,由大华直接面对甲方,一方面把握智慧城市的整体业务方向及与甲方的合作模式,另一方面整合各领域友商,包括系统集成商资源,合力推进项目整体规划建设工作,如此可弥补大华技术集成能力不足的缺陷。

方向/定位把握不准

智慧城市是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理念和模式,是全面服务城市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经济发展、城市规划方方面面的重要手段。安防企业的传统业务定位及业务模式定位根深蒂固,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有把智慧城市建设成安防城市的风险。对其它领域的业务范围和业务流程不熟悉,会造成对智慧城市的定位和建设方向把握的偏差。

要参与到智慧城市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建设工作中,必然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保持和各行业友商的业务技术沟通,让城市在智能化过程中传承自身的地域文化。

标准缺失

由于智慧城市技术标准和评价标准的不统一,安防企业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同样面临着数据横向难打通、项目收益难以评估、体制机制制约明显的风险,如何在标准体系形成之前建设一套能提升城市功能、服务城市发展的系统是广大安防企业面临的巨大挑战。

投入风险大

国家近两年快速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一方面基于信息化技术的逐步成熟,另一方面也基于政府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从根本上疏导了地方政府进一步大规模举债建设的风险。按照传统政府投资、企业建设的模式越来越不可行,企业需要投入并以对项目可持续运营负责的身份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智慧城市项目更多是准经营性、非经营性的项目属性,安防企业如何从这类项目推进过程中保障自身合理利益的经验不足,盲目投入建设的风险也变得不可控。

傅元宏: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的不只是技术问题;而传统安防企业在以往智慧城市建设往往会更加关注自身产品及技术解决方案,而对智慧城市整体系统性关注不够。此外新型智慧城市的业务综合性很强,这需要安防企业在聚焦公共安全领域与系列产品的同时,需要去看智慧城市整貌,这就需要其全面了解二十多个政府委办局及街道乡镇的业务,深入研究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企业经济等大领域,方能提供出符合新型智慧城市特性的视物联感知基础服务平台方案。此外,该平台在落地过程中,牵涉到大量的业务协调工作,安防企业在此过程中要积累相关经验形成方法论,降低其新型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的推广复制成本。

王朝忠:最近,在智慧城市的建设过程中,最为流行的商业模式就是PPP模式,比如高速公路建设既是该种模式,即鼓励私营企业、民营资本与政府进行合作,参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而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需资金巨大,需要很多利益相关方的积极参与,投入、合作及利益分配都非常复杂;同时智慧城市无论是落地还是收益,都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过一个相对长的时间周期,需要参与者的理解,保持参与热情,同时还要有健康长效的商业模式,配合充足合理的财政支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而纵观目前国内安防领域企业能直接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少之又少,参与形式基本是与相关运营商、第三方应用商的合作。企业在一些合作中不是自己主导时,大都选择了被集成,积极为合作方提供相关产品、方案和服务等。智慧城市是个庞大的系统,包括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等;项目规模大、周期长,前期资金需求大,资金回笼慢,系统非常复杂。对于参与智慧城市建设的企业,除资金实力要求外,对产品、系统、集成、实施、运行、维护等多个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大型安防系统的理解和实施能力更为重要。这些问题,是安防企业参与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

安防行业作为智慧城市的一个细分行业,安防企业要想参与进来,要想走得久、行得稳,必须借助技术融合,提供服务性、开放性的平台,在未来的经营中积极探索新技术研发、新产品、新行业应用及新的业务模式和营销策略。

猜你喜欢
领域智慧建设
2020 IT领域大事记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领域·对峙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有智慧的羊
肯定与质疑:“慕课”在基础教育领域的应用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