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新闻宣传的落脚点放在“人”身上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19”讲话的体会
李佳中共安徽省委江淮杂志社总编辑、高级编辑
今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明确指出:“正面宣传要用心用情做,让群众爱听爱看,不能搞假大空式的宣传,不能停留在不断重复喊空洞政治口号的套话上,不能用一个模式服务不同类型的受众,那样的宣传只会适得其反。”总书记的这一观点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笔者理解,总书记实际上是在提示我们——新闻宣传工作在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同时,必须切实遵循新闻传播规律,按规律办事。
按新闻规律办事,关键点在哪里?笔者认为,最根本、最核心的还是“人”的问题,也就是要解决“让群众爱听爱看”的问题 。毕竟,我们的新闻宣传是在受众自愿接受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初衷的。一张报纸或一本刊物能拥有多少读者?一个广播电台能拥有多少听众?一家电视台又能拥有多少观众?各类媒体每发一条消息、每办一个栏目或节目,是否都考虑了受众的实际需求和感受?这确实值得我们深思。笔者觉得,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一定要把广大群众的利益、愿望、需求作为新闻宣传谋篇布局的重要依据,并且不断结合新的实际,将之转化为新闻传播的关注点、立足点和兴奋点,进而更好地把党的主张和意图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重点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在传播的理念上,把尊重与满足受众的知情权放在首位。让人民群众知道一切,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一个重要思想。早在1917年列宁就明确指出:“在我们看来,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够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事实也的确如此,如果群众连起码的知情权都不能享有的话,维护权益岂不成了一句空话?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还有什么力量可言?毫无疑问,重视信息发布,解答群众疑问,是新形势下主流媒体密切联系群众、增进群众信任、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升主流媒体自身公信力的有效方法。实事求是地说,近年来,主流媒体在传递权威信息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总体上有效地推动了党务、政务及其他相关信息的公开,但在处置涉及问题比较复杂、群众意见比较尖锐的突发性事件时,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滞后的现象。出现这种现象,既有态度、责任问题,也有舆论应对能力、群众工作能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站在新的高度,或者说必须真正回到“人”的观念上来,切实把尊重与满足群众的知情权放在首位,及时报道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重大情况、重要活动及其他新闻信息,把实际情况和事实真相向群众讲清楚、说明白,同时,生动、多样地阐述党的意图和主张,从而让群众明事实之巨细,解问题之深浅,辨传言之真假,知事态之缓急。这些年,大量的关于公共突发性事件宣传报道的实践也表明,最好的办法还是公开透明,在第一时间发出权威准确的信息,最大限度地压缩谣言传播的空间,最大限度地抢占话语权的制高点。反观现实,凡是出现问题的,基本上是第一时间没有权威声音,或者第一时间所传达的信息不准确,然后第二次、第三次修补,造成一次次的冲击波,结果越来越被动。当今时代,我们要进一步转变传播理念和传播方式,清醒而能动地把握“公开透明准确地应对是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标志”的深刻内涵。
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一定要把广大群众的利益、愿望、需求作为新闻宣传谋篇布局的重要依据,并且不断结合新的实际,将之转化为新闻传播的关注点、立足点和兴奋点,进而更好地把党的主张和意图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
第二,在传播的内容上,把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重点。主流媒体传播的是党和人民的声音,体现的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突出的是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近年来,随着新闻事业改革的不断推进,媒体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仅在传播的内容上越来越广泛,而且在传播的手段上也有了新的提升,特别是网络、手机等新媒体强势兴起,更使新闻传播的方式方法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从另一面看,媒体宣传在局部范围内也出现了偏离方向、脱离群众的倾向。一些报道领导视角多、群众视角少;工作视角多、生活视角少;干部政绩视角多、群众利益视角少,等等。在新闻界内部也有人提出报纸要办给“四有”的人看,即“有点权、有点钱、有点闲、有点烦”的人。这是极其错误的,这种倾向值得我们警惕。现在也的确有些报刊打着“读者至上”的幌子,追求新奇和所谓的轰动效应,刊登低级媚俗的东西,甚至制造假新闻,还有一些媒体只要给钱什么广告都敢登,完全曲解了大多数群众的需求。我们知道,面对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和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新闻媒体发什么、不发什么,哪些多发、哪些少发,什么时候发、在什么版面或时段发,以及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等等,都有一个取舍和选择的标准问题,而最重要、第一位的标准就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因此,作为主流媒体,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在新闻传播中“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真正做到以报道群众的丰富实践为主线,以反映群众的喜怒哀乐为己任,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成为群众的共识和行动。
第三,在传播的形式上,把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作为新闻改革的一个着力点。满腔热情地探索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表现形式,是新闻媒体业务改革十分重要的一环,也是解决“人”的问题的题中应有之义。在新闻宣传的实践中,以往我们常常被“严肃性”“指导性”所困,忽视了报道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以至于鲜有两者完美结合的作品体现在版面上,吸引力和感染力就更不用提了。正像有的专家所说,“实际上有些读者不喜欢看我们的报纸,并非是因为内容,有时候是因为我们的方式,以及这种方式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我们的报道是宣传性的,是教训人的”。实际工作中我们看到,在少数媒体上,空洞乏味的、耳提面命式的说教多于言之有物的、入情入理的循循诱导;抽象干巴的文件资料摘抄多于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事实报道;领导人一般活动和部门正常工作的报道多于来自基层、来自群众身边的生动事例的再现,等等。可以想象,这样的报道读者愿意看吗?愿意接受吗?显然不行。因此,必须不断创新新闻报道的手段和方法,变生硬说教为平等交流,变文件语言为群众白话,变概念口号为生动故事,以事实的力量说服人,以形象的表达打动人,以情感的共鸣感染人,写出既有态度又有温度的作品,讲述既有意义又有意思的故事,把立场和观点寓于对事实的客观报道中,使新闻报道可亲可信,入耳入脑,从而做到在提高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同时,达到“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