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继艳 汪垚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大学生将外在的价值观体系转化为自身对世界、对事物的基本观点和看法,最终成为大学生个体发展的内心信仰。在过去的教育体制中,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培养并非如当下这般难以实施,单纯的“教”与“学”能够产生很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多元文化背景下形成了价值判断的多元化,个体力量得到了极大的张扬,独立自主、开拓创新成为新一代中国人的思想意识,这势必会对传统的培育机制造成冲击,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培育过程中产生了这样那样的各种问题。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一)高校教育教学管理对培育产生的影响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主要依靠于所在高校,而高校在整个培育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往往不够充分。首先,教育教学目标定位不甚明确是问题之一。高校在培育中,通常难以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区分开来,而是将二者“捆绑”在一起,最终很难达到洗涤心灵、净化情感的作用,直接导致教育教学的力度减弱,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对任何事情,有针对性是成功的重要前提,如果不能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进行教育,往往使教学缺乏时效性。其次,高校实施的一些校园文化是引导学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方式,比如“边远山区支教计划”、“养老院义务劳动活动”等都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绝佳机会。可随着高校不断扩招、规模不断扩大,很过校园文化缺乏生机和特色。一些大学生为了迎合学校领导的安排,为了获得自身外在条件的丰盈,不惜靠搞形式主义来装点门面,达不到潜在教育的目的。最后,思想政治课缺乏学生参与的热情和活力。当今大学校园里设置的“思政课”存在内容空洞、重复说教、脱离实际的弊病,很多课程与初高中阶段内容几乎重叠,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家庭教育误区对培育的影响
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还存在另一个重要问题,即家庭教育的缺失和存在的诸多误区问题。在中国传统教育模式中,人们大都认为将孩子放到集体中进行教育是最好的培养方式,而往往忽视了家庭生活对孩子成长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和教师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要发挥主力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过度依赖学校教育则将教育的途径大大窄化。尤其是学生每年都有漫长的寒暑假期,这段时间学校无法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家庭又因长期的依赖习惯而忽视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使学生接受的培育时断时续,并不系统。本来应该靠学校、家庭、社会这“三驾马车”共同推进培育的进程,却将责任单单推到学校一方进行,难免势单力薄,达不到最终的教育教学目的。
(三)大学生自身存在的观念问题
就接受主体而言,当今大学生正在承受着来自社会、家庭、个人等多方面的心理变化,很多大学生出现了思想意识错位、价值观念偏移的严重问题,几乎失去了基本的政治信仰。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竞争激烈、人际关系利益化,物质财富的极大诱惑使成长中的大学生沉迷于对物质的追求和享乐中,因而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爱心、缺乏无私奉献的精神等,必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出现困难。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存在问题的原因探究
关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其背后有着复杂的形成原因。首先,当下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造成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升了全民生活水平,为国家的繁荣昌盛注入了无限生机,但随之而来的就是国民道德水平的低下、价值观逐渐被扭曲、出现拜金享乐的错误人生观等问题。大学生成长于这样的社会环境必然会随波逐流,甚至唯利是图、急功近利、虚荣浮夸,很难再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其次,大学校园里“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打消了学生接受教育的热情,弱化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传统教育模式的僵化只对教学内容进行关注,而没有考虑学生的接受效果,大学生并没有真正接触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部分。最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设置属于理论知识,学习显得枯燥乏味,学生往往被动、消极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应付考试的捷径,而没有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要注重将内容与形式结合起来,将理论学习到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生活统一起来,发挥学校、家庭、社会、个人多方位的作用。相信通过各方的努力,大学生一定能将外在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身的修养和信念。
[课题: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儒家思想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项目编号:GH150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