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成楠
【摘 要】中职舞蹈教师的音乐素养对于整个舞蹈教育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不仅能提高舞蹈教学的质量,更可以将自然的魅力、人内心的情感更加立体地呈现出来,从而提升整个舞蹈艺术的品格。本文从培养舞蹈教师音乐素养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有关培养舞蹈教师音乐素养的几点意见,旨在促进舞蹈教师音乐素养的形成和提升。
【关键词】中职舞蹈教师;音乐素养;舞蹈教育;艺术品格
中图分类号:J7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151-01
舞蹈与音乐是两种密不可分的艺术形式,只有具备了一定的音乐素养,才有可能将舞蹈艺术完美地展现出来。因此,舞蹈教师在进行相关教学活动时,进行必要的音乐素养提升必不可少。
一、音乐素养的内涵以及音乐与舞蹈的结合
(一)音乐素养的内涵。谈及音乐素养的前提就是要对音乐有所了解和认识。从音乐素质的层面来看,音乐素质主要是对音乐基本技能及基础知识的概括,包括读谱与听觉的能力、节奏与速度的掌握等;从音乐修养的层面来看,音乐修养主要是指有关音乐的感悟能力、表现形式、听觉欣赏等等,着重强调在音乐素质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拓展和提升[1]。
(二)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音乐是一种听觉艺术,主要通过有组织的乐符,打造沁人的旋律和节奏,以创造高深的审美情境。而舞蹈是一种视觉艺术,以肢体动作为媒介,有组织地运用节奏表情以及构图、造型等要素创造外在形象和表现内心情感,其视觉可触性正好与听觉可感性完美结合,做到了舞蹈与音乐的水乳交融。
二、舞蹈教师音乐素养的重要性
(一)能够准确表达传统舞蹈的主题思想。在舞蹈中合理地融入音乐,对于展现舞蹈的主题思想和舞者的内心情感、提升舞蹈的艺术价值至关重要。舞蹈教师在进行创作时,对于音乐的理解将直接决定舞蹈的主题和韵律,例如家喻户晓的芭蕾舞《天鹅湖》,原本是想体现出俄罗斯民族的革新意识和独特的民族风格,但由于创作者对于柴可夫斯基音乐的理解失误,导致《天鹅湖》首秀失败,而在完全掌握了其中的音乐风格后,当《天鹅湖》重新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时,其光芒足以震撼人心。
(二)能够将舞蹈的律动感充分体现出来。舞蹈主要是通过肢体动作来展现的。节奏感与律动感十足的舞蹈动作,能够瞬间提升舞蹈的艺术水平。而舞蹈教师只有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才有可能实现舞蹈动作与呼吸的完美结合[3]。
(三)能够更好地促进教师完善舞蹈创作艺术品格。舞蹈教师的音乐素养与其自身的人格修养在某种层面上是等同的,如果舞蹈教师善于将个人对舞蹈的认识充分融入到舞蹈教育中,向学生展示出优秀的艺术品质,对于促进学生对于舞蹈的认识和学习,完善舞蹈的创作艺术品格都大有裨益。
(四)能够更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舞蹈张力和创作表现力。教师在讲解和示范的过程中,无论是对舞蹈动作的示范、人物内心的掌控、音乐节奏的处理、肢体语言的表达,亦或是舞蹈与音乐的融合,都对教师自身的音乐素养和艺术品格要求极高。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细节,对于增强学生的舞蹈张力和创作表现力都极其重要。
三、有关培养舞蹈教师音乐素养的建议
(一)更进一步丰富音乐相关的理论知识。舞蹈与音乐都有着长久的发展历史,要想培养舞蹈教师的音乐素养,首先要充分掌握音乐的发展与形成,认识不同的音乐风格,以提高自身的音乐专业才能,只有对于音乐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认识,才能在舞蹈创作中对于音乐的选取和使用如鱼得水,使得舞蹈创作更加震撼和完美。
(二)加强有关音乐基本功的训练,从而提升舞蹈教师的音乐欣赏水平。舞蹈虽与音乐派别不同,但在节奏的掌控上却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舞蹈教师在掌握音乐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对音乐基本功加强训练,要广泛接触不同流派的音乐作品,深层次地感受音乐内在艺术形象所营造的意境,在获得音乐体验的同时,提升自身的想象力,为舞蹈音乐的鉴赏和选择奠定基础。
(三)充分掌握配乐规律,从而增强音乐灵感的捕捉和舞蹈艺术的编排。舞蹈教师对于音乐的学习和掌握,不仅停留在已有的音乐作品中,更需要进行全新的创作。通过之前地学习总结,深刻捕捉身边潜在的音乐情境,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乐曲。只有心怀不同律动感的音乐,才有可能将之创新融入舞蹈动作中,经过切身体验,创作出新的舞蹈,提升舞蹈艺术的编排。
四、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与舞蹈既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又存在某种层面的联系。作为一名舞蹈教师,只有不断学习和掌握音乐理论知识,创新音乐所呈现的意境和价值,才有可能创造出无与伦比的舞蹈艺术,提升舞蹈教学水平,实现舞蹈艺术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项莉.高校舞蹈教师的音乐素养在舞蹈教育中的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3,(29):187-188.
[2]张璐.从中小学音乐教师素养关注高师舞蹈教学[J].大众文艺,2011,(07):248-249.
[3]罗红路,王妍.谈舞蹈教师音乐素养的培养[J].艺术广角,2007,(06):28-29.
[4]邢晓丽.论舞蹈专业训练中的音乐教学[J].黄河之声,2012,(03):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