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哈萨克族民间舞蹈不断积淀与发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舞蹈教学体系。笔者以哈萨克族民间舞蹈为出发点,从哈萨克族舞蹈基础教学方面入手,探讨哈萨克族舞蹈动作在舞蹈教学课程方面的运用及意义。
【关键词】哈萨克族;教学;舞蹈动作
中图分类号:J72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150-01
一、哈萨克族舞蹈劳动舞
哈萨克族是新疆的十三个世居民族之一,在新疆艺术的历史长河中,哈萨克族艺术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哈萨克族舞蹈艺术不同于新疆其他少数民族艺术,其独特的风格使新疆艺术丰富而多样化。本文通过对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劳动舞的动作风格分析,来阐述该舞蹈在教学中的运用及意义。
哈萨克族在舞蹈中包含了其独特的传统观念、审美意识和文化底蕴,在反映了此民族生活风貌的同时,也成为了哈萨克族人民抒发内心情感的一种方式,是哈萨克族文化的一种具象表现。反映哈萨克族人民生活和劳动生产的舞蹈有《劳动舞》,《挤奶舞》《剪毛舞》《套马舞》等。
二、哈萨克族舞蹈劳动舞动作元素之于舞蹈基础教学
(一)对身体协调训练的辅助作用。哈萨克族舞蹈风格刚健苍劲,有助于学生领会如何表现舞蹈气质与风格。学生通过动肩、扭腰和马步步伐的学习,充分认识到了自己的身体,在动作节奏快慢结合的训练中,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这是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对身体协调性训练的成果。
在哈萨克族舞蹈劳动舞的编排中改变已习惯的动作的速度与节奏,并加以创造性改变,例如在节奏与速度的变化基础上加以空间方位的变化而完成动作的方式,在分组分队形的训练过程中,采用不习惯组合动作,改变动作空间范围,使已掌握的动作更加复杂、深入化。
表现在课堂中,则是基本动作与身体协调性的训练。舞者的身体柔软度以及协调性是非常重要的,在哈萨克族舞蹈中,经常会有像波浪一样的身体动作,如果要将动作跳得完美,身体的柔韧度就一定要好,反之则很难发挥出舞蹈表演中应有的线条美感。
(二)对节奏、时空、力量感知的辅助作用。在动作节奏快慢结合的训练中,提升身体的协调性。例如在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劳动舞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将同一舞蹈动作的节奏快慢进行变化编排,从而使学生身体的协调性得到训练,使舞蹈呈现出韵律感。在时空的变换中,教师将哈萨克族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舞蹈动律相结合,使舞蹈在时间和空间的调度中不断变化,呈现出舞台调度的多样性。而另一方面,如何使学生对舞蹈动作力度与质感进行有效的感知与学习,是如今舞蹈训练课堂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三、哈萨克族舞蹈劳动舞动作元素之于特色舞蹈教学思路的建设
本人系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2015级研究生,并有幸于2015年7月与新疆艺术学院舞蹈系青年教师谢雯雯老师共同于伊犁州歌舞团进行调研采风。随后在新疆艺术学院2015-2016学年的专业课程中,又针对哈萨克族劳动舞的专业基础进行学习,通过伊犁州歌舞团哈萨克族劳动舞与课堂中授课学习的劳动舞的对比研究,得出几点结论,希望能够不断深化认识,使哈萨克族劳动舞更面向大众发展。
在谢雯雯老师的教学过程中,劳动舞舞蹈结构是从捣奶、擀毡,再到剪羊毛的顺序进行编排的。舞蹈动作有捣奶、摊毛、铺胚、滚毡、出帘后双臂柔毡等动作,充分运用了哈萨克族女性舞蹈语汇,通过变换队列、戏桶绕花,在整个舞蹈中穿插了擀毡、捣奶等动作,身体前俯后仰,抖肩动背,表现了哈萨克族妇女日常劳作的场面。谢雯雯老师编排的舞蹈按照舞蹈艺术虚拟性、假定性很强的特征及调动舞台的手段,促使学生运用头、肩、臂、手的运动对真实擀毡的劳动场面进行模拟,捕捉优美、协调的造型。
以哈萨克族舞蹈作为课程教学的切入点,有利于学生正确认识新疆少数民族哈萨克族舞蹈艺术,就舞蹈教育教学方面来看,十分有必要。
四、结语
哈萨克族舞蹈不断发展,其舞蹈学的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方针也越来越受关注。作为舞蹈学专业的研究生,笔者经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内在潜质要尽力挖掘,使其个性本质得到释放,在吸取传统教学经验的前提下,探寻新的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手段,与时代共同发展进步,才能够使哈萨克族的舞蹈艺术得到飞速的提升和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贺元秀.哈萨克文化新论[D].新疆:新疆人民出版社,2007.
[2]陈世悌.巴里坤哈萨克民间歌曲乐曲舞蹈[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2012.
[3]贾合莆·米尔扎汗.哈萨克族[M].新疆:民族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陈丹丹(1992-),女,汉族,四川人,新疆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
声明:本文章供新疆艺术学院谢雯雯老师《哈萨克族民间舞蹈的典型化分类与舞蹈动作分析的互动研究》(XJEDU060115C03)一般性课题研究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