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性视域下的“个人口味谓语”研究

2016-08-15 06:31李淑静
外文研究 2016年1期
关键词:语义分析逻辑

李淑静

河南大学



意向性视域下的“个人口味谓语”研究

李淑静

河南大学

摘要:“个人口味谓语”是指以某些表示情感状态的形容词充当的谓语,而这些形容词在话语中所反映的情感状态是说话主体的个人喜好;这一状态同一定的主语结合在一起所得到的命题 (如 X is fun/tasty) 的真值,对其判断会随不同人的个人偏好而有分歧。以往的研究主要是从逻辑-语义的视角进行,近年来的研究开始转向关注话语的现实语用解读。本文在这一动向的启发下引入意向立场,对“个人口味谓语”进行意向性解释的研究。

关键词:个人口味谓语;逻辑-语义分析;意向性解释

1. 引言

21世纪的前10年及其前后的一段时间,语义学——特别是形式语义学——研究有一个相当热门的话题:对“个人口味谓语”(predicates of personal taste) 的讨论。“个人口味谓语”是指以某些表示情感状态的形容词充当的谓语,这些形容词在话语中所反映的情感状态,是说话主体本人对该形容词所涉及的事物的喜好,这就是“个人口味”;这一状态同一定的主语结合在一起所得到的命题 (如 X is fun/tasty) 的真值,对其判断会随不同人的个人偏好而有分歧;这一分歧主要表现为对有关真值的不同判断。有关形容词包括fun、tasty、interesting、good、beautiful、right (wrong) 等:

(1) A. This avocado is tasty.

B. No, it isn’t. It’s disgusting!

(2)Mary: How’s the cake?

Sam: It’s tasty.

Sue: Nuh-uh, it doesn’t taste good at all!

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一时期从语义学——特别是形式语义学——研究“个人口味谓语”,是从“存体”来看待这一现象的。所谓“存体”是以本体的意义来阐述存在的实体,从存在的实体演绎出其属性 (潘于旭 2013: 23),这就是所谓的“实体主义”。据此,这一时期所进行的“个人口味谓语”的研究可以这样定义:从本体意义出发,对形容词做谓语主体所涉及某实体的存在做出的逻辑-语义价值判断。

2. “个人口味谓语”的逻辑-语义研究

2.1 研究的主要问题和认识

在这10多年中,研究主要是围绕逻辑和语义问题展开的,也可以说,是囿于逻辑和语义问题展开的。这些研究主要讨论了如下问题,得到了一些重要的认识,同时又引发出一些新问题。

1) 这些谓语表达的是个人的口味,纯粹是个人的感受,不一定是“事实上如此” (a matter of fact),而是一种个人“认识上的优先”(epistemic privilege),本质上是主观的 (essentially subjective)。(Potter 1998; Wiggins & Potter 2003)

2)由于对话人之间对这一“口味”的感受不同,造成上面例子中 A 和 B、Sam 和 Sue 的意见相左。这些个人口味的谓语所构成的命题是有真值 (true value) 的,所谓“个人口味”,就是对真值做出的个人判断。对真值的判断不同就造成了他们之间的意见分歧 (disagreement)。(Lasersohn 2005)

3) 从“个人口味谓语”的话语本身常常不能找到显性的充当判断个人口味好坏的“索引”(index),说话人自身的想法就充当了隐性的判断者 (judge) 或评价者(assessor),他们各自自说自话,说好就是好,说坏就是坏。这样,他们自身的口味就成了默认的 (default) 是非标尺。

4)他们的分歧在字面上似乎是矛盾的,但许多研究指出,这里不存在逻辑矛盾。所谓逻辑矛盾是指在同一时间、同一关系的条件下对同一思维对象同时发生肯定和否定两个不相容的思想、观点所犯的逻辑错误。说话人按照各自的标尺做出的判断只是相对于自己的喜好,是有根据的,所以他们的分歧是无一方有错 (faultless) 的,(Kölbel 2004: 53-73)没有上文所说的逻辑错误;换言之,在这一可能世界 (possible worlds) 里,可能存在一个“无错境界”(faultlessness)。下文说到个人口味谓语“无错境界”均指此。这些研究从逻辑关系上对个人口味谓语的无错境界做出了机理上的说明。

5)此外,许多文章提到,“个人口味谓语”同表示认识的情态动词 (epistemic modal) 如 might、must 在这些方面的用法相似。

(3) Mary: Where’s Bill?

Sam: I’m not sure. He might be in his office.

Sue: Nuh-uh, he can’t be. He never works on Fridays.

从上面的简单回顾可以看出,这些研究,特别是早期的研究,主要是关注“个人口味谓语”语义上、逻辑上的分析,着重点是对真值的判断。

2.2 语境主义与相对主义

对个人口味谓语的判断是会发生分歧的,但即使发生了分歧,有关双(各)方都是无错的。对于这两点的分析,大体上有两种主张。

1) 语境主义(contextualism)的解决方案。在“个人口味谓语”研究中的语境主义认为,对真值的判断依赖语境;语境主要指两个方面的要素:某可能世界(w)和时间环境(t)。换句话说,对话者对同一对象的判断存在分歧,不是因为他们发生了思维矛盾,而是因为他们各自处于一定的w、t环境里,这就是特定的语境。(Hansen 2011; Baker 2012)

2)相对主义(relativism)的解决方案。在“个人口味谓语”研究中的相对主义认为,直观地说,个人口味是相对于不同的某个个人以及同这个个人相关联的社团 (community) 而言的。“个人口味谓语”总是自动地表征以自我为中心的立场(autocentric stance),表达者说出个人口味谓语是表征了他的情感态度 (emotional attitude),意味着他真诚地认为是这样,说“X is good/bad”,就表示他赞成/不赞成 X。因此相对主义主张在如下文的可能世界和时间因素 [w、t] 里加上说话者自身作为“判断者”或他所认定的“判断者”[j]:

[|the cake is tasty|]w,t,j= 1 iff the cake is tasty atw,taccording toj

如果句子没有显性的[j],那么说话人运用的就是自我为中心的立场;如果有,就以此为[j],如下面的 James和my cat。

(4) The game is fun for James.

(5)The cat food is tasty, because my cat can’t get enough of it.

换句话说,分歧的双方在字面上是有分歧的,但他们都有根据认为自己是对的,而不是在同一关系条件下对同一思维对象发生两个不相容的观点上犯了逻辑错误,因而对有关的分歧不能判定谁对谁错,所以说这一分歧的双方都是无错的。相对主义解释了“无错境界”为什么可能。(Wiggins & Potter 2003; Glanzberg 2007; La-sersohn 2008)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有关个人口味谓语及相关问题的论文约200余篇,有代表性的文献,除上面提到的,还可参考Baker(2012)、Hansen(2011)、Moltmann(2012)、Lasersohn(2005, 2009, 2011)、Stephenson(2007)、Stojanovic(2012)、Schaffer(2009)和Zeman(2015)。

3. “个人口味谓语”研究的语用转向

对语言进行逻辑-语义研究是现代语言学研究很重要的部分,但绝对不是全部。近年来,“个人口味谓语”研究出现了一种新动向:从专注于逻辑-语义的分析开始转向关注话语的现实解读。这是近半个世纪以来语言学研究受体验哲学的影响,将注重“生活方式”作为其重要的理论形态的表现,这实际上是“把‘生活方式’作为实践的基本形式,作为人的社会存在方式” 。(潘于旭 2013: 21)这是“个人口味谓语”研究出现的一种值得关注的动向。把“生活方式”作为实践的基本形式,作为人的社会存在方式,对事态的判断就不一定拘泥于非真即伪的真值。

与此相关,我们首先注意到的是 Lavi Wolf 的分析。Wolf 在2010年以色列理论语言学协会(IALT, Israel Association for Theoretical Linguistics)第26届年会上提出,从语言运用来说,个人口味谓语里的形容词并不总是非此即彼的二分的,例如并不总是 ±tasty、±good 的状态;因而其语句的命题不一定表现为负载了非真即伪的真值。Wolf 指出,表达个人口味的形容词是可以分出梯度 (gradable) 的。

(6) a. The cake is very/reasonably/rather tasty.

b. The play is very/reasonably/rather interesting.

或者也可能表达为比较级、最高级:tastier、tastiest、more interesting、most interesting等,因而用作谓语时它们就构成可评估性谓语(evaluative predicate)。(Wolf 2010)

这样看来,“个人口味谓语”是可以分出梯度的。例如当说话人说The play is somewhat good 时,他同另一个说The play is not good in some aspect的人就可能有一些共同的看法,至少不是绝对的一真一伪的分歧。作为日常话语,不一定任何时候都会把话说绝。这一转向的出现,对于“个人口味谓语”的语言学研究具有启发意义。

4. 语用转向的深化:趋向意向性解读

4.1 从实体转向关系

在语用转向的启发下,可以把语言运用回归为一种生活方式,把“个人口味谓语”研究的重点回归到把它作为日常语言交际来研究。考虑到个人的口味、喜好、情感都是负载了意向性 (intentionality) 的,我们认为,“个人口味”就是个人对思维对象做出的个人意向性解释。这一转向的实质,体现了从存在论、实体论向语言生活实践关系论的转折,是从现实人的生活方式的整体性、全面性出发,从人的生活方式的丰富性出发,跳出实体主义的圈子,从人的存在方式、生活方式去理解现实的人的活动和人在活动中生成的丰富的实践关系。因此,“个人口味谓语”在日常语言的运用中,除了上文所引的(±tasty)情况,即个人口味谓语是否只反映为非真即伪的真值外,我们还将考察除形容词构成的谓语以外,有没有其他类型的个人口味谓语;如果对话人之间存在分歧,是一些怎样的分歧。研究表明,这些分歧实质上是个人的意向性指向的分歧。从意向性视角切入,个人口味谓语的研究会向我们展现一幅同逻辑-语义分析完全不同的语言图景,用意向性看待“个人口味谓语”,可能会较为深入地揭示“个人口味谓语”的语用实质。本文的研究只集中在“个人口味谓语”,不涉及表示认识的情态动词。

4.2 意向立场

徐盛桓、廖巧云(2013)认为,近年来语言研究一些常用的方法,如语境分析、修辞分析、隐喻分析、心理意向性分析方法等,在涉及语形、语义、语用3个维度中,主要涉及语用维度。 “语用思维构成了‘当代思维的基本平台’”(盛晓明 2000: 2)。对语用思维的研究,在英美和欧洲大陆有不同的学术传统。英美语言哲学流派以语境分析、修辞分析、隐喻分析、心理意向性分析等方法对意义理论、指称理论、真理理论进行分析和论述,而欧洲大陆语言哲学流派则更着眼于研究语言的功能、语言与意识、语言与理解、语言与社会等方面的问题。本文拟在这样的学术背景下,探讨语用视角下的意向性框架(intentional frame)发挥作用的空间,为“个人口味谓语”研究的发展提供一条可能的路径。

从方法论来说,作为对问题的求解,当代有物理立场(physical stance)、设计立场(design stance)和意向立场(intentional stance)这3种思路。(Dennett 1987: 17)所谓意向立场,是把对象看作一个理性的主体,根据他在一定的时空、为一定的目的应具有什么样的信念和愿望,就可以预言他为了某一目的而应采取的行动;“这就可以进行简单的推理:这样的信念和愿望在多数情况下会导致该主体怎样做,也就是我们可以预言该主体会怎样做”。(Dennett 1987: 17) 从语言研究来说,意向立场就是在基本的物理条件下,通过主体的意向性对话语内容做出处理,即主体意向态度的信念、愿望等以及心理取向、心理估量对意向内容做出选择、过滤、定向,从而做出具体的话语或言辞的安排。徐盛桓、廖巧云(2013)据此提出的“意向性框架”(intentional frame)如下:

含有个人口味谓语的命题成为表达主体的意向内容,它同意向性的另一个维度——意向态度“纠缠”在一起,受主体的意向态度的处理;对“个人口味谓语”做出意向性解释,就是以意象立场对谓语做出意向性解释。意向态度细分为以下3个次范畴。

心理状态如相信、知道、怀疑、害怕、希望、热爱、憎恨等等心理状态,包括这些心理状态的不同程度;

心理估量例如认为对象显[显要,与之相对的为“次要”]于、前于、显[显现,与之相对的为“隐现”]于、先于……另一(些)事物、事件;

心理取向对意向内容的对象以常态的(中性的)、形象的、委婉的、谐趣的、夸张的、亲切/冷淡的、责备/表扬的、正面/负面的、美/丑化的等心理取向加以观察和叙述。

语言活动本质上是一项意向活动。意向性是人的意识活动的核心内容,是一项具体的意识活动的开端,并贯穿始终。(徐盛桓、廖巧云 2013)意向性解释的实施可以借助“意向性解释三角”做出说明。这个“三角”由三项内容组成:

(7)微笑是一份礼物。

以语言活动来说,“始”是对要表达的对象的感觉,例如感觉到存在一个“微笑”;“终”体现为形成语言表达式,例如“微笑是一份礼物”,即把“微笑”感受为送给别人的一份礼物。语言活动的意识活动是从感觉到“微笑”的原初意识发展为感受到“微笑”是“礼物”的反思意识的过程。(徐盛桓 2012) “被解释项”就是客观存在的一个事件需要做出解释;对此做出解释,这就是“解释项”;对“微笑”之所以这样解释,是个人意向立场的结果,称为“解释”。

4.3 “个人口味谓语”中的意向性

过去10多年来,“个人口味谓语”的研究着眼点是“谓语”。这一谓语是BE + Adj;在BE + Adj中,真正具有语义内容的是形容词,因此个人口味谓语的研究就自然地被认定为研究能做肯定或否定二分的形容词所构成的谓语。那么,如果把“个人口味谓语”放到语言交际的真实环境中,有关的特征会有怎么样的表现呢?

语言的运用总是以个人意向性为主导的(徐盛桓 2012),语言交际的真实环境更能使个人意向性真实流露。个人的意向性总是贴近自我的(徐盛桓、廖巧云 2013)。从意向性来说, “个人口味”就是个人对有关事物、事件以自己的心理状态、心理估量、心理取向加以认定,从而做出完完全全是自我的意向性判断,例如表示相信、怀疑、害怕、希望等的心理状态,采取常态的、揶揄的、夸张的、正面/负面的、美/丑化的等心理取向,以什么东西为主、要显现、要突出等来进行观照和叙述。因此,“个人口味”就是个人对所涉及的思维对象做出基于个人意向性的判断。既然是出自个人意向性的判断,对谓语中所涉及的思维对象有不同的看法和判断是很自然的;如果没有分歧,如果是众口一词、千人一味,就不叫“个人口味”了。但是,一方面,由于各人都是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向性,在w、t、j这些方面都有各自的依据,可能不会犯逻辑错误,所以不排除无错的可能,尤其是侧重于逻辑-语义分析的情况;另一方面,在日常交际中,有关的分歧其实并不排除是由个人认识上的谬误产生的,因此“无错境界”的说法并不是任何时候都是行得通的。本研究除了接受个人意向性可能会带来“无错境界”之外,还认为日常交际话语并不排除个人的认识谬误。

同时,我们发现,除上述学界常常提及的像 fun、tasty 之类形容词所构成的“个人口味谓语”之外,可评估性的形容词(包括表现概率的形容词和等级形容词)和模糊性状词语等所构成的谓语,都可以反映个人喜恶、偏好和倾向,都可能构成说话人的判断分歧,都可称为“个人口味谓语”。例如,网上曾经流传的一段调侃材料:

(8)妖的叫美女,刁的叫才女,木的叫淑女,蔫的叫温柔,凶的叫直爽,狠的叫冷艳,土的叫端庄,洋的叫气质,怪的叫个性,匪的叫干练,疯的叫有味道,嫩的叫青春靓丽,老的叫风韵犹存,大大咧咧的叫阳光,牛的叫傲雪凌风,弱的叫小鸟依人,不像女人的叫超女,……。做女人真好。(http://www.qqpk.cn/weibokong/7669.htm3/10/2015)

上面这段话反映了有些人是这样来看待所谓“妖女”、“刁女”等;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美女叫妖女、才女叫刁女、淑女叫木女……,可能还有更多的各种各样的看法。这些反映的都是个人喜好,而且都是语言实际运用中可能碰上的“个人口味谓语”。在现实交际中,看法和感觉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每个人都会如此概括地看待美女、才女、淑女等:有人可能从容貌、身材、打扮、举止等对美女做出说明,从交际八面玲珑、办事决断能干等对才女加以定义,从是否贤良淑德、有气定神闲的风范看待淑女;有人还可能就此故意说风趣得体或俏皮挖苦的话等,即以形象的、委婉的、谐趣的、美/丑化的等心理取向加以观察和叙述。总之,只要是说话人出自他的意向性,这些都是说话人的“个人口味”。又如:

(9)A:张三有出国留学的经历。

B:没有。张三没有出国留学,他只不过到英国进修了三个月。

A、B做出完全相反的判断,源于对什么是“出国留学”没有一个绝对的认识上的标准:出国三个月就可以算或者要求一年甚至多年才算? 出国拿到文凭、学位才算或者只听课进修也算?这些都不易有一个认识上的统一看法。如果按照某职称评议的规定:只有拿了学位才叫“出国留学”,这是章程制定者(也许参考了有关规定)的“个人口味”,而不一定是对话者的“个人口味”。

像“留学经历”等这样的说法以及“美女”、“刁女”、“才女”、“木女”、“淑女”等,都是模糊性状词语。因此,从个人的意向性这个角度来看,“个人口味谓语”就不一定只是由某些如 tasty 之类的形容词构成,而是可以把一些模糊判断词语包括进去。既然对其性状的判断是模糊的,其“真值”也是模糊的。这样看来,对“个人口味谓语”所构成的命题有非真即假真值的这一看法(±P),可以做些修正。首先,正如 Wolf(2010)所说,tasty (可口的、美味的)是可以分出梯度的;同时一些程度不同的“可口”的外延,还可能从内涵的角度分析,做出同内涵相联系的更精细的区分。

什么是外延和内涵?外延和内涵是构成一个概念的两个维度,是人的心智(mind)中的思维内容;它们是一个概念中两个不可脱离对方的维度。把概念外化做出表征的是语言的词语,所以在不太严谨不会让人误解的场合,可以简便地说某个词语的外延内涵,甚至说这个词语所表征的事物、事件的外延内涵。以 tasty 为例,它是 taste (味觉、口味)的一种属性,是一种倾向于美好(pleasing to the taste) 的味觉属性。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不管用什么词类来表征;但属性本身并不是内涵。只有当某一属性成为思维内容并反映到概念之中时,才反映为有关概念内涵的一个涵项;若干彼此相关联的涵项合起来反映这个概念所表征的事物、事件的属性总和,就是这个概念的内涵。一个概念的概念内容是会随着人们对有关事物、事件的认识深化和变动而变化的;如果说最能表征一个概念的内涵内容是词典对承载这个概念的词语的词义解释,可以看到,不同时期的辞书,不同用途的辞书,从较详尽的辞海和大词典,到简明小词典和学生词典,有关词条说明不但会有详略不同,还会有改动和增删。这一现象反映了许多事物、事件都处于变化过程,表征这些事物、事件的词语本质上是模糊性状词语。外延是指一个概念所概括的思维对象的数量或范围,表现为具有这样的属性的事物、事件的个体或集体,能体现某一项思维内容的思维对象就是该概念的一项外延项。这就是概念的外延和内涵。以“可口”为例,不但可以分出尚算/颇为/较为/很/非常/十分/……等级的“可口”,而且至少还可以分出其口味是甜酸麻辣的“可口”以及其他。对于不同等级和不同口味的“可口”,还可以做出不同的意向性判断,例如主体对此(是不是)“可口”是相信的、是怀疑的,或者是对它采取希望、热爱、憎恨等的心理状态,这是由个人意向性做主导的。

综上所述,所谓“个人口味谓语”,不应局限于只同“口味”有关的形容词构成的谓语,可以扩大至能让说话主体表示自己对此的判断、评价等的意向态度的模糊性状的词语所构成的谓语。这一状态同一定的主语结合在一起所得到的命题 P(P=X+BE Adj/BE N/VP)的真值,对其判断会随不同人的个人认识、偏向和喜好而有分歧。我们按照这个思路,试构拟个人口味谓语的定义如下:语言单位 U 同某主语构成命题 P,说话人说出 P是真实地出自他的意向性的。

如果要更直观地强调“个人口味”,这可以在对比中获得:

语言单位 U1、U2……分别是个人口味谓语,当且仅当:

1) U1、U2……的外延和内涵是相关联的;

2) U1、U2……同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主语构成相关的命题 P1、P2……;

3) 不同的说话人说出 P1、P2……是真实地出自他的意向性的;且

4) P1、P2……可以有分歧。

因此,从意向立场出发进行研究,就会自然地对个人口味谓语做出以上外延更符合语言运用实际情况的界定。

4.4 “个人口味谓语”的意向性解释

在一个 P (命题)里对 U 如何解读,例如“是±可口”、“是妖女/才女”或“±有过出国留学经历”等,是说话人的意向性主导做出的选择。这样来研究个人口味谓语就是对个人口味谓语做出的意向性解释。例如:

(10)微笑是一份礼物、微笑是一种境界、微笑是一种放松、微笑是一种心情、微笑是一种宽容。

在例(10)中, “礼物、放松、心情、境界、宽容”等都是个人口味谓语,是出自个人意向性对“微笑”的解释。这些解释是说话主体对“微笑”的感觉发展为感受获得的;用“拟人”的说法,是主体把所感受到的事物的某一(些)涵项“传”上去,由感受“承”受下来的过程(徐盛桓 2012)。在这个过程中,涵项的过滤、定向、筛选和析取,是由意向性主导的。徐盛桓(2012)将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外延和内涵主要概括成为四大涵项:结构位置、特点、来源和功能。四个涵项下面还可以再细分分项、支项、子项……。“微笑”,是“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现代汉语词典(英汉双语)》 2002),从世界事物网络的结构位置来说,它存在于感情世界的维度上,出现于人的脸部表情,处于含笑<微笑<大笑链中;从来源来说,它来自人的感情状态的外露;从特点来说,表现出主体的愉悦、主体对对方的友善;从功能来说,可以愉悦自己的心情、沟通人际关系、润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例(10)对“微笑”的说明,都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找到根据,从而成为主体的感受。

基于以上分析,试构建“‘个人口味谓语’意向性解释框架”如下:

“个人口味谓语”意向性解释框架

设 R 为话语主体,U 为 R 所用的谓语, x 同 U 构成的命题判断句 P,则 U 为 R 的个人口味谓语,当且仅当:

1) R 感知 x;

2) R 对 x 具有某种意向态度 I(I′、I″、 I‴);

3) R 据 I 找出自己的理由对 x 解释为 U。

5. 结语

“个人口味谓语”的研究,原是语义研究中的一个很小的问题,但吸引了不少学者持续的研究兴趣;讨论至今,已延续了10多个年头而兴趣未减,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这一问题直接涉及对语言哲学的3个重要论题的思考:指称论、真理论、意向论。这3个论题所涉及的是语言哲学研究以及哲学、逻辑学研究的一些形而上的问题;同时,这些论题的讨论又会涉及语言的本体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近年的有关讨论的成果,又带动了语言研究的长足发展。

指称论认为,语言的指称与其指示的外界事物一一对应;真理论中的重要理论一致论(Coherence Theory)认为,某一判断为真,当且仅当这一判断同科学知识相一致;意向论同指称论、真理论将语言只同客观外界事物联系起来的观念不同,意向论认为,语言的意义与说话人的意向性密切相关,语言意义的建构是由人的意向性主导的。从指称论、真理论来分析语言,主要是一个从语形把握静态意义的过程;从意向论来分析语言,就不是由语言直接表征意义,中间要通过人的心智为中介。从指称论到意向论,语言研究实现了从实体分析、语境分析、语用分析、隐喻分析到心理意向性分析等方法的渐进与成熟。“个人口味谓语”的研究方法也大体体现了语言研究发展的这一大趋向。

意向性的引入可以摆脱过去对生动的语言运用囿于本体意识的局限,体现了语言运用的主体意识,反映了以现实的人为主导的社会现实关系;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主体活动的生动过程;是从形式上、内容上和二者之间的作用上把握语言的运用,这表现为两个维度:“一个维度是客体对主体的影响,表现为主体对客体感受、反映、接纳以及认知的方式;另一个维度则是主体对客体的作用和影响,表现为主体选择、建构、改造并使其[成为]为自己服务的价值关系[的]实现方式。”(潘于旭 2013: 24) 这两个维度一个是以客体尺度把握对象,一个是以主体尺度作用于对象,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

参考文献

Baker, C. 2012. Indexical contextualism and the challenges from disagreement [J].PhilosophicalStudies157 (1): 107-123.

Dennett, D. 1987.TheIntentionalStance[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Glanzberg, M. 2007. Context, content, and relativism[J].PhilosophicalStudies136 (1): 1-29.

Hansen, N. 2011. Color adjectives and radical contextualism [J].LinguisticsandPhilosophy34 (3): 201-221.

Kölbel, M. 2004. Faultless disagreement[J].ProceedingsoftheAristotelianSociety104: 53-73.

Lasersohn, P. 2005. Context dependence, disagreement, and predicates of personal taste [J].LinguisticsandPhilosophy28 (6):643-686.

Lasersohn, P. 2008. Quantification and perspective in relativist semantics [J].PhilosophicalPerspectives22 (1): 305-337.

Lasersohn, P. 2009. Relative truth, speaker commitment, and control of implicit arguments [J].Synthese166 (2):359-374.

Lasersohn, P. 2011. Context, relevant parts and (lack of) disagreement over taste [J].PhilosophicalStudies156 (3): 433-439.

Moltmann, F. 2012. Two kinds of first-person-oriented content [J].Synthese184 (2): 157-177.

Potter, J. 1998. Discursive social psychology: From attitudes to evaluative practices [J].EuropeanReviewofSocialPsychology9(1): 233-266.

Schaffer, J. 2009. Perspective in taste predicates and epistemic modals [C] // A. Egan & B. Weatherson (eds.).EpistemicModality.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9-226.

Stephenson, T. 2007. Judge dependence, epistemic modals, and predicates of personal taste [J].LinguistPhilosophy30: 487-525.

Stojanovic, I. 2007. Talking about taste: Disagreement, implicit arguments, and relative truth [J].LinguisticsandPhilosophy30: 691-706.

Stojanovic, I. 2012. Emotional disagreement: The role of semantic content in the expression of, and disagreement over, emotional values [J].Dialogue, 51(1): 99-117. doi:10.1017/ S001221731200025X.

Wiggins, S. & J. Potter. 2003. Attitudes and evaluative practices: Category vs. item and subjective vs. objective constructions in everyday food assessments [J].BritishJournalofSocialPsychology42: 513-531.

Wolf, L. 2010. An interpersonal approach to predicates of personal taste [R]. linguistics.huji.ac.il/ IATL/26/Abstracts/Wolf.pdf, retrieved on 9/14/2015.

Zeman, D. 2015. Relativism and bound predicates of personal taste: An answer to Schaffer’s argument from binding [J].Dialectica69: 155-183. doi: 10.1111/1746-8361.12097.

潘于旭. 2013. 马克思“生活方式”的哲学意义[J]. 哲学研究 (5): 21-25.

盛晓明. 2000. 话语规则与知识基础:语用学维度[M]. 上海:学林出版社.

徐盛桓. 2012. 替代话语的析解——“外延内涵传承说”认知-心智再阐释[J]. 外语教学 (1): 2-7.

徐盛桓,廖巧云. 2013. 意向性解释视域下的隐喻[J]. 外语教学 (1): 1-6.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 2002. 现代汉语词典(汉英双语)[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责任编辑姜玲)

中图分类号:H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23(2016)01-0026-07

收稿日期:2016-02-12

通讯地址:475001河南省开封市河南大学外语学院

猜你喜欢
语义分析逻辑
刑事印证证明准确达成的逻辑反思
逻辑
创新的逻辑
民事推定适用的逻辑及其展开
父母的神逻辑
女人买买买的神逻辑
基于交叉配血的多账户识别模型研究
基于LDA模型的95598热点业务工单挖掘分析
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来看多义动词“あげる”
中文短文本语法语义相似度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