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边疆政治安全的治理实践、发展趋势及对策探析

2016-08-15 00:48李庚伦
关键词:内蒙古

李庚伦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106)



内蒙古边疆政治安全的治理实践、发展趋势及对策探析

李庚伦

(云南师范大学,云南 昆明 650106)

[摘要]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本质和核心。“一带一路”战略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实施,为内蒙古边疆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却也给内蒙古边疆政治安全带来了新的威胁,内蒙古边疆政治安全将受到政治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双重威胁。内蒙古地方政府能力、蒙独势力和西方势力成为新世纪新时期影响内蒙古边疆政治安全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内蒙古;边疆治理;政治安全

中国、俄罗斯和蒙古三国元首于2014年9月11日会晤时达成共识,共同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随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和商务部于2015年3月29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明确提出在“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中要“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1]。与此同时,内蒙古地区也将面临更多来自政治系统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政治安全威胁,我们有必要对内蒙古边疆政治安全的重要性、治理实践及发展趋势进行认真分析和反思,以此提出在当前情况下内蒙古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对策。

一、内蒙古边疆政治安全的重要性

内蒙古自治区位于我国北部陆地边疆,是我国陆地边疆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国陆地疆域安全的重要地理屏障。作为是我国建立最早的民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疆域广阔,横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国土面积达118.3万平方公里。内蒙古北部与蒙古国和俄罗斯接壤,陆地边界线长达4200公里,南部分别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宁夏、甘肃等8省相邻。内蒙古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内蒙古居住着49个民族,其中汉族和蒙古族人口在100万以上,回族和满族人口在10万以上,其余民族人口相对较少。经过历史的变迁,内蒙古自治区共形成9个地级市、3个盟、21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7个县、49个旗和3个自治旗。

内蒙古地理环境十分独特,地缘政治战略地位显要。蒙古高原“居神州大陆之脊,势若高屋之建瓴。得之则足以屏卫中国,巩我藩篱;不得则关陇隘其封,河湟失其险,一举足而中原为之动摇。”[2]内蒙古位于蒙古高原的东南部,东西长达2400公里,是我国北部边疆天然的地理屏障。内蒙古地貌以高原为主,由呼伦贝尔、鄂尔多斯、锡林郭勒等高平原组成,高原四周还分布着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等山脉。内蒙古高原地势对中原地区形成战略威慑,中国古代历次更迭均是从北方向中原王朝发动进攻。美国学者拉铁摩尔直言:“内蒙古有一个超越于其他民族及文化重要性的地域重要性:它是黄河流域,有时也是全中国统治权的关键。”[3]

秦始皇时期,我国疆域已扩展至内蒙古地区。历史上,“外蒙古”和“内蒙古”都是我国疆域的一部分。蒙古族的祖先最初在黑龙江额尔古纳河一带游牧,后期逐渐迁移到今天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驻扎。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为了加强对蒙古地区的管辖,开辟了连通外蒙的“参天可汗道”,并且设置了燕然都护府。元朝时期,中央政府在外蒙古地区正式设置了岭北行省,并在外蒙古地区进行屯垦,巩固边防。清朝初期,蒙古族分裂为喀尔喀蒙古、漠南蒙古和漠西蒙古三部。喀尔喀蒙古散布于外蒙古地区,并臣服于清朝的统治。漠西蒙古准噶尔部在沙俄的策动下于1688年发动叛乱,攻击并侵占了喀尔喀蒙古的外蒙地区。清政府于1697年击败准噶尔叛军,把外蒙古地区及唐努乌梁海地区正式划入中国版国,并在中央设置理藩院处理蒙古、新疆和西藏等地区的事务。

近代以来,我国北部边疆受到西方列强的觊觎甚至是入侵,地方政治安全受到严重威胁。边疆地区在战乱年代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地理屏障,担负着国家中心区域安全的拱卫作用。然而,在鸦片战争爆发后,边疆地区却成为我国遭遇西方列强入侵的前沿。沙皇俄国趁清朝政府忙于应对英法列强,无力驻守北部边疆之际,强迫清朝与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不到60年的时间内从中国掠夺了大约150万平方公里土地。列宁指出:“欧洲各国政府(最先恐怕是俄国政府)已经开始瓜分中国了。”[4]同时,由于地缘政治战略的考虑,沙皇俄国和前苏联都支持过外蒙古独立。在斯大林的支持下,外蒙古最终在1945年1月22日通过所谓的全民公决获得独立。我国北部边疆大量领土的丧失和外蒙古的独立是我国近代边疆危机的顶峰,边疆政治安全告急。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本质和核心。2014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其中政治安全是根本。政治安全不仅关系到区域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更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是边疆安全的本质,是国内外反华势力重点攻击的对象。陆地边疆政治安全是指地方政治系统不受到政治系统内部消极因素的干扰或政治系统外部反对势力颠覆性的威胁,在边疆区域内拥有较高政治合法性且有效治理的状态,并且拥有维护边疆区域可持续安全的能力。具体而言,陆地边疆政治安全主要包括:意识形态安全、地方政权安全、政党执政安全、国家主权安全。

二、内蒙古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实践经验

新中国成立前夕至今,中国共产党对内蒙古边疆政治安全进行了有效的治理,相当一部分实践经验值得借鉴。

(一)1947~1965年:内蒙古边疆政治安全治理探索开创阶段

内蒙古于1947年5月1日建立民族自治区,是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中国共产党人在内蒙古实施了一系列有效举措,确保了边疆政治的安全。

第一,进行思想政治宣传。一个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必须经得住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和挑战,并保持其优势才能获得大多数社会成员无条件的服从和支持,从而维持整个社会的稳定。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在边疆民族地区更好的宣传党中央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从而进一步维护边疆政治安全,党中央组建了中央民族访问团。1952年7月至9月,由彭泽民任团长的中央民族访问团走访了内蒙古各地,给内蒙古各少数民族同胞宣传了党的政策,维护了意识形态安全。1957年3月,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北京接见了内蒙古各族人民代表,对党的最新政策作了部署和宣传。

第二,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地方政权的政治权力都来源于各地方普通人民群众,也属于各地方普通人民群众。随着抗日战争的胜利,蒙古地区地方政治秩序却极其混乱。外蒙古地区坚持独立,以德王为首的“伪蒙疆政府”声名狼藉,以补英达赉为首的“内蒙古人民共和国临时政府”妄图分裂祖国,以哈丰阿为首的“东蒙人民自治政府”政治态度不明。在毛泽东同志的支持下,乌兰夫同志奔赴蒙古地区,取代补英达赉执掌内蒙古地方政权,并最终于1945年11月组建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内蒙古自治运动联合会的成立,标志着政治权力重新掌握在人民群众手中,内蒙古地方政权安全得到维护。

第三,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民族区域自治是“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也是我国陆地边疆治理的基本形式。”[5]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建立起来。但是,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所管辖的范围仅限于呼伦贝尔、锡林郭勒、察哈尔等五个盟,促使内蒙东西部地区的合并成为自治区的首要任务。新中国成立后,中共中央从1950年9月起先后把察哈尔省和热河省建制撤销,并连同辽宁省管辖的昭乌达盟、哲里木盟等一并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绥远省也在1954年3月被撤销并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最后,甘肃省巴彦浩特蒙古族自治州和额济纳蒙古族自治旗在1956年4月并入内蒙古自治区。至此,内蒙古实现了东西部的统一,地方政权安全得到巩固。

第四,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毛泽东同志曾多次强调:“要彻底解决民族问题,完全孤立民族反对派,没有大批从少数民族出身的共产主义干部,是不可能的。”[6]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内蒙古的少数民族干部仅有7160人。在中共中央的指示下,内蒙古境内建立了内蒙古民族学院等大批民族院校,为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提供了渠道。随着干部需求的增多,内蒙古还采取专门培训的方式培养大量少数民族干部,专门成立了少数民族干部大专班、中专班和函授班。同时,内蒙古自治区还选派大批少数民族干部到沿海发达地区挂职锻炼。内蒙古自治区通过对各少数民族的培养和任用,完成了各少数民族对新生政权的认同,从而有效的维护了内蒙古地方政权的安全。

第五,实现民族国家认同。为了实现各少数民族对新生国家的认同,内蒙古自治区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建国之初多次派出工作队深入到各少数民族聚居区“做好事、交朋友”,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生产,给普通少数民族群众治病,发放救济粮和贷款。1953年至1956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委托由专家、学者组成的工作组多次深入民族地区进行识别工作,初步识别除蒙古族以外的其他四十多个少数民族。同时,内蒙古还取消了历史上对少数民族具有侮辱性的称谓。内蒙古自治区通过“做好事、交朋友”以及民族识别工作,使各少数民族增强了对中国共产党和新生政权认同,维护了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和内蒙古地方政权安全。

1947~1965年内蒙古边疆政治安全的主要威胁来自境内不明真相的各民族对中国共产党的猜疑甚至是排斥,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地方政权安全成为首当其冲的部分。总的来说,在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内蒙古地方政府推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政策、措施,有效的维护了内蒙古地方政治安全。

(二)1966~1978年:内蒙古边疆政治安全治理曲折徘徊阶段

在我国“文化大革命”的大背景下,处在北部边疆地区的内蒙古也深受影响,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左”的政策。同时,为了维护地方政治安全,内蒙古地方政府也采取了一些有效的举措。

第一,实行全面军事管理。“文化大革命”使我国陆地边疆陷入极度混乱之中,陆地边疆各省或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已不能行使正常的职权,陆地边疆政治安全受到威胁。陆地边疆唯一还有能力维护边疆政治安全的力量就是军队。于是,中共中央决定由军队对陆地边疆各省或自治区实行全面军事管理。最终,中央军委于1967年3月19日发出《关于集中力量执行支左、支农、支工、军管、军训任务的决定》。在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军队在人事安排和组织能力上仍然占据着核心地位。对内蒙古边疆地区实行全面军事管理,维护了正常的政治秩序、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减少了国家和人民的损失,缓和了紧张的局势。

第二,建立生产建设兵团。生产建设兵团是毛泽东同志在继承中国古代屯田思想的基础上,对抚平战争创伤、安置军队人员以及巩固边防、开发边疆的一大创举。中共中央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先后建立了十二个生产建设兵团,三个独立农建(垦)师。在中共中央的领导下,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于1969年1月24日正式成立。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在1969至1975年间,共组建35个农牧业团、34个厂矿企业单位,共计11万多在职员工。同时,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还安置了来自内地和沿海的知识青年近10万人,这些知识青年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知识理念,有效的开发了内蒙古边疆。

1966年~1978年内蒙古边疆政治安全治理的过程中,民主、法治和责任相对缺失,陆地边疆陷入高度无政府状态。在这个阶段,前苏联对我国北部边疆的军事威胁以及内蒙古边疆人民群众对革命的狂热使陆地边疆政治秩序大乱,地方政治安全受到威胁。

(三)1979年至今:内蒙古边疆政治安全治理恢复发展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内蒙古在恢复建国初期一系列制度和政策设计的同时,也对边疆政治安全治理进行了新的探索。

第一,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政府是国家治理的关键主体,国家治理效能的高低与政府能力之大小存在着直接的相关性。”[7]二十一世纪以来,和平演变成为西方国家颠覆社会主义中国的主要举措,西方国家试图利用西方普世价值对我国西部陆地边疆地区进行渗透。同时,边疆各族人民群众政治参与和政治素质的不断提高,致使陆地边疆各省或自治区地方政府自身能力成为影响地方政治安全的关键所在。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动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力图通过法治政府建设、服务政府建设、责任政府建设和效能政府建设来提高政府能力,维护边疆政治安全。

第二,推动内蒙古边疆开发。“东部沿海地区和陆地边疆地区的经济差距越来越大,形成了一条难以逾越的经济鸿沟”[8]。如果长此以往,西部陆地边疆各省或自治区的人民群众必然会心怀不满,甚至会失去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信赖。内蒙古地方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力图维护内蒙古边疆地区的政治安全。

扶贫工作是帮助陆地边疆地区快速脱离贫困的主要举措。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共计7.7亿,并且大部分集中在西部陆地边疆地区。人民群众若长期处在贫困状态,势必会影响其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信心以及地方政府的依赖。为了解决贫困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和政府自1986年以来相继成立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和扶贫办公室,并在全区贫困地区安排了扶贫的相应机构和扶贫专职干部。在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在全区实行十个全覆盖、三到村三到户、金融扶贫和社会扶贫等措施。

对口支援是由发达省份和地区直接帮扶边疆发展的重要方式。根据中央的精神,乌兰夫同志在1979年4月召开的全国边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对口支援”政策,并且最初确定了由北京支援内蒙古。经过多年的实践,最终形成了由中央相关部门和多家企业共同支援内蒙古,由内蒙古境内较发达的地区支援较偏远地区的格局,并通过财政扶持、援建基础工程、干部对口支援、内地教育支援等方式帮扶内蒙古边疆发展。

帮助少数民族解决生产生活上的经济困难是维护边疆政治安全的又一举措。为了进一步帮扶边疆地区少数民族解决生产生活上的经济困难,国家在陆地边疆地区设立了少数民族地区生产生活补助费和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内蒙古边疆地区主要把这些资金用于贫困县发展畜牧业、林业、采矿业、加工业等项目。为了有效的利用少补费和发展资金,内蒙古自治区政府还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扶贫开发资金及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支援经济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

“兴边富民行动”是由国家民委最先提出的陆地边境开发战略。“兴边富民行动”是由国家民委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部门发起的边境建设行动,重点对我国135个陆地边境县(市或市辖区或旗)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8个边境农场加大政府治理和资金投入,从而进一步稳固边境,巩固地方政治安全。“兴边富民行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实施范围主要包括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和兴安盟等7个盟市的19个边境旗市。从1999年到2009年十年间,19个边境旗市地区生产总值上升8.2倍,达到817亿元。

内蒙古利用地理环境优势,推行了大量开发战略。自1947年开始内蒙古自治区就利用毗邻蒙古和苏联的地理优势进行对外贸易。由于横跨东北、华北和西北,内蒙古也同时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攻坚对象。“在新的国际形势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对于维护我国地缘政治安全和改变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着巨大的意义。”[9]内蒙古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中,必然能充分发挥毗邻蒙古和俄罗斯的地缘优势,进一步带动内蒙古的发展。

1979年以来,内蒙古在对边疆安全治理的过程中,更多侧重对政府自身的建设以及经济的建设和开发。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的深入,特别是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内蒙古边疆政治安全将面对更多来自外部环境的挑战,国家主权安全将受到更多的威胁。

三、内蒙古边疆政治安全问题的发展趋势

当前内蒙古边疆地区政治安全主要受到政治系统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威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政府能力问题。内蒙古毗邻蒙古国和俄罗斯的地理优势使内蒙古成为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一极,却也让内蒙古面临更多的挑战。首先,蒙古国近年来“三蒙统一”呼声高涨,成为西方分裂中国的有利因素,而内蒙古就成为反华势力渗透与颠覆的重点区域。其次,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政府在“一带一路”战略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推进中,还必须协调好与国内各地方政府的关系。但是,内蒙古作为一个地方政府无法有效统筹北方各省的利益关系,更无法集中北方各省的力量对接俄罗斯和蒙古。再次,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政府还必须加强与俄罗斯和蒙古的沟通,而内蒙古地方政府却不具备与俄罗斯和蒙古直接沟通的法律地位。同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权力的大量下放也必然导致内蒙古边疆地区“边缘中心化”,如何在有效维护边疆政治安全的同时维护国家统一,成为地方政府自身建设的关键。

第二,蒙独势力问题。“蒙古”不仅仅是一个区域,更是一个民族,一个跨界民族。由于历史、政治原因,世界上的蒙古族如今主要生活在三个不同的国家。根据2000年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全世界蒙古族大约有1000万人口,其中中国内蒙古自治区有580万人,蒙古国有280万人,俄罗斯有90万人。随着上世纪九十年代苏联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前苏联对蒙古国的严格压制消失,蒙古国内的民族情绪爆发并逐渐转变为极端民族主义思想。蒙古国内以“蒙古民族党”为主的极端民族主义分子提出在中、蒙、俄等国进行串联,妄想把三个国家的蒙古族聚居区域整合起来组建一个新的国家,实现所谓的“三蒙统一”,成立“大蒙古国”。随着“泛蒙主义”在蒙古国的兴起,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也出现小范围分裂国家的“内蒙古独立运动”,影响极其恶劣。

第三,西方插手蒙古。中国、蒙古和俄罗斯三国相邻,三国间的外交政策和军事行动都会影响和冲击到另外两个国家。其中,中蒙两国外交关系的发展显得更加复杂一些。一方面,由于中国和蒙古两国之间具有天然的地缘优势,因此中蒙在冷战结束后加强了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目前,中国不仅成为蒙古第一大投资国,而且还连续十几年成为蒙古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和蒙古两国之间特殊的历史原因,因此中蒙在政治合作上的进程相对缓慢。冷战结束后,蒙古在失去苏联军事支持和经济援助的情况下,并没有全面倒向中国,而是试图在中俄之间进行“等距离”外交,同时在西方各国实行多支点外交。进入新世纪以来,蒙古年轻的政治家希望获得西方更多的支持以抗衡中俄,甚至在2012年3月正式成为北约合作伙伴国。美国高度重视蒙古的地缘政治战略作用,自2003年以来每年都要和蒙古一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甚至为蒙古培养高级军事人才。日本也紧随其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不断向蒙古提供军事支持和经济援助。

四、内蒙古边疆政治安全的基本对策

在对内蒙古边疆政治安全的重要性、治理实践及发展趋势进行认真分析后,我们认为,治理内蒙古边疆政治安全的基本对策主要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加强地方政府能力建设。毗邻俄罗斯和蒙古的地理优势,使内蒙古成为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重要支点。内蒙古地方政府必须抓住这次历史机遇,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能力建设,不断完善内蒙古地方政府与北方各省协调的能力,不断强化内蒙古地方政府有效统筹北方各省的利益关系,不断加强内蒙古地方政府与俄罗斯和蒙古沟通的能力。同时,还必须加强内蒙古地方政府治理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的能力。当然,在“一带一路”战略和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实施中,内蒙古地方政府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认同教育、中华民族认同教育、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社会主义认同教育、中国共产党认同教育,时刻以维护国家统一和地方政治安全为己任。

第二,推动中蒙俄经济共同发展。中国、俄罗斯和蒙古三国之间,无论中国和其他两国在军事和政治上是否有矛盾,在经济上却紧密联系在一起。中国与蒙古双边贸易额从2002年的3.24亿元发展到2013年的60亿元,十年增长20倍,中国显然已成为蒙古最佳贸易伙伴。中国“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必须站在中蒙俄经济共同发展的前提下,推动中蒙俄经济共同体的实现。内蒙古要充分发挥好毗邻俄罗斯和蒙古的地理优势,做好“一带一路”的北线支点,推动中蒙俄经济的共同发展,为我国处理北部边疆问题做好准备,从而更好的维护国家主权安全。

第三,强化中蒙俄政治互信。“我国陆地边疆治理不能简单的看成是一个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还要看到国内外政治力量、宗教势力对陆地边疆的争夺”[10]。因此,我们必须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蒙古国重新认识、接纳中国,形成一个真正的经济共同体、文化共同体以及政治共同体,甚至是命运共同体。内蒙古地方政府必须牢牢抓住这次机会,处理好同周边国家,特别是和蒙古的关系,使美国等西方国家无立足之地。只有使中蒙俄达到政治互信,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内蒙古边疆地区在军事和政治上的负担,维护内蒙古边疆地区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和地方政权安全。

[参考文献]

[1]国家发展改革委 外交部 商务部.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N].人民日报,2015-03-29(4).

[2][清]钟广生.新疆志稿(卷一)[M].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9.

[3][美]拉铁摩尔.中国的亚洲内陆边疆[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0.170.

[4]中国外交部.当代中国外交[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243.

[5]李庚伦.试析中国共产党陆地边疆治理理论与实践[J].社会主义研究,2015,(4).

[6]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20.

[7]方盛举.对1949~1978年国家治理的反思[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5,(1).

[8]李庚伦.邓小平在改革开放时期的陆地边疆治理实践与启示[J].桂海论丛,2015,(6).

[9]李庚伦.“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边疆治理[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

[10]李庚伦.毛泽东时代陆地边疆治理理论及实践反思[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5,(6).

[责任编辑:李春辉]

Inner Mongolia Frontier Political Security Governance Practices, Trends and Countermeasures

LI Geng-lun

(YunnanNormalUniversity,KunmingYunnanChina650106)

[收稿日期]2016-04-18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我国陆地边疆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4CZZ033)阶段性成果;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项目“云南边疆多民族地区安全治理的基本经验研究”(项目批准号:XKJS201502)阶段性成果;云南省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资助。

[作者简介]李庚伦,男,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讲师,云南大学中国陆地边疆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中心,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597(2016)02-0089-06

DOI:10.16161/j.issn.1008-0597.2016.02.018

猜你喜欢
内蒙古
《自由》
《内蒙古气象》征稿简则
内蒙古教育 2021年征订启事
在内蒙古,奶有一百种吃法
内蒙古中小学合唱基础教育扬帆起航
这是美丽的内蒙古
美丽的内蒙古
可爱的内蒙古
爱在内蒙古
探路内蒙古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