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安琪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媒介融合环境下网络春晚的发展
宋安琪
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 要春节晚会从诞生以来就成为重要的电视艺术形式,并融合技术创新和大众审美的提高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新媒体技术支撑的网络春晚是传统春晚的形式创新,在晚会风格样式、编排模式、传播渠道等方面都打破了常规,与传统电视春晚呈现竞争、合作、融合的发展态势。
关键词媒介融合;网络春晚;发展态势
春节联欢晚会这个词汇要追溯到1983年,是中央电视台在除夕夜推出的一档传统节日主题晚会,集合了当时的众多人民艺术家,在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相对匮乏的年代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海内外华人华侨的喜爱,之后在每年的除夕夜都会进行一年一度的春节晚会,晚会节目编排逐渐模式化,形成电视节目品牌的同时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早期春晚囿于技术和资金限制,采用直播方式,节目播报和表演淳朴自然,之后采用录播方式,电视后期技术得到娴熟运用。进入21世纪后,卫星直播系统趋于成熟,春晚直播形成定势,并且地方卫视举办的春晚遍地开花,与央视春晚争相斗艳。与此同时,网络媒体举办的春节晚会开始逐渐成型,随着网民数量的迅猛增长,打造优质的网络春晚的需求日益强烈。
春晚从诞生以来就紧贴科技的发展,从闭路线路的直播到卫星直播,从现场电话短信互动到新媒体互动,一直都在技术的支撑下创新播出形式。互联网的繁荣推动了新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知名的网络新媒体公司或联合、或独立推出了实验性的春晚,非主流的网络春晚迎合了数亿网民的心声,与主流媒体的电视春晚形成激烈竞争。在网络春晚日渐风行的时候,央视也借着互联网的春风推出了央视网络春晚,与新媒体公司联合推出晚会进行网络和电视的同步直播。网络春晚迎合了当下全媒体环境下受众多元的审美需求和“碎片化”的视听习惯,在节目编排和创作上较传统电视春晚更有差异性和层次性,并且利用互联网便捷的互动功能满足了观众的参与感。
媒介融合环境下,网络新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的界限逐渐模糊,新媒体从早期的购买电视节目播放版权发展到现在的与传统媒体合作推出节目,传统电视媒体也屈身下探互联网,运用新媒体技术增强电视节目的互动性,为观众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三网融合、三屏合一、网台联动等发展进一步深化,电视台制播分离改革放活电视节目产品的市场化经营,网络春晚顺应了时代的发展,是电视春晚的媒介延伸。网络春晚伴随互联网的繁荣经历了十余年的茁壮成长,其发展阶段可分为萌芽阶段、起步阶段以及长期的发展阶段。
2.1 萌芽阶段
网络文艺晚会伴随网民数量的攀升而产生,由于早期互联网用户量少,网络综艺晚会的知名度低、受众参与度低,关于网络春晚的雏形出现众说纷纭,规格较高的第一次网络春晚是网易网站(http://www.163.com/)制作的“2002年虚拟春节联欢晚会”,当时所谓的“虚拟”也就是现在耳熟能详的“网络”,“虚拟春晚”也就是“网络春晚”的雏形。从这场“虚拟春晚”来看,电视晚会所具备的视听元素运用还不够专业,节目编排也较随意,属于网民各抒己见集合而成的文艺聚会,在2002年网络不太发达的环境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2.2 起步阶段
如果说网易的“虚拟春晚”是萌芽的话,新浪网在2006年举办的“全球华人网络春节联欢晚会”率先提出了“网络春节联欢晚会”这个名称,从这之后网络春晚成为全球华人在除夕夜翘首以盼的一个崭新形式的春晚,在海内外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之后多家互联网媒体纷纷跃跃欲试,开始联合或独立创办“山寨春晚”、网络春晚,对央视春晚公然发起挑战,这一趋势坚定了中央电视台创办网络春晚的决心。在2010年央视在创办电视春晚的同时举办了网络春晚,并在中央三套和互联网进行台网联动直播,采用三屏合一的方式创新了春晚播出终端类型。除此之外,在同阶段出现了以新媒体公司为主体,以互联网为平台的种类繁多的网络春晚,这些春晚以网民投票的方式进行节目组制作人员选取、节目编排、主题立意等,知名艺人、网络红人以及草根艺人同台演出,具有强烈的受众主观意识和全民狂欢的文化氛围。
2.3 长期发展阶段
央视在2010年第一次推出网络春晚的同时,北京卫视与新浪网也联合创办了网络春晚,秉承“我的春晚我做主”制作理念,抢占了央视春晚和地方卫视春晚的收视空间。2011年更多的地方卫视参与到网络春晚的制作中,包括北京卫视、山东卫视、青海卫视等,央视更是独立承办了首届网络春晚,自此网络春晚进入了蓬勃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新媒体的融合进一步加深,网络春晚不再拘泥于播出平台,晚会文化、晚会理念、晚会主题也超脱网络文化范畴,在国家级、省级卫视进行网台联播。以2016年央视猴年网络春晚为例,直播时间安排在农历小年,在央视网、央视一套、央视三套以及多家视频网站平台和地方电视台同时播出,在互联网和电视媒体收割收视群体,为除夕夜的电视春晚储蓄了大量受众。
网络春晚给中国人的“年夜饭”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它以创新的精神展示了中华文化与网络文化的相互融通,以更加平和的姿态娱乐着中国的网络受众,使得传统电视春晚受到冲击同时也为其向网络化发展提供了更多参考模式。
参考文献
[1]王瑞.央视网络春晚体现差异化优势[J].青年记者,2011 (8).
[2]赵子忠.话说“网络春晚”场盛宴的背后[J].广告大观(综合版),2011(3).
作者简介:宋安琪,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360(2016)04-007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