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群体emoji表情符号使用情况调查与研究

2016-08-15 15:53杨莞桐
人间 2016年22期
关键词:社会因素符号

摘要:对青年群体emoji符号使用情况的调查表明:emoji符号使用情况及原因存在着性别、职业差异,而地域不会造成这种差异,主要与青年群体的人格特征、互动同伴类型、自我情绪表露及emoji符号特征等因素有关。

关键词:emoji;符号;社会因素;网络社交

中图分类号:C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036-01

一、序言

信息媒体技术的发展不断丰富着我们的社交方式和社交手段,微博、微信、电子邮件或其他网络社区等多种媒介融合也促使传播更加便捷、高效,人们通过通讯设备输入文字进行虚拟交流,而纯文本形式在这种交互的环境下无法充分传递个人情绪信息,emoji符号应运而生,现实中的交际如果是“有声语言+态势语言”,那么网络虚拟语境中则是“文字序列+网络表情符号”。不过emoji并不仅仅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使用,如今它已进入严肃书面语言领域和商业领域。

二、emoji符号的界定与特征

(一)emoji符号界定

Emoji即表情符号,它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日本电信公司NTT,含义是“絵(e =图片)文(mo =写)字(ji=字符)”,本质上是真实沟通中表情的延伸,把客观事物直接或间接的符号化。首先emoji作为符号,是“能指”与“所指”的结合,例如,“能指”与指称对象之间具有某种相似性,而“所指”为微笑,能指与所指之间的结合是人们约定俗成。

(二)emoji符号特征:

1.满足用户表达情绪。

有调查显示:面对面交流时70%的沟通是通过肢体语言传达,23%是通过语调传达,仅有7%是通过言语文本传达。在虚拟语境的互动情态中,语用层面人们在交际中主要包括:以文字为主的信息沟通诉求和以情绪为主要的表达诉求。emoji表情不仅能反映不在场的人进行沟通时所发出的表情,反映说话者主观上想让受话者接收到的情绪信息,还能提供角色、语态等重要的补充信息,类似于面对面交流中手势姿势语调等态势语言,可以拉近与谈话者之间的距离。

2.替代文字单独表义。

由于emoji将文本信息可视化,因此愈发丰富的emoji,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文字单独进行表义,例如发表在《天体物理学杂志》上的最新论文“Impact of Atmospheric Chromatic Effects on Weak LensingMeasurements”,成为第一篇公开使用emoji符号的文献。同时文字信息在语境不充分的情况下无法体现作者的情绪和态度,例如“好的”,不能明确看出说话人是态度无奈、还是勉强同意、还是很满意。但如果用这样一个微笑的emoji,可以直接代替“好的”文本信息单独表义,以降低误解。

3.具有再生能力。

由于符号具有二重性和递归性,因此符号也是个无限发展变化的过程,正如语言可以用有限的语言结构创造无限多的词语、句子,emoji的表义系统也在不断扩充,目前已经涵盖表情、人物、食物、交通、动物、符号、旗帜、地点等8大类,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一个“笑”的表情也在不断细分,使得表意更加精准,从而创造出更多符号同时emoji符号也在创造着一些词汇系统中不存在的新词,例如:随着这个符号的广泛使用而创造出“笑cry”这个流行词语。

三、调查情况

20—30岁的青年人是社交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也是网络流行文化的主要创造者、接受者和使用者。因此把这类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可以分析出青年群体对emoji符号的使用情况、使用习惯及使用原因,并预测emoji符号的发展前景。

本文采取网络调查问卷的形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对上海、深圳、西安、大连四个城市的20—30岁年龄段的人群进行“偶遇法”调查,共发放268张问卷,收回的有效问卷268张,采用对比分析方法。

问卷结果显示:85.6%的受访者表示在聊天时经常使用emoji,而5.5%的受访者表示从不使用,而9%的受访者表示偶尔使用;当被问到是因为从众心理而使用emoji的吗,75.4%的受访者表示不是从众心理驱使;当被问到emoji的使用对象时,79.9%的受访者表示更爱在关系密切的朋友间使用,而20.1%的受访者表示更爱与普通朋友或陌生朋友间使用;当被问到当文字无法准确表达情绪时,使用emoji吗?74.4%的受访者表示是,而25.6%的受访者表示不是;当被问到当你态度模糊不清时,你会使用emoji吗?83.6%的受访者回答是,而16.4的受访者回答不是;当被问到emoji是为了满足表达友好、卖萌的需要时,88.8%的受访者表示是,而11.2%的受访者表示不是;当被问到如果想结束对话时,但又要维持人际关系,是选择使用emoji还是不回复?76.7%的受访者表示使用emoji回复,23.3%的受访者表示不回复。因此emoji对交际中交际双方能否准确传递信息起着重要作用:

(一)主要是传达身体缺场时说话者交流时所附带的语气、向受话者示好或卖萌。情绪的传染是我们表达共情和建立关系的很大组成部分,当我们看到一个微笑的emoji表情符号时,我们大脑中被激活的部分相当于看到了对方的笑脸。

(二)非言语线索缺乏时表达不明确态度、比如发送一个微笑的emoji,也是在暗示对方:我看到了你的消息,可是不知如何回复你。或对对方话题没有兴趣,又不愿花太多精力去阐述自己的想法。这时emoji不再是单纯的传递情感信息的载体,而成为低成本维系谈话关系的工具。

(三)结束对话时维持人际关系。如今社交网络让我们陷入了信息的超负荷,个人的有限精力很多时候无法维持庞大的谈话关系网络,因此用emoji结束对话,要比这种缺乏形式上回应的不回复,带给对方更多的舒适感。

同时根据性别、城市、职业三个变量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随着社会语言学的兴起,在考察语言时将语言使用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地区性格等社会性因素结合进去,使语言研究更具有社会现实价值与实际意义。而对语言性别差异的研究已经成了社会语言学研究的焦点。主要体现为男性女性在语音、词汇、语法、言语行为等方面存在的语言结构形式及使用上的差异。究其原因:

1.男性在团体中多扮演支配者的角色,男生更喜爱用文字进行交流,而emoji更适用于态度模糊时;因此男性的言语行为偏理性,态度较为明确,在社交平台聊天对文字的依赖性更大。

2.女生更爱使用emoji符号,适用于表达高兴情绪及卖萌示好时。因为女性在团体中多扮演的是创造亲密氛围的角色,女生比男生在情绪上起伏也更大,更爱表达情绪。

同一个时代、同一个国家的人,由于地理区域的不同,在语言上也往往表现出不同的风格,语言在履行其社会职能时也因其使用的地域不同产生不同的地域变体。造成这种emoji符号的使用不受地域因素影响的主要原因有:

(1)emoji是客观事物的可视化符号,具有不同地域的人的共同心理认知,因此能够被不同地域的使用者普遍接受;

(2)由于城镇化和交通技术的发展,人口出现大量流动,上海深圳汇集着更多的外来人口,不再仅仅是本地居民,因此在城市之中形成了不同地域的人的聚集。而人们往往也会因生活的地理区域发生变化,语言风格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适应当地的生活文化交流需要。而emoji作为非言语符号,不像语言会受地域因素影响。

(3)随着媒体与科技手段的发展,人们的日常交流基于对社交媒体的依托,信息得以高速流通与传播,不同的城市都在接触着相同的事物,因此对emoji的使用不再具有地域壁垒。

同时该调查还涉及不同职业:工作人群121人和以大学生、研究生为主体的学生群体147人。不同的职业可以形成不同的言语社团,emoji的使用情况也随着职业的改变而改变:74.7%的工作人群表示聊天时更爱使用emoji,而学生群体为89.1%;88.2%的工作人群更爱与熟人之间使用emoji,而学生群体为71.6%;87.1%的工作人群表示态度模糊不清时更爱用emoji,而学生群体为76.3%;64.9%的工作人群更爱用emoji来结束对话,以维持人际关系;而学生为79.1%;而78.6%的工作人群用emoji来卖萌、示好;学生群体的比例为83.2%。由此可以分析出:

(1)工作人群由于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较大,而且互动同伴一部分是同事,言语行为较为正式。emoji提供了一种信息冗余度低的可视化表情符号,当不愿思考或对对方话题没兴趣时,可以低成本地维持基本谈话关系,更加符合语言的经济原则,提高交际的有效性。

(2)学生的网络社交一般是自己的同学朋友,因此在语言上也更随意、自由一些,对朋友表现出的情绪强度和情感要比同事更多,用emoji来卖萌、示好,维持同学朋友之间亲密的关系,提高交际中情绪信息的互动和可理解性。

四、结语

通过对emoji表情符号的使用情况统计调查,发现emoji作为一种用于交流情绪和感情的从属性符号,反映了交际时身体缺场情况下人的面部表情,映射了交际者的心理特征,有助于信息的建立、补充、和解读。与语言一样emoji使用情况存在着性别、职业上的差异,但没有地域上的差异。受青年群体的人格特征、互动同伴类型、自我情绪表露及网络社交征等影响。emoji符号体现出虚拟表达真实化的发展倾向,值得我们做更科学而完善的研究。

参考文献:

[1]余光武,秦云.语言学视角下的网络表情符号初探[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1(1).

[2]石慧.网络表情符号的符号学解读[J].群文天地,2011(7).

[3]梁燕碧.日本的网络表情符号“颜文字”及其文化内涵[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6(4).

[4]孙玉梅,林巍.大学生校园流行语使用状况调查与研究[J].语言研究,2006(4).

[5]王芳.网络表情符号的数字化程式创造及其审美接受[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

[6]王强,尹悦.论图形符号的隐喻性特征[J]包装工程,2008,29(9).

[7]曾蕾.动态多符号语篇的整体意义构建[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6(3).

作者简介:杨莞桐(1993—),女,蒙古族,辽宁沈阳人,硕士,西安外国语大学,认知语言学。

猜你喜欢
社会因素符号
“+”“-”符号的由来
变符号
网络学习社区中情感因素和社会因素分析
语言接触角度下的英源外来词的发展
倍图的全符号点控制数
图的有效符号边控制数
pqr阶Cayley图的符号星控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