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电影特效讲述炫酷的故事

2016-08-15 06:50金航受访者提供
今日重庆 2016年2期
关键词:质量艺术

◇ 文/本刊记者 金航 图/受访者提供

用电影特效讲述炫酷的故事

◇ 文/本刊记者 金航 图/受访者提供

在网络上,国产电影特效一直被吐槽为“5毛特效”,甚至“5分特效”。国内特效技术真的弱爆吗?当然不是,国内的特效技术不仅不弱,还很牛。如今,国内特效技术遍布于国产大片里,如果你耐心看完一些国外大片的片尾字幕,会发现那些炫酷的特效其实也有中国特效团队的身影,比如漂在北京的重庆崽儿秦尧,就曾参与过好莱坞科幻大片《环太平洋》的特效制作,在国内史上最卖座电影——《捉妖记》里,也有他的手笔。

《环太平洋》CG图

大片背后的特效师

2009年,秦尧加入了曾三度获得艾美奖的Base FX电影后期视觉特效和动画公司,2012偕同十几位小伙伴在公司创建了数字环境部门,负责所有的CG环境,包括3D场景和2D的数字绘景。

CG,就是我们所说的特效制作。但CG不单单是技术活,更是个艺术活儿。质量上也分为技术质量与艺术质量。那何为技术,何为艺术?

比如,观众们看到电影《2012》中清晰描绘出100级地震的场景;《阿凡达》中描绘的一个美轮美奂的潘多拉星球;《权利的游戏》里为保护龙母愤怒喷火的巨龙卓戈,那就是通过后期制作的特效元素,完美地匹配原始拍摄的素材,匹配真实的灯光,从整体到局部对画面每一处细节进行处理,以画面的可信度与真实感高低为评判基础的技术特效。同时,技术特效质量的高低,也是普通观众能直观判断的。

《捉妖记》数字场景图

就算制作一个爆炸的镜头,特效师也会花很多心思去考虑哪里多点烟和碎片,哪里多点火苗,目的就是让画面更好看;拍夜景的时候,会喜欢洒一层水在地上,倒映出一些星星点点的灯光效果,特效的背景也会故意做一层高光上去。所以,艺术质量就是在保证了真实度的前提下对画面进行艺术的提升。

2015年,中国电影史上诞生了国内最卖座的电影《捉妖记》,秦尧对这部电影也是感慨良多。2010年,导演许诚毅就带着十几分钟的测试短片找到秦尧所在公司的特效团队,特效团队陆陆续续花了快一年的时间才把这个测试短片的特效制作完成。完成的测试短片可以提前预测出制作电影的难度、时间、效果,就像打了一针强心剂,让所有人对完成这部电影充满了信心。

后来《捉妖记》正式制作又花了两年多时间,可因为这部电影经历了换人风波和重拍,特效团队需要把很多做过的镜头重新制作一遍。这个过程是十分的煎熬,但特效团队都抱着一定取得结果的心没有放弃,终于在延期半年后完成了这部电影。秦尧说,国内的特效师团队就是一群可爱、敬业、专业的人。

与《捉妖记》导演许诚毅的合影

永远对世界保持好奇心

2013年是秦尧重要的一年。在电影《环太平洋》中有这样一场戏,男女主角在练习操作机器人的时候失控了,故事场景的指挥室就是秦尧参与设计和制作的。这次创作,说明国内特效制作人员不再只是单纯接外包,完成比较死板的工作,而是一定程度参与到了前期的一些设计中去。同时,秦尧得到了周围同事的认可,在公司创建了数字环境部门,专门制作一些比较困难的大型CG场景。

做CG要讲究技术与艺术的修养。在秦尧身上会看到理科生脑洞大开、缜密逻辑思维能力与艺术审美能力的完美结合,秦尧自己也说,因为同时具备这两种修养,工作起来也常有独到的想法,非常幸福。

人生不是只有工作,还要有生活。工作以外的秦尧就是一个大男孩了,永远都保持着一颗童心和对世界的好奇心。秦尧喜欢运动、音乐、画画、编程,偶尔会写一些工具等,也非常喜欢大自然,喜欢潜水,那种静静地呆在水里近距离观察那些美丽生物的感觉让他很享受。不过他的下一个目标是学会冲浪,去挑战不平静。

这些丰富的兴趣爱好看似对工作没用,却在潜移默化丰富秦尧的生活阅历,改变他的精神面貌和对生活的态度,也为特效师这份工作提供了无穷的灵感。

对于自己未来的职业期望,秦尧表示很看好。因为自己所处的中国电影市场,每年票房都在刷新纪录,有着巨大的潜力。虽然现在电影特效领域还比较浮躁,投资人、导演、与特效团队的沟通还存在工种间的鸿沟,不过,秦尧相信在未来,每个电影人都会沉下心来,给予每一个环节足够的时间,认认真真讲好故事,在不久的将来大荧幕上会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的特效精品。

Telling Awesome Stories with Movie Effects

猜你喜欢
质量艺术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二年级下册期末质量检测(一)
提高审议质量 强化人大监督
纸的艺术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睡个好觉
对公共艺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