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桂云
(扬州市江都区扬剧团 江苏 扬州 225000)
扬剧青衣概说
吴桂云
(扬州市江都区扬剧团 江苏 扬州 225000)
青衣是扬剧的重要行当之一,在整个扬剧的形成与发展中功不可没。系统地研究扬剧的青衣艺术,对于整个扬剧的振兴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参考意义。本文从扬剧青衣的行当创造、流派辉煌、名家贡献三大理论层面,对扬剧青衣进行了概要论述。
扬剧;青衣;行当;流派;名家
青衣是扬剧的重要行当之一,在整个扬剧的历史中,功不可没。系统地研究扬剧的青衣艺术,对于整个扬剧的繁荣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思考与实践参考意义。为此,本文专门对扬剧青衣艺术进行系统化的解读与研析。具体而言,把扬剧青衣艺术分解为以下三大理论层面,分层次进行研究与论述。
扬剧青衣艺术的第一个层面,是它的行当创造。
行当是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一大主要特征,它指的是“传统戏曲演员专业分工的类别。根据所演不同的脚色类型及其表演艺术上的特点而逐渐划分形成。从戏曲史看,分行由简而繁;各剧种又有所不同。”[1]大多剧种都分生、旦、净、丑四行,每行又有更细的分支,如旦行又分青衣、花旦、刀马旦、武旦等。扬剧青衣同所有剧种的青衣一样,都列旦行之首。青衣俗称“正旦”,主要扮演庄重的中青年女性人物,以唱功为主,因穿青衣褶子而得名。
青衣是扬剧最早产生的最为主要的行当之一,扬剧青衣行当的创造,又以以下几个元素为载体与支撑。
一是创造出一大批代表性剧目。例如《红雁传书》《上金山》《百岁挂帅》《白蛇传》《边关审子》《玉簪记》等,都是青衣领衔主演的剧目。其中尤以《百岁挂帅》为代表,该剧目曾于50年代进京演出,名噪一时,受到周恩来总理的盛赞,为扬剧赢得了殊荣。
二是创造出完整的行当表演体系。扬剧青衣在充分继承“维扬文戏”(“小开口”)和“维扬大班”(“大开口”)中青衣行当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创造出扬剧青衣完整的表演体系,特别是唱腔艺术,集“梳妆台”“满江红”“剪靓花”“银纽丝”“十二月花名”“百鸟朝凤”等为一体。而在舞蹈上,更创造出扬剧青衣独有的许多程式。
三是在剧种创造中发挥重要作用。1919年五四运动后,“维扬文戏”(又称“花鼓戏”)艺人臧雪梅、方少卿等人组成“凤鸣社”,到杭州演出,挂牌“扬州新戏”;不久又赴上海演出,正式定名为“维扬文戏”;1936年,成立了上海市维扬戏研究会,生、旦、净、丑四行中,旦行中的青衣成为主要行当。建国后,“维扬文戏”与“维扬大班”合二而一,正式定名为“扬剧”,其中旦行中的青衣仍然是首位。由此可见,扬剧青衣在扬剧剧种创造中居功至伟。
扬剧青衣艺术的第二个层面,是它的流派辉煌。
众所周知,流派艺术是中国戏曲各个剧种表演艺术的一大主要特征,它以独特的艺术风格为核心标志,也是表演艺术成熟的重要表现。所谓“流派”,是“艺术流派”的简称,一般指的是“在中外艺术发展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2]中国戏曲的流派,多以该派创始人的姓氏命名,并拥有一批代表性剧目和传承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例如京剧的“梅(兰芳)派”“尚(小云)派”“程(砚秋)派”“荀(慧生)派”,评剧的“白(玉霜)派”“新(凤霞)派”,豫剧的“常(香玉)派”“马(金凤)派”,越剧的“袁(雪芬)派”等等。
同样,扬剧青衣也拥有自己的艺术流派,并彰显出独有的艺术辉煌。首先是“高(秀英)派”,代表剧目有《鸿雁传书》《恩仇记》《百岁挂帅》等,其中《百岁挂帅》已摄成影片,其风格特点是唱腔优美,尤以擅唱“堆字”大陆板著称,表演细腻传神。其次是“华(素琴)派”,代表剧目有《玉簪记》《边关审子》《白蛇传》《百岁挂帅》等,其中《百岁挂帅》已摄成影片,其风格特点是唱腔优美流畅、表演细致准确、文武兼备、华彩抒情,传人有汪琴、李明英、王瑞鸾、徐爱萍、李霞等。再次是“汪(琴)派”,是在“华(素琴)派”的基础上新创造的艺术流派,代表剧目有《王宝钏》《玉晴蜓》《珍珠塔》《白蛇传》《扬三姐告状》《杜鹃山》等,其艺术风格是清新俏美、丰富多彩、兼容并蓄、刚柔并济。除青衣外,汪琴还兼演花旦,是一个全才型演员。
由此可见,扬剧青衣以不同的艺术流派辉煌,显示出它独有的艺术魅力。
扬剧青衣艺术的第三个层面,是它的名家贡献。
扬剧青衣称得上是名家辈出,以群体合力作出了突出的历史贡献,其中主要有以下几位:
一是高秀英,又名“筱秀英”,1913年生于江苏邢江,家境贫寒,13岁学戏,演青衣、花旦,常演出于镇江、南京、上海等地。她是“高派”创始人,功底深厚,台缘极佳,深受观众欢迎。在《鸿雁传书》中,只有王宝钏一个角色,唱做并重,她演得精彩绝伦,广获盛赞。她弟子众多,可谓桃李芬芳。曾任江苏省扬剧团副团长。
另一位是华素琴,是“华派”创始人。1926年生于江苏江都,工人家庭出身,10岁师从艺人李小琴,16岁正式登台,演青衣、花旦、刀马旦。曾演出于上海、南京、扬州、安徽等地。1953年参加苏北实验扬剧团,后合并于江苏省扬剧团。“以扮演《白蛇传》中的白素贞、《百岁挂帅》中的穆桂英、《玉簪记》中的陈妙常、《边关审子》中的二夫人较著名。”[3]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她是一位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为了扶植青年演员,她愿为人梯,甘当绿叶,主动让出舞台,为青年演员当配角,如在《女会计》中她扮演坏寡女士卜菜花、在《耕耘记》中她扮演田婶。1974年,因江苏省戏剧学校缺少教师,她又忍痛放弃自己心爱的扬剧舞台,主动要求到学样任教,培养出汪琴等一大批扬剧新秀。她是中国剧协会员,曾与京剧名家麒麟童(周信芳)同台演出,受到周先生称赞。她善于创新,向京昆大戏的武行老师请教,移植了一批京剧武戏,并创演了许多扬剧武戏剧目。她为扬剧的艺术贡献,不仅限于青衣,而是全方位的。
第三位是汪琴,她是江苏江都人,出身贫苦,10岁时,父亲去世,母亲经常变卖家中物件以维持生计,姐姐文弱,弟妹幼小,生活重担压在她的肩上。母亲帮人洗衣服,她就刷鞋洗袜子;农户种田,她帮助锄草。为了节省柴火,她背着比自己还要高的枯藤蔓,坠入河中险些淹死。她天资聪颖,酷爱扬剧,一次偶然的机会,她以“唱了一首歌,唱了一段舞,排了一段戏,写了一篇作文”,考入苏北扬剧团。她刻苦练功,拜在“华派”创始人华素珍门下,艺业大进。她通于创新,在“华派”的基础上,创造出“汪(琴)派”艺术。她爱戏如命,信奉“戏大于天”,常带病登台演出。退休后,仍为扬剧不遗余力,提携金鸥、周秋生、陶琪、郭俊贵等人,还成立了民营的“汪琴艺术团”,将“扬州好人”搬上舞台。她是国家级“非遗”项目——扬剧的传承人,把扬剧推广到农村、机关、学校。2005年,“汪琴艺术团”荣获中宣部、文化部颁发的全国服务农村基层文化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1]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中国戏曲曲艺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57.
[2]彭吉象著.艺术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93.
[3]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中国戏曲曲艺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371.
J825
A
1007-0125(2016)08-002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