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亦宗
摘 要:试图通过上海城市调查所取得的社区层面的数据,证明社区类型是影响社区集体效能感的重要变量。通过因子分析,得出的主要结论是:其一,社区类型与集体效能感成显著相关,且与社区经济水平无关;其二,不同社区类型与集体效能感不同因子的相关程度不同,高档住宅区社区认同感成显著,商品房与外来人口包容度成显著,村改居社区在对4个因子相关性都成显著,老公房与外来人口成显著。
关键词:社区类型;居住类型;集体效能
一、引言
对社区的分类多种多样,本文采取居住类型作为主要自变量,根据上海城市调查的居住分类设计,将居住类型分为12类。不同居住类型的居民有着不同的社会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社区居民的行为,笔者将其作为社区类型的划分,并从这个层面探究居委。本文试图从社区层面的数据来证明居住社区类型影响着其中居民的社会生活,选取“集体效能感”这个关键词反映社区居民是否有共同的社会期望。
二、文献综述
(一)城市社区研究相关理论脉络
1.从社区效应到集体效能感
ROBERTJ.SAMPSON提出了一个新概念,即集体效能感。集体效能感理论是两个基本社会机制的综合,其一是社会凝聚力,其二是对社会控制的共同目标。他们也承认,社会控制是受社会集体所影响的,而非受个人因素影响,尽管他们也认为社会网络有一定作用,但这并不一定需要朋友或亲属网络。因此,集体效能感不是个人社会资源的集合,而是一种“在集体内时特有的行动倾向”,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紧密的社会链接并不能解释犯罪率高的问题。
2.假设提出:
根据集体效能感理论,笔者做出如下假设:社区居住类型与集体效能感成显著相关,且与社区规模、贫富程度无关。
三、数据
(一)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5上海大都市社区调查的社区问卷部分。
(二)变量选取:
1.自变量:居住类型
2.因变量:集體效能感相关变量
笔者选取了5个方面29个变量作为自变量,分别为:
社区凝聚力方面变量,如:小区业主对业委会的情况关心吗;
领里关系变量,如:邻里交往程度;
公共事务参与度变量,如:居民大会参与人数;
为社区付出的意愿变量,如:志愿者团队有几支;
与外来人口关系变量,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关系;
3.控制变量:
[1]户籍人口数[2]低保户家庭[3]据观察,社区贫富程度这三个变量(这句有点问题,请与作者再核实一下吧)作为控制变量,用以测量小区的规模与经济实力是否会对集体效能感产生影响。
四、数据分析
(一)自变量:社区类型(与行政区)
样本中以商品房住宅居多,有257户,售后公房131户,老旧住宅61户,高档住宅31户,村改居24户,城市拆迁户47户。
(二)因变量:集体效能感
1.因变量处理
因自变量数量较多且可以归类,笔者首先将上文所提到的变量进行因子分析,计算结果如下:15个变量主要集中在4个因子上,这4个主因子的特征值均大于1.0。第一主因子:社区认同。第二主因子:社区事务参与度。第三主因子:外来人口包容度。第四主因子:邻里关系。
五、结果
(一)回归分析
首先在不加入控制变量的情况下,将社区类型与集体效能感的四个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下表,(以售后公房为参照)。
表1
t 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 * p<0.10, ** p<0.05, *** p<0.01
加入控制变量后
表2
-
t statistics in parentheses
* p<0.10, ** p<0.05, *** p<0.01
从上表可以看出,在加入三个代表社区规模与社区贫富程度的变量后,原来的居住类型与集体效能感的四个因子的相关性并没有发生显著改变,户籍人数、低保户人数、开发时间、经济实力都没有与社区效能感的四个因子相关,所以社区效能感受这四个变量的影响并不显著,这也可以证明假设:集体效能感与社区类型相关与社区规模及社区经济实力无关。这也就说明,富裕的社区与贫穷的社区在集体效能感方面可能是相同的,但是不同的社区类型会导致集体效能感的不同。
(二)结论:
综上表格的分析,我们发现,6种不同的社区类型中,与集体效能感相关的4个因子相关程度各不相同。数据分析的主要结论如下:首先,社区居住类型与集体效能感成显著相关,且与社区经济水平无关;其次,不同社区类型与集体效能感不同因子的相关程度不同。
高档住宅区对因子1——即社区认同感成显著。
商品房与因子3——外来人口成显著。
村改居社区在对4个因子相关性都显著。
老公房与因子3——外来人口成显著。
六、反思与不足
本文通过上海大都市调查的数据,初步验证了上海的社区类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集体效能感,但是这种影响并不显著。集体效能感并没有确定的操作化测量方式。笔者根据美国集体效能感研究,选择了邻里关系、社区凝聚力、对外来人口的包容度、参与社区公共事业这几个主要维度来测量集体效能感,然而这并不能完全代表集体效能感。
参考文献:
[1]柴彦威.以单位为基础的中国城市内部生活空间结构——兰州市的实证研究[J].地理研究,1996,(01).
[2]陈向明.城市的世界[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冯健,周一星.北京都市区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1982-2000)[J].地理研究,2003,(04).
[4]顾朝林,王法辉,北京城市社会区分析[J].地理学报,2003,(06).
[5]顾朝林,C·科斯特罗德.北京社会极化与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学报,1997,(05).
[6]李志刚,吴缚龙.转型期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学报,2006,(02).
[7]李志刚,吴缚龙.“全球城市”极化与上海社会空间分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7,(03).
[8]毛曦.城市史学与中国古代城市研究[J].史学理论研究,2006,(02).
[9]宋俊岭.城市科学的发展概况(一)[J].北京城市学院报,2007,(02).
[10]吴骏莲,南昌城市社会区研究,基于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地理研究,2005,(04).
[11]吴启焰,崔功豪.南京市居住空间分异特征及其形成机制》,《城市规划》第,1999,(13).
[12]吴启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地域结构演变与持续发展研究——以南京都市区为例[J].地理科学,1999,(02).
[13]吴启焰.现代中国城市居住空间分异机制的理论研究[J].人文地理,2002,(03).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社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