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代的地域民居建筑当中,伴随着现代感的不断融入,高楼林立的建筑往往特色感不强,虽然在颜色、外形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辨识度往往不足够高。究其根本,还是缺乏将建筑同文化相互结合。因此,从地域文化特色入手,来对民居建筑的发展现状以及传承进行一个系统的研究,从而更进一步地了解在民居建筑文化影响下的建筑风格在传承和创新中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地域民居;建筑文化;传承;创新
一、引言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今天,建筑风格多数都以空间发展为主,而这种通过节省土地面积的高楼在建筑风格上,往往都空泛而没有特点。而在当下的城市化进程当中,过分注重发展的速度,从而忽略城市建设当中本土特色文化的融入,使得当下我国的大城市当中,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城市气质。在没有文化熏陶的城市当中,没有灵魂的城市辨识度必然不高,因为高楼各个城市都可以模仿,地标建筑亦是如此。只有地域文化的融入,才是当下地域民主建筑的精髓,研究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对于更好地建设一座有特色的城市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地域民居建筑文化传承
民居建筑文化实质上是这个城市当中劳动人民生活千年认识的沉淀。气候的差异,导致在建筑上都会有很大的调整,比如湿热地区的吊脚楼、竹楼,降雨量多地区的房顶倾斜角度等,南北气候差异,从而使得建筑风格有很大的差异,对于临水而建的城市,或者依山而建的条带状结构等,建筑风格的差异实质上是当地居民在千年的探索中,对于文化认识之后的决定。因此,在千年的发展当中,不断地传承和改良,从而使得其更加适应自然环境的发展。正是在这个契机之下,地域民居的建筑风格才更加明显。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往往也自成一派,西北的窑洞、内蒙的蒙古包、东北的炕头等都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当中汲取的经验,使得地域特色愈加浓厚。也正是因为地域民居建筑风格的多样化,从而使得建筑领域能够拥有更多鲜明的素材,从而使人能够根据建筑风格快速地判断出地域的特点。建筑不仅仅是时代的镜子,更是记录历史发展的影像,透过文化,可以对过去的历史进行一个有效的推测,从而来对于现代城市建设提出更多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作为地域民居建筑文化,不仅仅要进行更好地传承与保护,同时更要进行完善和创新,这样才能够保证地域民居建筑文化在改良的道路上,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全新地生态理念更好的融合其中,我们不仅要进行可持续社会的构建,也要向集约型转变。因此,在当下的民居建设过程当中,将地域文化同其更好地结合实质上是将其传承下来最好的途径。借助创新,来适应社会的发展,从而在空间上进行科学的调整,保证环境适应的同时,能够更好地促进其发展。这样,在保护传统文化和地域民居这些伟大的建筑遗产的同时,也能够使得地方文化特色得到更好的认识和保护,在更加全面系统认识的基础之上,更好对于地域民居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
三、地域民居文化保护与利用
文化输出无疑是最强的地域名片,当下很多城市在进行城市宣传过程当中,都强调地标建设,全新的地标建设已经不能够成为主要的代表了。而传统遗留的民居建设由于其不可再生不可复制成为了宝贵的财富。在对于地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利用上,城市发展就成为一个重要的折射。提到对于地域民居文化的保护和利用,就需要城市在全面规划过程当中,对于区域功能性的作用和价值发挥进行良好地把握和平衡,這样才能够保证不仅地域民居建筑能够达到一致性,而且文化在传承的同时也能够被更好开发利用,价值得到更好发挥,实质上也是得到更好保护的体现。在对于传统历史建筑保护当中,日本奈良的今井町,就是保护当中一个参照性较大的成功典范。通过进行新旧区域建设相结合,从而使得其街区内外不仅功能性作用都得到相应的发挥,而且原有区域在其中得到保护的同时,文化地域也由此更加凸显。京都的产宁坂在保护过程当中,对于历史文化的宣传性较多,通过进行多渠道的借助,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宣传,不仅使得地域民居建筑文化得到传承,而且借助文化的力量对于地域的宣传和影响也更加深刻。因此,在对于地域民居建筑文化进行保护过程时,必须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开发利用过程当中,对于传统的地域民居建筑要进行保护,对于现代化建设的民居可以采用适当的仿古手法,从而使得现代民居的地域文化风格同传统保护区域内的地域民居建筑遗留都能够协调一直地发展,这样对于整个城市的文化建设都有较强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而要想从长远的促进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传承,还需要通过融合优化现代化的建筑风格来实现,因为民居建筑也是适应社会发展的一种有效体现,植根于传统文化精神上的现代民居建筑实质上才是更加符合现代建筑发展的道路,因为它不仅适应了现代人的生活习惯,对于传统的地域民居文化也在进行改良的传承,实质上也是文化传承过程当中的创新和有效探索。在地域文化基础上发展的民居建筑也必然能够真正成为一座文化城市,这样不仅在对外宣传上能够更好地形成自我特色,在对内促进上也有诸多的良性促进。
四、地域民居文化发展局限因素
(一)建筑材料
在当下我国的地域民居建设当中,用料的选择大多数是传统的民用建筑庸才。由于受到历史发展的因素制约,当时的生产水平使得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都有到达足够的抗腐蚀性。传统民居建设主要依靠天然木材、黏土或者砖木混合型结构。这些材料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当中,受到封杀、日照、雨水等的腐蚀,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损毁,因此如果不能够进行有效的维护和修缮,地域民居存在的数量会逐步减少,另外在布局上、楼层承重上都受到很大程度的制约,因此传统民居的减少也必然会导致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没落。当下如果无法将地域民居的建筑有效地同现代建筑相互结合,不能满足现代建筑多变的空间组合与高层建筑的需求,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地域民居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施工技术
在当下的地域民居建筑当中,由于建筑多数的钢筋水泥代替了传统的作业方式,也使得许多传统的施工技术被搁置。通过对于当下地域民居的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建筑风格的改变,使得越来越多的传统技艺被忽略,当下新的施工技术不仅在效率上有所提升,而且施工工艺更加耐用,导致当下很多传统的施工已经在逐步失传,老一辈的技术工人如今越来越少。由于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在改革开放之后,年轻一辈大多都出外打工而不愿继承这一类技术活,从而出去寻找更多的工作机会,追求更好的薪资待遇和更好的生活质量,从而导致传统的施工工艺面临青黄不接的地步,造成了施工技艺断层的尴尬局面。
(三)建造成本
在当下的规模化作业当中,建造成本伴随着批量化的生产,现代化的建筑建造成本在不断降低,而且在建筑工艺的优化上,对于建筑用料也進行了全新的整改。但是在传统民居建筑当中,可替代的材料不多,而且施工工艺和流程也更加繁琐,由于建造过程中使用的材料属于不可再生材料,并且需要支付人工费、管理费等都会导致传统民居的建造成本大幅上升。传统民居的建造过程所产生的成本费用要比现代建筑多出20%-50%,在建造成本增多的同时,工艺更加繁琐,这样便意味着后期的维护和修缮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才能够保证其更好的发挥功能性作用。过高的成本投入直接导致在当代的民居建设当中,传统文化的融合门槛过高,因此许多开放商不愿意将建造方案倾向于此。这些不利因素的制约使得中国传统民居建设的推广与发展日趋缓慢。政府部门没有进行相应的宣传复制,从而使得在对现代化的民居建设当中,建筑风格也都没有形成地域化特色。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为了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传统建筑体系改革势在必行,因此需找到适合传统地域民居建筑同现代化设计的道路,是保障文化传承和创新改革的一个有效途径。
五、地域民居建筑文化创新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师逐渐意识到传统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的重要性,他们通过对地域文化的发掘创作出具有独特地域特色的现代民居。在对地域民居建筑的创新当中,有很多也进行了一些良好的探索和创新。例如北京东城区“焕新胡同21号”是一座东西两跨的三进四合院,通过提取老北京四合院的地域文化精髓和现代科技结合,运用现代生活空间功能及布局的改造、局部加建扩建、建筑设备的改进等技术,向我们展示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所产生的魅力。通过将传统老北京的建筑风格进行保留,使得民居建筑更加富有特色。地域民居建筑文化在未来社会发展中需要将原有传统民居建筑文化与现代艺术设计结合,从而创造出个性化、人文化的全新设计符号。只有植根于文化创新上的建筑,才是有灵气的建筑,因为历史的沉淀,使得地域民居建筑的特色能够得到更好地保留和放大。
在现代化的发展当中,实现地域民主建筑文化创新的理念需要不断地融入新的科学观念,比如当下的环境问题、能源危机等都已经成为社会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在进行民居建筑过程当中,充分认识这些问题,并将其改良之后同地域民居建筑文化结合,实质上就是更好的文化传承和创新。事实上,地域民居建筑就重视与自然环境结合,可谓是“土生土长”的生态建筑。在这个建筑过程当中,可以去享受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材料、能源的多种选择,在建筑工艺当中,对于传统的制造工艺要进行学习改良,这样在对于民居建筑的应用当中,才会有更多原生态、高效率的东西涵盖其中,这样的过程不仅使得历史进行了一次变相的优化改革,也使得其赋予了全新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从而在现代建筑发展浪潮当中,能够凭借地域民居建筑文化和工艺,融入到城市化的进程中。
参考文献:
[1] 李燕,佗卫涛.解构主义对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风格影响漫谈[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08,(10)
[2]江俊浩,邱建.四川罗城古镇传统聚落空间的营造及其人居环境启示[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8,(05)
[3]余华玲,李华.浅谈“湖广填四川”对巴蜀地区的文化影响[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06)
[4]周晶,李旭祥,孟祥杰.青海撒拉族“庄窠——篱笆楼”民居的社会环境适应性研究[J]. 建筑学报,2012,(S1)
[5]闫有喜,李群,李文浩,闫飞,衣霄,王磊,贾艳.土性文化——新疆鄯善县麻扎村生土建筑景观规划设计解析[J].装饰,2010,(03)
作者简介:
陆苏华,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民俗学硕士,研究方向:社会与环境民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