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波
[摘 要]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是高职教育的一項重要课程,而课程改革是对传统高职教育课堂体系、结构以及内容的改造与延伸。针对现阶段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了具体的改革措施,以供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6)24-0153-01
一、现今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材内容复杂,没有重点
学生的学习必须要借助教材,这是其进行学习的前提,但是在《建筑力学与结构》这本教材中,书中的内容很多,学生很难融入该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中,并且大学的教学是开放式的,这就更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室内授课是国内教育中最常使用的教学方式,然而这种方式的时间和空间都是有限的,因此,严重影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
(二)教师教学的问题
教师授课是高等院校的基本授课方式,现阶段高校内的教师普遍比较年轻,在教育经验上比较欠缺,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只能采取按部就班的“填鸭式”教学,致使学生的课堂上的兴趣不断降低。因为经验的匮乏,授课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时,缺乏对重点知识的把握,仅是出于表面上的应对,给学生在以后复习带来很大的困难。
(三)学生学习和运用能力的问题
多年来,我国教育特点是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培养,忽略了学生的实践能力。高等院校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理论和实践兼具的优秀人才。建筑力学与结构这门学科属于理工学科,要求学生要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理解能力,但我国高等学院中的理工科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这也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存在很大的难度。
二、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实践性探索的措施
(一)明确教学目标,改革教学内容
教学改革的前提是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也不例外。在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中,学生必须要系统地掌握有关的力学知识,并需要完成相应的建筑设计工作,教师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将来,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因此,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要在学生充分掌握力学知识及原理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良好就业。在明确目标之后,根据建筑专业及社会对该科学知识的需求程度,适当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或者深化,进一步确保教学的内容符合发展的需求,在避免教学时间浪费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最优化、最大化,以实现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融合,为学生塑造良好的就业前景。
(二)加强师生交往,拓展自主,展现互学互助的魅力
在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的教学中,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促发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课堂教学为平台,通过师生交往,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合作探究要求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让学生在课程教学中自主提出问题,共同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宽松、和谐、民主合作的氛围,给每一个学生表现的机会,帮助学困生克服自卑心,树立自信心;通过合作探究,老师因势利导,使所有学生都在质疑讨论中,广泛思考,积极发言。同时合作研讨,能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气氛,在老师的主导下,使学生思维在碰撞中显得更加绚丽,教学成果更加丰硕。自主合作有效搭起师生心灵相映情感的桥梁,奏响学生之间合作和谐的音符,使学生深深体会到互教互学的魅力。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可以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在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中最为重要的问题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观能动性。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标准指出:课堂要以学生为体,并且必须具备基础性和实践性特征,不断优化和健全教学体系,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课堂氛围在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中的作用重大,教师需要在课堂中投入足够多的热情,并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此外,在教学中应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例如,在讲解“钢结构材料设计强度与指标选取”时,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到实际的工程基地收集资料,这样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不仅可以验证教材中的理论内容也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成就感。
(四)利用网络技术和力学模型等教学手段
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是密切关联的。经实验证明,学习兴趣的高低与学生的学习效率成正比。当兴趣高涨时,学生的整个面貌与精神都会处于最佳的状态。教师要做好课堂角色的转换,从领导者转变为合作者,配合多媒体技术来完成教学目标,改善和优化课堂环境,将枯燥抽象的知识转换为生动的知识,促进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提高。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宽松的课堂环境,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觉投入知识的学习之中。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利用力学模型与学生进行互动,利用模型的趣味性和真实性激发学生对高职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高职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丰富教学内容,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地增加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社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刘志龙,杜向琴.《建筑力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與实践[J].四川建材,2016(4).